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岁就获得梅花奖,程派传人迟小秋,人美才艺高

作者:听戏APP

11岁的迟小秋在阜新戏校是全班嗓子最好的。性格坚韧加上自身天赋,她很快成为老师重点培养的对象。迟小秋坚持每天比同学早起半小时吊嗓子,练习跑圆场时别人不停自己绝不停下,“大家都你追我赶,最后跑完发现汗水从上身一直淌到腰下。”她回忆道。

迟小秋:当代京剧名家,程派艺术传人。国家一级演员,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青年团团长。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常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65年生于辽宁省阜新市,1977年入辽宁阜新戏校学戏,1981年开始跟随程砚秋大师嫡传弟子王吟秋先生学习程派,1983年4月1日在北京正式拜师,改名“迟小秋”,19岁便荣获中国戏剧界最高奖项“梅花奖”。被著名剧作家翁偶虹喻为“程派标准传人”,当今京剧程派艺术的领军人物。她唱做俱佳,舞台功力深厚,享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造诣。

1981年,迟小秋戏校毕业后来到上海跟程砚秋嫡传弟子王吟秋学戏。一开始,她只是每天搬着小板凳作为旁听生看着老师教戏,直到有一天被师父突然叫道“那小孩,你走走”。她随即走了一遍程派经典曲目《锁麟囊》中“怕流水”的演唱和身段,王吟秋发现了她的天赋。在师父的悉心传授下,迟小秋在艺术上的成长突飞猛进。1984年,年仅19岁的她获得了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项“梅花奖”。

19岁就获得梅花奖,程派传人迟小秋,人美才艺高

“我师父怎么教的我,我就怎么教你们”,这是王吟秋对徒弟们说得最多的话。如今,迟小秋也践行着这样的传统。作为北京京剧院青年团团长,迟小秋始终以“传帮带”的传承方式,担负着培养新一代京剧演员的重任。当她发现有天赋的学生时,她自己主动录制表演视频音频发给他们,一出《锁麟囊》的戏,细到每一个眼神、水袖的柔中有刚、掀轿帘时的内心活动,迟小秋都毫无保留地倾囊传授。“我希望自己在传道受业上不要怕辛苦,我认真地教给他,他以后可能会再教给别人,这样我就心安了。”迟小秋说道。

京剧博大精深,成角儿率极低,“唱念做打”每一项无不需要长年累月的扎实练习。面对青年演员们普遍渴望早日成名的心态,迟小秋总是用自己的经历告诫学生“静下心,沉住气”。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于京剧整体的不景气,早早成名的迟小秋也面临无戏可演的局面。她一个人住在辽宁破旧的平房里,身边的同行纷纷转行唱起了流行歌曲,四处走穴,迟小秋陷入迷茫与彷徨。为了一年仅有的几场演出,她与剧团领导亲自去到各个工会社区卖票,但每次剧场里的观众还是稀稀拉拉。

迟小秋仍在坚守,剧团被停止了供电,她每天就点着昏暗的蜡烛坚持排练。剧团在一个荒凉的山坡上,朋友们说她“就像个道姑一样,天天在这里除了练功就是写字”。“那个时候其实坚持是很难的,遇到挫折也会很痛苦,会很煎熬。但是学戏就是学做人,要沉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迟小秋说道。

正是这样的坚持迎来了转机。随着国家层面的重视推广和市场化的发展,京剧开始在年轻人中间越来越受到欢迎,尤其是近几年来迟小秋发现剧院里“黑头发”越来越多了。在重大节假日,迟小秋在国家大剧院、梅兰芳大剧院和长安大剧院同时挂出水牌,每场都会爆满。

作为京剧的传承者与推广者,迟小秋将向年轻人推广京剧看成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给年轻人创造接触京剧的机会,而不是靠京剧一味地改变去迎合。要以艺术精品,让更多的观众和青年人走进剧场。”她说道,“京剧任何的创新是深入思考过后,有理有据地改变,而不是为了迎合而改变。像有些人恨不得把摇滚纳入京剧,这样老的观众也失去了,新的观众也吸引不了。”

40年前,那个憧憬着阜新戏校的迟小秋绝想不到,有一天自己会接过传承和弘扬京剧艺术的大旗。迟小秋感慨着岁月的变化,她幻想着有一天自己唱不动了从舞台上退下时,观众如果能说一句,“迟小秋为传承京剧做出过贡献”,至此足矣。作为当代京剧程派艺术的领军人物,迟小秋认为对前辈的继承不是靠说空话,更不能光享受前辈留下的这份遗产,而是要做更多实实在在的事。“我的责任和担当,就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自身条件,为程派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尽最大的努力。

(文章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