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青华海生物多样性之美】纯色山鹪莺:被誉为建筑大师的筑巢小能手

【青华海生物多样性之美】纯色山鹪莺:被誉为建筑大师的筑巢小能手

脊椎动物.纯色山鹪莺 prinia inornata

脊椎动物,鸟纲,雀形目,扇尾莺科。纯色山鹪莺又叫褐头鹪莺、纯色鹪莺。是体型略大(15厘米)而尾比较长的偏纯色山鹪莺,尾长可占到全身长的一半以上。具有明显的过眼眉纹,眉纹为米白色,在眼后变得稍模糊。头顶、上体及尾羽㳀褐色,下体米白色,胸侧、胁部、尾下覆羽为㳀皮黄色。飞羽羽缘红棕色,尾较长且呈凸状,时常竖立起来,比较有意思的是它们冬羽时的尾比夏羽时要更长一些。虹膜为浅褐色,喙近黑色,脚粉红色。

纯色山鹪莺分布广泛,为地方性常见留鸟。通常活动于中低海拔一带的平原、丘陵、河谷地带的农耕地及开阔草地,常见于草丛、芦苇地、沼泽、玉米地及稻田,也能适应城市等多种生境。繁殖期时常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则常结成小群活动,性胆大、活泼且喧闹,不是很怕人。飞行时拖着长尾,显得头重脚轻、缓慢而笨拙,通常飞行一小段距离即躲入灌丛中。平时在地面附近觅食,食物主要以昆虫为主,有时也吃杂草种子。

纯色山鹪莺是天生的建筑大师,进入繁殖季(5-7月),配对后的雌雄鸟一起共筑爱巢。它们每天不遗余力地施工建设,取材、拉丝、钻孔、织网等,每一步都一丝不苟。它们的巢多为囊状和杯状,有点像猪笼草的捕虫笼,非常精致。

那么被誉为建筑大师的纯色山鹪莺是怎么筑巢和选择巢材的呢?我们来看看鸟类专家的研究成果:纯色山鹪莺的巢材料一般选择活的巴茅叶或生长茂盛的茅草叶,先从叶基切断叶片,然后撕成宽3-4毫米,长20-30厘米左右的条,带回巢地放置一旁,用喙把悬挂巢体植物叶片钻成横长方形的小孔,通常5-10个左右。或先穿孔再去寻找适宜筑巢的材料或一只钻孔穿线另一只寻找筑巢材料。先构成支架,然后开始编织巢底,逐渐编成上大下小的袋形巢,颇为美观精致。编织到巢口时,则暂停编织,大约以一天的时间改为铺设内垫工作。内垫材料多为禾本科植物干的细根,厚约1厘米左右。内垫铺好后继续编织巢的上部。除苦刺、青蒿、蕨叶不在叶片上穿孔外,其余均要穿孔,但在编织巢时多不再穿孔,而是缠绕在叶柄和小枝条上。个别巢的材料中夹杂稻须、草根和玉米叶,但含量极少,而巢的支架则不会使用这些材料”。(资料来源于《褐头鹪莺繁殖习性的初步研究》,寇治通,1985年第6卷第1期。动物学研究)

目前,气温逐渐升高,生活在湿地及周边区域的纯色山鹪莺开始越来越忙碌了,鸣叫声也更加的欢快。漫步在湖边沿岸,随处可见它们在求偶鸣唱、在追逐吵闹、在衔草筑巢......好一派繁忙景象!

【青华海生物多样性之美】纯色山鹪莺:被誉为建筑大师的筑巢小能手

来源: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

制作:张鑫瑞 杨 璇|编审:莽红升 郭巾菱

责编:杨 伟

电话:0875-2160649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青华海生物多样性之美】纯色山鹪莺:被誉为建筑大师的筑巢小能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