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前后共四十二年。比起他在位时期的各种成就,他的身世更有趣,自古以来关于他的出身便有着一种很广流传的说法:"狸猫换太子"。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最早出现于清代石玉昆所著的《三侠五义》,而《宋史》和毕沅编写的《续资治通鉴》之中也有着这个故事的说法。
根据民间一些传言中的记载,当年宋真宗最喜爱的妃子是刘德妃,北宋宋真宗皇后死后,刘德妃和李宸妃都怀了孕,很显然,谁生了儿子,谁就有可能被立为皇后。刘德妃常有妒忌之心,她非常担心李宸妃生了儿子而被立为皇后。
于是便与宫中总管都堂郭槐设计,在李宸妃分娩之时由于血晕而不醒人事的情况下,又借助了接生婆尤氏的帮助,将一只被剥去了皮毛,光溜溜、血淋淋的狸猫换走了刚出生的太子。刘德妃命宫女寇珠勒死太子,寇珠于心不忍,暗中将太子交给了宦官陈琳,陈琳则将太子装在提盒中送到了八贤王之处抚养。
再说宋真宗看到了被剥去皮毛的狸猫,以为李妃产下了一个不可名状的妖物,便将其打入了冷宫。没过多久,刘德妃临产,生下了个儿子,她的儿子被顺利地立为了太子,刘德妃也被册立为皇后。
可是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六年后,刘后之子却又因病夭折了。由于宋真宗已无子嗣,只得将其皇兄八贤王之子(也就是当年被换走的皇子)收为了义子而封立为太子。
再后来,太子在冷宫之中与生母李宸妃见了面,母子久别之后又重新相见,两人都不觉泪水模糊了视线。刘后得知之后便开始拷问寇珠,寇珠最后触阶而死。因此,刘后在宋真宗面前又不断地进献谗言,宋真宗下旨将李宸妃赐死。
小太监余忠自甘替李宸妃殉死,私放了李宸妃。另一个太监秦风将李宸妃接了出去,送去了陈州,秦风最后也选择自焚而死。李宸妃在陈州无法维持生计,只能住在破窑之中、靠乞食为生。所幸包拯在陈州开仓赈粮,得知情况之后,与李宸妃假装作为母子,将李宸妃带回了开封。正当这时,宋真宗也已经死去了,李宸妃的儿子已经顺利地当上了皇帝,史称宋仁宗。包拯趁进宫向宋仁宗狄皇后贺寿之际,将李宸妃带入宫中,李宸妃才得以与自己的亲生儿子宋仁宗又再一次见面,她也说出了事情的真相。随后,包拯又让郭槐供出这件事情的真相,时为太后的刘氏知道当时的阴谋已经败露之后,惊慌而死。由于包拯在这一案中立了大功,被仁宗任为首相。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虽然很精彩,但与史实出入较多——
首先,李妃不可能会与刘妃争皇后。历史上宋仁宗赵祯的生母李氏,当时并非妃子,而是刘妃的侍女,地位低下。第二,刘妃无须用狸猫去偷换。北宋大中祥符三年,仁宗一出生就被刘妃收养,宋真宗赵恒知道且认同这个事情。第三,刘妃并非阴险毒辣之人。刘妃也就是后来的刘太后,对仁宗生母李氏还不错,把她由侍女晋升为宸妃,死后按皇后规格厚葬。第四,案件不是包拯所审。北宋景祐三年,也就是1036年,包拯第一次做官,担任知县,而此时刘太后和李宸妃已经死了四五年了。
古人的出发点是好的,用“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来阐述"钱有两戈,伤尽古今人品", "权势则为狐妖鬼魅,迷惑世人之心。"宫闱之中,常有勾心斗角;红墙之内,素怀尔虞我诈。
权势纵然是很诱人,但它终究是暂时的,好似过眼云烟,转瞬即逝。也就是说它只是短暂地被拥有,最终还是会被更有实力的人给夺出。
晓生以为在这个世上每个人都是生而不平凡的,但我们应当去了努力做好最真实的自己,最合适的自己也就可以了,当今社会花花绿绿的,诱惑太多了,不必去过度贪慕那些身外之物,守住初心,方得始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