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光美去世前两年,在家中举办家宴,宴请毛家后代,格局令人敬佩

作者:历史留下的轨迹

王光美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女性,当年她随同丈夫刘少奇一起出访,以知性温婉的形象向全世界诠释了东方美的含义。

她和丈夫相濡以沫,在生活遭遇冲击时始终坚贞不屈,对丈夫不离不弃,她虽然遭遇了不公平对待,但始终心态平和,毫无怨言。

王光美出生在1921年,她来自一个书香门第,父亲饱读诗书,曾经在北洋政府任职。父母很注重对她的培养,她也没有让父母失望,中学考入了师大男附中,很多著名的科学家都是这所中学的毕业生。

王光美去世前两年,在家中举办家宴,宴请毛家后代,格局令人敬佩

王光美在班上的成绩很好,很多男生都考不过他,尤其是数学,更是出类拔萃。老师一直认为她非常适合搞研究,觉得她将来一定能取得非凡的成就。

她大学读的是物流光学,原本打算抗战胜利后,到美国去继续进修的,但是一件“意外”的事情改变了她人生的轨迹。

王光美的父亲虽然早年在北洋政府供职,但后来因为不愿同流合污而选择退出,可见父亲是非常有气节的。

王光美去世前两年,在家中举办家宴,宴请毛家后代,格局令人敬佩

此外,家里还有多名亲戚参与了革命,就像王光美后来所说,她家和共产党之间的渊源颇深,这也是由父母开明的态度决定的。

1946年2月时,她接受了一份为我党代表团担任翻译的工作,就是这件事改变了她后面的人生。她在这段工作中结识了周恩来、叶剑英等领导人,也对共产党有了更形象的认识。后来由于国共合作破裂,内战一触即发,同年10月,为了安全,她随同工作人员一起乘飞机来到延安。

在延安的这段时间,王光美不但思想境界有了提升,而且还与丈夫刘少奇相识。王光美曾经回忆过,孩子们问过自己是如何和父亲走到一起的,父亲是如此一个严肃的人,所以孩子们才会好奇他们相识相知的过程。

王光美去世前两年,在家中举办家宴,宴请毛家后代,格局令人敬佩

其实过程很简单,就是在延安时通过接触心生好感,在王光美之前,刘少奇有过几段婚姻,还带着孩子,他直接就向王光美说明了自己的情况,王光美觉得这个人很有意思,一般人都是说自己的优点,只有他上来先说了一通自己的缺点。可能就是这份坦诚让王光美觉得这是个可以依靠的人吧。

刘少奇的工作很忙,就在两人结婚当天也只是让警卫员把王光美接到自己的住处而已。还是周总理听说了少奇同志要结婚,拉着毛主席过来贺喜。

王光美去世前两年,在家中举办家宴,宴请毛家后代,格局令人敬佩

当天大家说说笑笑很热闹,还有外事组的同事们忙活了半天,给新人蒸了一个蛋糕作为礼物。蛋糕味道很好,毛主席还特意要了一块带回去,说是要给女儿李讷尝尝。

说到李讷,她其实和王光美一家关系一直都很好。在毛主席去世后,她一个人带着儿子生活得很艰难,因为她的情况比较特殊,所以几乎没有什么人对她伸出援手,只有王光美,常常过来探望他们母子,帮了李讷不少的忙。

王光美去世前两年,在家中举办家宴,宴请毛家后代,格局令人敬佩

李讷没有弟弟,她一直将王光美的小儿子刘源看成自己的亲弟弟一般。平时刘源多在外地工作,李讷和姐姐李敏有空时就会去看望王光美,陪她说说话。

2004年,王光美跟儿子刘源说要请客,于是就将毛刘两家人聚到一起。时隔多年,两家人再度聚首,颇有些物是人非的意味。这历史性的一刻,后来都被李敏的女儿孔东梅记录在自己的书中。

她印象最深的是满头银发的王光美慢慢地站起身来,微笑着向众人举杯,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国人展示了自己的博大胸怀。

王光美去世前两年,在家中举办家宴,宴请毛家后代,格局令人敬佩

两年后的十月,王光美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这个伟大的女性终于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在面临灾难时,她保持着最基本的尊严,在丈夫遭遇巨大的挫折和困难时,她选择共同进退,她的勇气和胸襟让所有的国人敬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