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东郭先生的慈悲心,终抵不过蛇的那滴毒液

作者:清言清情
东郭先生的慈悲心,终抵不过蛇的那滴毒液

东郭先生外出游历时遇到了一条被冻僵的蛇,于是把蛇抱在怀中,给与蛇温暖。没想到蛇苏醒后,就把东郭先生咬了一口,最后不治身亡。

东郭先生的慈悲心,终抵不过蛇的那滴毒液

每次想到东郭先生与毒蛇的故事时,就会忍不住地叹气“究竟是东郭先生太善良?还是毒蛇太恶毒?”人世间的是非善恶福祸美丑,原本就来源于内心的那一念。一念为佛,一念为魔,或者一念为善,一念为恶。念与念之间其实就是人心与虚空。

东郭先生的慈悲心,终抵不过蛇的那滴毒液

东郭先生的善念为救人,他的内心不是用大海或者高山可以形容,他的内心是虚空,是可以将万事万物都能容纳进去的。在东郭先生眼里看到的毒蛇仅仅是一条蛇,一条冻僵了的蛇,它是有生命力的。任何一个人在见到有生命力的生灵时都有一种慈悲之心。

东郭先生的慈悲心,终抵不过蛇的那滴毒液

用佛陀的眼光去看待东郭先生的善良,我们会说他的心中已经装满了一切,包括善,包括恶,也容纳了一切,包括生,包括死。所以把一只毒蛇怀揣在自己温暖的怀抱中,他的心是空的,是能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如果他不救那调毒蛇,他也不会知道什么是真正地虚空,所以他放下了一切,只为用善来度一切苦厄。

东郭先生的慈悲心,终抵不过蛇的那滴毒液

小时候读东郭先生与蛇的故事时,觉得东郭先生挺委屈,为救一条毒蛇,白白地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如今人到中年再度阅读时,才发现东郭先生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东郭先生早就已经认清了自己的内心,即使是一只蝼蚁尚且对生命充满了崇拜,更何况是人?走过毒蛇身边的路人络绎不绝,大多数人也只是走过、路过、见过,知道有一条毒蛇被冻僵了。他们深知眼前的毒蛇是真正地一条毒蛇,所以选择了看清实物本身的真相。就避过去了。可是东郭先生则不同,他心怀慈悲。如今他怀中踹这一条冻僵的蛇,来日当他有难时,是否会有人来伸出援助之手。他停下了脚步,决定即使是一条毒蛇也愿意以善良之心唤醒毒蛇的恶。可惜的是蛇终归是蛇,它不是人,是不懂感恩的。

东郭先生的慈悲心,终抵不过蛇的那滴毒液

东郭先生怀揣善良没有错,错就错在错付。“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本没有错,错的是要认清自己所给予的对象是人还是兽?佛家总是劝诫人们要以慈悲之心看待他人,看待这个世界。慈悲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更主要的是一种本质。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善的根基。只是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是披着羊皮的狼?还有多少人是口蜜腹剑,蛇蝎心肠?我们总是天真的认为,尘世中所有的人都是善良的,单纯的,干净的,慈悲的。却不知在人群中善良的人总是被聪明人称之为傻子。到最后自己怎么害死的都不知道。这就正如那句“知人知面不知心,画虎画皮难画骨。”

东郭先生的慈悲心,终抵不过蛇的那滴毒液

东郭先生的慈悲之心有之,毒蛇的恶毒有之,如何将善与恶之间的沟壑填平或者化解,或许只有距离了。人在人的世界行走,蛇在蛇的世界游弋,彼此就是互不相交的平行线,可是古代有许仙与白娘子的三世情缘,今生却只有东郭与毒蛇的善恶之交。东郭先生如果看到它是一条毒蛇完全可以把它放在火炉旁或者是把它放在温暖的地方,可是偏偏的他就要把毒蛇揣在怀中,觉得如此才可以度人渡己。殊不知毒蛇的毒液与生俱来,东郭先生给了它多少善念,毒蛇就会有多少毒液回赠给他。这种恶毒是被遗传,也会被继承的。毒蛇会把所有的温暖化作更加可怕的破坏力,从而去报复。

东郭先生的慈悲心,终抵不过蛇的那滴毒液

一念恶起,不是种子,是毒液,是摧毁善良最恶毒的一种手段。东郭先生怀揣着一颗慈悲之心去世了,而毒蛇何尝不是受到了怨恨心的毒咒,把自己也带进了死亡的地狱。

东郭先生的慈悲心,终抵不过蛇的那滴毒液

现实生活中东郭先生的故事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在我们身边,如果不能做到两全,倒不如路留一步,味留三分。菜根谭中说“石火光中,争长竞短,几何光阴?蜗牛角上,较雌论雄,许大世界。”

东郭先生的慈悲心,终抵不过蛇的那滴毒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