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柳莺(学名:phylloscopus fuscatus)小型鸟类,体长11~12厘米。上体褐色或橄榄褐色,两翅内侧覆羽颜色同背,其余覆羽和飞羽暗褐色,外翈羽缘较淡呈淡褐色微缀橄榄色,内翈羽缘浅灰褐色。尾暗褐色,有的上面微沾淡棕色,羽缘亦较淡具明显的橄榄褐色。眉纹棕白色从额基直到枕,贯眼纹暗褐色自眼先经眼向后延伸至枕侧,颊和耳覆羽褐色而杂有浅棕色。颏、喉白色微沾皮黄色,胸淡棕褐色,腹白色微沾皮黄色或灰色,两胁棕褐色,尾下覆羽淡棕色有时微沾褐色,腋羽和翅下覆羽亦为皮黄色。陈旧的夏羽上体有点灰色。幼鸟和成鸟相似,但上体较暗,眉纹淡灰白色,下体淡棕黄色。虹膜暗褐色或黑褐色,上嘴黑褐色,下嘴橙黄色、尖端暗褐色,脚淡褐色。

中国分布 于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盟,黑龙江省北部大兴安岭、东北部小兴安岭、伊春、南部牡丹江、哈尔滨,吉林省东部长白山、延边、南部通化、浑江、西南部四平、辽源、西部白城,辽宁南部大连、金县、营口、辽阳、西部朝阳、锦州、义县,河北东部、北部,北京及河南、四川、甘肃、宁夏、青海和内蒙古伊克昭盟等地 (繁殖鸟) ;迁徙或越冬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广西、广东、香港、福建和海南岛,偶见于台湾。
栖息于从山脚平原到海拔4500米的山地森林和林线以上的高山灌丛地带,尤其喜欢稀疏而开阔的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林缘以及溪流沿岸的疏林与灌丛,不喜欢茂密的大森林。非繁殖期间也见于农田、果园和宅旁附近的小块丛林内。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多在林下、林缘和溪边灌丛与草丛中活动。喜欢在树枝间跳来跳去,或跳上跳下,不断发出近似“嘎叭、嘎叭——”或“答、答、答——”的叫声。繁殖期间常站在灌木枝头从早到晚不停地鸣唱,其声似“欺、欺、欺、欺——”不断重复的连续叫声。有时站在枝头鸣叫,有时又振翅在空中翱翔,有时又从一个枝头飞向另一枝头,遇有干扰,则立刻落入灌丛中。食性:主要以昆虫为食。据在长白山剖析的8个鸟胃,所吃食物以鞘翅目昆虫居多。迁徙:褐柳莺在中国部分为夏候鸟,部分为分冬候鸟和旅鸟。每年多在5月初开始迁来繁殖地,秋季于9月末10月初开始迁离,最晚迟至10月末还见于长白山未迁走。
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林下或林缘与溪边灌木丛中,巢距地高0.27~0.7m,也有报告直接营巢于灌丛中地上的。巢呈球形,巢口开在侧面近顶端处。巢的大小据在长白山测量的2巢为:外径12~15cm,内径6~6cm,高13~14cm,巢口为圆形,直径为4cm。每窝产卵4~6枚,通常5枚,卵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