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褐柳莺,莺亞科鳥類您認識嗎?

褐柳莺(學名:phylloscopus fuscatus)小型鳥類,體長11~12厘米。上體褐色或橄榄褐色,兩翅内側覆羽顔色同背,其餘覆羽和飛羽暗褐色,外翈羽緣較淡呈淡褐色微綴橄榄色,内翈羽緣淺灰褐色。尾暗褐色,有的上面微沾淡棕色,羽緣亦較淡具明顯的橄榄褐色。眉紋棕白色從額基直到枕,貫眼紋暗褐色自眼先經眼向後延伸至枕側,頰和耳覆羽褐色而雜有淺棕色。颏、喉白色微沾皮黃色,胸淡棕褐色,腹白色微沾皮黃色或灰色,兩脅棕褐色,尾下覆羽淡棕色有時微沾褐色,腋羽和翅下覆羽亦為皮黃色。陳舊的夏羽上體有點灰色。幼鳥和成鳥相似,但上體較暗,眉紋淡灰白色,下體淡棕黃色。虹膜暗褐色或黑褐色,上嘴黑褐色,下嘴橙黃色、尖端暗褐色,腳淡褐色。

褐柳莺,莺亞科鳥類您認識嗎?

中國分布 于内蒙古東北部呼倫貝爾盟,黑龍江省北部大興安嶺、東北部小興安嶺、伊春、南部牡丹江、哈爾濱,吉林省東部長白山、延邊、南部通化、渾江、西南部四平、遼源、西部白城,遼甯南部大連、金縣、營口、遼陽、西部朝陽、錦州、義縣,河北東部、北部,北京及河南、四川、甘肅、甯夏、青海和内蒙古伊克昭盟等地 (繁殖鳥) ;遷徙或越冬于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西藏、廣西、廣東、香港、福建和海南島,偶見于台灣。

褐柳莺,莺亞科鳥類您認識嗎?
褐柳莺,莺亞科鳥類您認識嗎?

栖息于從山腳平原到海拔4500米的山地森林和林線以上的高山灌叢地帶,尤其喜歡稀疏而開闊的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和針葉林林緣以及溪流沿岸的疏林與灌叢,不喜歡茂密的大森林。非繁殖期間也見于農田、果園和宅旁附近的小塊叢林内。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多在林下、林緣和溪邊灌叢與草叢中活動。喜歡在樹枝間跳來跳去,或跳上跳下,不斷發出近似“嘎叭、嘎叭——”或“答、答、答——”的叫聲。繁殖期間常站在灌木枝頭從早到晚不停地鳴唱,其聲似“欺、欺、欺、欺——”不斷重複的連續叫聲。有時站在枝頭鳴叫,有時又振翅在空中翺翔,有時又從一個枝頭飛向另一枝頭,遇有幹擾,則立刻落入灌叢中。食性:主要以昆蟲為食。據在長白山剖析的8個鳥胃,所吃食物以鞘翅目昆蟲居多。遷徙:褐柳莺在中國部分為夏候鳥,部分為分冬候鳥和旅鳥。每年多在5月初開始遷來繁殖地,秋季于9月末10月初開始遷離,最晚遲至10月末還見于長白山未遷走。

褐柳莺,莺亞科鳥類您認識嗎?

繁殖期5~7月。通常營巢于林下或林緣與溪邊灌木叢中,巢距地高0.27~0.7m,也有報告直接營巢于灌叢中地上的。巢呈球形,巢口開在側面近頂端處。巢的大小據在長白山測量的2巢為:外徑12~15cm,内徑6~6cm,高13~14cm,巢口為圓形,直徑為4cm。每窩産卵4~6枚,通常5枚,卵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