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萧殷在华北联大2:《小兵张嘎》之父徐光耀与萧殷的师生情

萧殷在华北联大2

《小兵张嘎》之父徐光耀与萧殷的一生师生情

陈家基

萧殷于1947年4月从《冀中导报》副刊主编的职位上调任华北联大文学院教书,讲授《创作方法论》。在这里,萧殷与后来成长为河北著名的作家、《小兵张嘎》之父徐光耀共同度过了一年多的师生生活,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2021年,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和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光辉岁月——图说徐光耀》,其中在叙述徐光耀在华北联大学习这段历史时,用的是下面一副插图:

萧殷在华北联大2:《小兵张嘎》之父徐光耀与萧殷的师生情

《光辉岁月——图说徐光耀》书里面的插图。左上角是徐光耀手抄他当年在华北联大时的日记

这幅插图的原图是这样的:

萧殷在华北联大2:《小兵张嘎》之父徐光耀与萧殷的师生情

《光辉岁月——图说徐光耀》书里面的插图的原图

在《图说徐光耀》中采用的插图,左上角是徐光耀亲手抄写他1947年9月26日的日记:

“晚饭后,到萧殷那里聊了半天天儿,他又谈了许多创作问题,劝我应特别多看点书。还介绍了许(多)书及作家。最后,借部《红楼梦》来。我希望这是我这一段重要学习的开始。

摘自《徐光耀日记》。

徐光耀“

作家闻章在《徐光耀在华北联大》一文中对于徐光耀在华北联大与萧殷的师生关系有下面一段叙述:

徐光耀入学后的第一篇小说习作《周玉章》,写的是落后战士转变的故事。这是徐光耀第一次虚构故事,严格讲,也是徐光耀的真正文学创作的发端,他把它投给了《冀中导报》。萧殷是《冀中导报》的编辑,他编发了这篇小说,并且加了按语:“以极愉快的心情读完,虽不称成功作品,确是副刊较好的稿件。不是琐事的堆积,不是生活的照相,是有形象有性格的。”

  没想到,那张《冀中导报》还在同学们手上传看,萧殷便被调来联大,在文学系教授“创作方法论”。这时第二学期刚开始,徐光耀被选为一组的组长,还被选为“创作方法论”的课代表。因是插班,好多课从半截听,再加上文化基础差,读书不够多,因此听起课来往往云里雾里。独有萧殷的课是从头听,再加上他的温文尔雅,每课都沁人心脾。

  作为课代表,一定要把笔记记好,因此徐光耀听讲认真,目不斜视,不敢有半点差池。他的笔记也果然记得好,每次还要把课堂笔记和同学们的反映拿给萧殷看,萧殷都予以嘉许。他还多次召徐光耀上门聊天,师生二人相向而坐,萧殷妙语连珠,天南海北,有一次竟说了近两个小时。徐光耀似乎被萧殷老师的激情所融化,他望着老师忘情地笑着,直笑得两颊僵住下不来。每次他还把他的一些书借给徐光耀。

  其实萧殷对每一个学生都同样热情,但徐光耀却感到萧殷老师给他的更多些。

  学校决定毕业时间提前两个月,初闻此消息,徐光耀为之一惊。别人是两年,自己才插班几个月,本就无头,这样拦腰一截,岂不又无尾?于是心里很着急。萧殷老师却总是笑吟吟地看徐光耀,从对方急切的目光中,看出了学生的积极向上的昂扬精神。一次,他安抚徐光耀,说也许有一种可能,留校来当研究生。正是这一句可有可无的话,使徐光耀又看到了留校学习的希望。

临毕业时,萧殷告诉徐光耀:你有可能要立功。萧殷眨着眼睛,满眼是对徐光耀的得意。“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至乐也”,萧老师翛然若孟子。徐光耀往下追问,却又不细说。

这天中午,在院部,艾青副院长告诉徐光耀:“校部已经批下来,你立了功。”功分大功、功、小功。徐光耀得一功、一小功。一功是因为《周玉章》,一小功是因为学习优秀。这在文学系,是独一无二的。艾青还告诉他,一会儿,吃过饭,你来院部,找美术系王朝闻王老师,他给你画像。见徐光耀两眼痴迷,艾青说:“把你们这些立功者,都画了像,悬挂起来!

萧殷在华北联大2:《小兵张嘎》之父徐光耀与萧殷的师生情

华北联大师生在上课

在徐光耀看来,萧殷的文艺理论课指导性与实用性强,它帮助徐光耀的写作技巧逐步走向成熟,使他很快就从一个只会写通讯报道的文艺战士成长为一名作家。萧殷关怀备至,加上徐光耀的虚心求教,徐光耀学到了许多的写作技巧,实现了由写通讯报道到写文学作品的关键转变,徐光耀的写作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华北联大任教一年四个月之后,萧殷奉调离开了华北联大到《石家庄日报》任副总编辑。但他和徐光耀的师生情谊还在延续。

1949年7月,随部队驻防天津的徐光耀请了假专心创作反映的长篇小说《平原烈火)。当他的作品完成以后,在北京的《文艺报》当主编的萧殷认真阅读了徐光耀的稿子,认为这是一篇好作品,邀请徐光耀写出《我怎样写了<平原烈火>》的创作体会文章,要在《文艺报》上刊登,并于1951年1月1日,1月16日和1月18日三次写信给徐光耀,对他的体会文章作品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

萧殷在华北联大2:《小兵张嘎》之父徐光耀与萧殷的师生情

萧殷请徐光耀写《我怎样写了<平原烈火>》的文章并于1951年1月1日对他的体会文章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

1951年5月《平原烈火》印行了第一版,读者反应热烈。小说以后多次重印,成为徐光耀的代表作之一。

对于萧殷,徐光耀一生都心怀感激。当他得知萧殷的家乡建立了萧殷文学馆时,94岁的徐光耀手书“永怀恩师”条幅,手抄1947年在华北联大受教于萧殷时期的日记赠送给萧殷文学馆,同时还把自己珍藏的萧殷作品签赠河源市图书馆。

萧殷在华北联大2:《小兵张嘎》之父徐光耀与萧殷的师生情
萧殷在华北联大2:《小兵张嘎》之父徐光耀与萧殷的师生情

94岁的徐光耀手书《永怀恩师》曾河源图书馆的萧殷文学馆

萧殷在华北联大2:《小兵张嘎》之父徐光耀与萧殷的师生情

徐光耀手抄1947年在华北联大受教于萧殷时期的日记 黄赞福 摄

萧殷在华北联大2:《小兵张嘎》之父徐光耀与萧殷的师生情

徐光耀签赠珍藏的萧殷作品给河源市图书馆,已设专柜展出。黄赞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