天天看点

61年王光美到韶山参观,看到6人大锅感叹,刘:毛主席家满门忠烈

作者:历史谜中谜

1961年,刘少奇同志携带夫人王光美去王家湾视察,路过韶山的时候,王光美提出想去毛主席的老家韶山看一看。

刘少奇同志和毛泽东是老战友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历历在目,刘少奇点点头说:“那就去看看吧。”

韶山所在的位置湘潭县和刘少奇家乡炭子冲所在的宁乡县紧邻,从王家湾过去不过十几里地,出发的时候,刘少奇嘱咐不要通知韶山了,我们就是要看看现在的原样,不用专门安排什么。

61年王光美到韶山参观,看到6人大锅感叹,刘:毛主席家满门忠烈

去韶山的路上,会经过炭子冲,随行的同志问刘少奇,要不要回家看看,刘少奇从汽车里望了望车窗外摇了摇头说:“算了,我没有什么牵挂的。”王光美看着刘少奇头上的点点白发,心里酸酸地紧紧牵住他的手,虽然大家心里都不太理解这句话,但可以感觉出来,刘少奇去韶山的心情是急切的。

2年前,毛主席在去庐山开会前曾回过一次老家,听说去了毛家祠堂,还去了父母的坟前,刘少奇感慨不已。30多年前,毛泽东带着弟弟妹妹义无反顾地走上革命道路,如今弟弟妹妹都牺牲了,想起来毛主席这一家,刘少奇不禁泪眼婆娑,几十年金戈铁马的革命生涯在脑海里一一闪过,作为毛主席的战友,刘少奇在心里由衷地佩服毛主席。

一阵阵颠簸让刘少奇从回忆中回过神来,刚刚下过雨的韶山路上十分泥泞,路不好走,到了韶山已经是晚上了,刘少奇决定第二天去毛主席的故居参观,因为事先刘少奇曾嘱咐过,不要告诉韶山的工作人员,所以这件事很少有人知道。

61年王光美到韶山参观,看到6人大锅感叹,刘:毛主席家满门忠烈

图 | 韶山冲

第二天,也就是4月9日,刘少奇和王光美来到韶山冲的毛主席故居上屋场的时候,这里的工作人员十分惊讶。当地领导说:“您来了应该提前说一下,这样我们要好好收拾收拾,打扫打扫。”刘少奇笑着说:“难道没有人来参观,你们还不打扫了?”众人哈哈大笑。

自从1950年开始,毛泽东同志故居就按原貌修复,供游客参观,就在上个月,毛泽东同志故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天的游客都络绎不绝,刘少奇夫妇作为一个普通游客的身份走进上屋场。

毛主席家里的设施和用具都是原貌,王光美顿时感到十分亲切,因为刘少奇的老家的口音和这里差不多,到了故居,王光美看到工具房里有个水车,还有个舂米,王光美似乎都没有见过,刘少奇蹲下身子来给大家介绍说:“这个东西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在农村家很少有这个。”

走到厨房,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口大铁锅,虽然工作人员每天都打扫,但那种浓重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刘少奇说:“这个大灶和我老家的大灶一样,有一个大锅一个小锅,大的做饭,小的烧水,旁边还有个铁罐子,是用来烧水的,做饭的时候一烧火,这个罐子里的水就热了,可以用来洗菜等,是温水。”

61年王光美到韶山参观,看到6人大锅感叹,刘:毛主席家满门忠烈

图 | 刘少奇和王光美在韶山

一边说着,刘少奇一边掀起锅盖,王光美吃了一惊:“这个锅居然这么大?”刘少奇笑着说:“对啊,这个锅可以够6个人吃饭,毛主席家里当年可是个人丁兴旺的大家庭啊。”刚说完,大家都突然陷入了沉思,看到大家都不说话了,刘少奇感动地说:“哎,可惜都牺牲了,毛主席家里满门忠烈。”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走到里面,是卧室,每个卧室都挂着毛主席家人的照片,他先走进的是毛泽东小时候居住过的卧室,这里贴着一张杨开慧和毛岸英兄弟的合影,刘少奇听毛主席说话,这个屋子有个楼口,晚上可以傍着梯子爬上去。

61年王光美到韶山参观,看到6人大锅感叹,刘:毛主席家满门忠烈

图 | 杨开慧和毛岸英毛岸青

1917年,毛泽东和杨昌济相识不久便认识了杨开慧,杨开慧是杨昌济的女儿,是杨昌济又是毛泽东的导师,杨昌济放心地把女儿交给毛泽东,无疑是对毛泽东最大的信任。和毛泽东相识后,杨昌济发现,毛泽东身上有很多常人没有的优点。

光是爱读书这一点就足以让很多人望而止步,杨昌济曾问毛泽东:“你为什么要报考师范?”毛泽东坦言说:“同学们都说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我觉得我不是,我就是来试一试,我也不知道我到底适合什么。”杨昌济从毛泽东口中得知,在毛泽东来师范之前,曾当过兵,还报考过商业学校,律师学校,甚至还报考过肥皂学校,打算去学习制造肥皂,因为他觉得广告说的“外国人觉得中国人不讲卫生,学习制造肥皂是一件好事”有点道理,所以便学了。

杨昌济听到毛泽东的见解大为感叹,他把自己家里的地址告诉了毛泽东,希望毛泽东可以经常和他探讨这些事情。也就是在杨昌济家,毛泽东遇到了那个漂亮而清秀的女孩杨开慧,杨开慧对这个青年人逐渐有了好感。杨昌济说:“润之你记住,你和别人不一样,我想你也应该知道了,中国现在缺的不是一个律师,也不是一个老师,更不是一个肥皂工人,那么究竟缺什么呢?”杨昌济把这个问号给了毛泽东,他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以一己之力确实无力救国,但可以培养毛泽东。

61年王光美到韶山参观,看到6人大锅感叹,刘:毛主席家满门忠烈

图 | 毛泽东和杨开慧

1918年毛泽东大学毕业后,杨昌济把毛泽东推荐到了北京大学,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图书管理员,但却彻底改变了毛泽东的命运。北京大学的一个教授说:“毛泽东从韶山到长沙应该说是迈出了一小步,然后从长沙到北京是比较大的一步,如果没有两次北京之行,他可能不会走向全中国,甚至走向全世界,换句话说,就不会有后来的伟人毛泽东。”这句话可谓是一语中的。

1920年1月,杨昌济在病危时,同意了杨开慧和毛泽东的恋爱,他对杨开慧说,他很放心毛泽东的为人。这年冬天,杨开慧和毛泽东在长沙举行了婚礼,当时毛泽东可谓是风华正茂,他们的故事在很多同学眼里都羡慕得不得了,杨开慧的学识和革命理想,可以说是和毛泽东完全相融的。

杨开慧对毛泽东的爱也是至死不渝,1930年杨开慧被反动派逮捕,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杨开慧硬是不提毛泽东半字,最后被残忍杀害,他用献血和理想托起了对丈夫毛泽东的信任,当时杨开慧29岁,毛岸英才年仅8岁。

61年王光美到韶山参观,看到6人大锅感叹,刘:毛主席家满门忠烈

图 | 毛岸英

至于毛岸英,1945年回国以来,毛主席对有着悲惨童年的毛岸英进行了“大改造”,先是去基层锻炼了很久,后来又去参加土改,用毛主席的话说,这是他最喜欢的儿子。新中国成立后,毛岸英为了保家卫国,毛遂自荐想要参加抗美援朝,毛主席欣然答应了,殊不知,刚去朝鲜一个月,毛岸英同志壮烈牺牲。

毛岸英牺牲后,刘少奇和周总理曾和毛主席建议过,希望把毛岸英的遗体运回国内,落叶归根。毛主席含泪说道:“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就这样,毛主席把自己最爱的儿子留在了他曾战斗过的三千里江山。

61年王光美到韶山参观,看到6人大锅感叹,刘:毛主席家满门忠烈

图 | 毛泽民

从这个卧室出来,王光美来到了另一个卧室,这里贴着的是毛泽东两个弟弟的照片,照片上的毛泽民穿着西装打着领带,他们三兄弟中,只有毛泽民穿过西装,毛主席曾说过,小时候父亲本来打算让毛泽东继承家业,但是毛泽东不想当米老板,父亲就把算盘和账本给了毛泽民,殊不知,毛泽民靠着打算盘的绝迹,在山海滩当了老板,后来又在井冈山上当上了苏维埃政府的第一任银行行长。

长征时期,毛泽民担任国家银行大队长,负责整个红军的筹粮、筹款和全部供给工作。一直到1938年,毛泽民一直在经济岗位上兢兢业业,做了很多贡献,不料1942年,毛泽民被敌人逮捕,在绝不当叛徒的精神下,面对严刑逼供,毛泽民视死如归,于1943年9月27日壮烈牺牲,时年47岁。

61年王光美到韶山参观,看到6人大锅感叹,刘:毛主席家满门忠烈

图 | 毛泽覃

毛泽覃是毛泽东的小弟弟,实际上毛泽东还有两个哥哥,因为都夭折了,毛泽东便成为老大,所以称毛泽覃为三弟。这个屋里放着一张床一张书桌,毛泽覃穿着灰色军装的照片让人无限怀念。

井冈山时期,毛泽覃不到而立之年就当了师长,长征前,毛泽覃留下来打游击, 毛泽东和贺子珍担心毛毛的安危,便把毛毛交给了毛泽覃夫妇,不曾想到,这一别,居然是和弟弟此生的永别。

1935年毛泽覃在瑞金县一个名叫“红林”的大山中突然遭遇到了敌人,在和敌人激烈的战斗中,他为了掩护大家撤退,自己断后阻击,最后不幸被敌人击中,几个子弹击中了他的胸膛,牺牲的时候年仅30岁。

61年王光美到韶山参观,看到6人大锅感叹,刘:毛主席家满门忠烈

图 | 毛楚雄

和毛泽覃的照片挂在一起的还有儿子毛楚雄的照片,毛楚雄出生后就一直没见到过爸爸,听周文楠说,你爸爸长得很像大伯父毛主席。所以毛楚雄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去延安见到伯父毛主席。

1936年,周文楠带着毛楚雄的作文去延安找毛主席,毛主席看到欣慰地说:“他的毛笔字写得真不错,和毛泽覃差不多。”询问了毛楚雄的情况,毛主席说这个孩子将来必成大器,是毛家的希望。谁知道毛楚雄后来也壮烈牺牲了。

1944年,刚满18岁的毛楚雄找到王震说:“王司令,我是毛泽覃的儿子,我跟您的部队去延安我伯伯那儿!”王震知道这是毛泽覃的儿子,心疼地把他带上了队伍。毛主席得知这件事后,特别嘱咐要把毛楚雄带到延安。

1946年国民党当局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揭开了全面内战的序幕。王震考虑到毛楚雄的安危,马上派人把毛楚雄送往延安,但在半路上遇到了特务,毛楚雄落入了敌人手中,当王震得知这个消息后,已经来不及了,凶手接到胡宗南的命令,把毛楚雄秘密活埋,当时毛楚雄年仅19岁。

61年王光美到韶山参观,看到6人大锅感叹,刘:毛主席家满门忠烈

图 | 毛泽建

毛泽东故居还有一个卧室,这个卧室是妹妹毛泽建的房间,毛泽建不是毛泽东的亲妹妹,但是从小跟着毛泽东一起生活,毛泽建有个小名叫菊妹子,长得非常可爱,在当年那个恶劣的环境中,她一个人要过饭,胆子也大,曾学习毛泽东组织各界力量把军阀张敬尧赶出了湖南,她带领一帮学生把一个封建校长赶出了校门。

毛泽东的父母去世后,毛泽东在坟前和父母告别,带着弟弟妹妹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28年,毛泽东上了井冈山一年后,毛泽建和陈芬不幸被捕,丈夫在自己的面前惨遭杀害,毛泽建泪流不止,1929年8月20日,毛泽建戴着脚镣手铐,从容不迫地来到刑场。她高呼:“乡亲们,杀了一个毛泽建,千万个毛泽建会站出来!”一代女杰毛泽建,用短暂的生命,为革命事业谱写了一曲壮丽的战歌,她牺牲的时候年仅24岁。

想到这里,刘少奇和王光美泪眼婆娑,怀着沉重的心情走出了屋子,墙上的照片还久久回荡在脑海里。门口是毛主席父母的照片,看着毛主席那慈祥的父母,刘少奇禁不住感叹道:如果孩子们都还活着多好啊。

61年王光美到韶山参观,看到6人大锅感叹,刘:毛主席家满门忠烈

图 | 韶山

走出屋子,刘少奇转身一看,看到了屋檐下的这个牌匾,上面写着“毛泽东同志故居”,他伫立很久,对王光美说:“这个匾额应该改一个字,叫故居不正确,毛主席还健在,应该叫‘旧居’更好一点,你觉得呢?”王光美觉得有道理,便告知了秘书记下这个事情。

离开的时候,刘少奇和王光美路过一个池塘,刘少奇笑着说:“你可能不知道,毛主席小时候就是在这里学会游泳的,他的爸爸一打他,他就跳进池塘,他的父亲一点办法没有。”回过头来,刘少奇感慨万千,仿佛看到了半个世纪以前,毛主席一家人欢快地生活的场景。

触景生情之处,刘少奇感动地流下两行热泪,如果没有革命,是不是这些人就不会牺牲?但如果不革命,怎么会有后代人的美好生活呢?刘少奇想着,两年前毛主席专门回到这里,面对逝去的亲人,是不是也眼眶湿润呢。

61年王光美到韶山参观,看到6人大锅感叹,刘:毛主席家满门忠烈

图 | 毛主席的亲人

回到北京后,王光美专门去找了毛主席,说去了你的老家,参观了韶山故居。毛主席笑着说这件事他早就知道了,可能是韶山的同志给他做了报告,毛主席说,前人辛苦,后人幸福。看得出来,毛主席也在无时无刻地思念着自己逝去的亲人。王光美还说了要改名字的事情,毛主席觉得少奇同志说的有道理,便同意了这件事。

关于韶山,毛主席曾在1966年,回来过一次,1959年他离开的时候曾嘱咐工作人员在滴水洞建个屋子,这次回来,他在这里住了12天,毛主席对故乡的情感外人很难理解,工作人员回忆,这次回韶山毛主席感触很深,他经常一个人面对着水流发呆,可能是想到了自己的弟弟妹妹,想到了逝去的亲人。

1976年毛主席逝世前,曾提出过想再回韶山一次,但因为他的身体不好,这个愿望最终没有实现。

61年王光美到韶山参观,看到6人大锅感叹,刘:毛主席家满门忠烈

自从上次刘少奇去韶山后,管理部门把门上的牌匾重新做了,把“毛泽东同志故居”改成了“毛泽东同志旧居”,还请郭沫若同志专门书写了名字。直到毛主席逝世后,又恢复成为了“毛泽东同志故居”,1983年6月27日,邓小平同志为毛泽东同志故居题“毛泽东同志故居”七字。

这一年11月,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同志再次来到了韶山,当时王光美将刘少奇的遗物捐赠给了刘少奇故居,然后马不停蹄地去了韶山毛主席故居。王光美说,这次来特地带着刘源和刘爱琴两个孩子,就是要让她们知道,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是多么的不容易。

20多年前王光美来过一次,感受到了毛主席家里满门忠烈的伟大精神,如今带着下一代,王光美希望孩子也可以感受到革命的艰辛,体会到前辈的伟大。

61年王光美到韶山参观,看到6人大锅感叹,刘:毛主席家满门忠烈

图 | 毛主席故居

资料显示,毛泽东同志故居现有文物、文献、资料6.3万件,晚年生活遗物64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有:毛泽东卧室中的床、柜、折衣凳、方桌和木竹凳,厨房里的水缸、碗柜,大灶等等,农具室的石磨、水车、大水耙等。

多年以来,来这里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在人群中除了年轻人,还有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怀孕的妇女、老人和孩子,不管他们是谁,都是怀着对革命前辈无限的追忆,不远千里在这里留下足迹,为了怀念,也为了感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