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国历史上两个爱国的牧羊人:苏武和卜式

作者:优雅高山0c

在我国历史上,有两个和汉武帝有关的牧羊人,即苏武和卜式。

苏武牧羊,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爱国故事。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派苏武出使凶奴,被单于扣压,派人诱降,许以高官厚禄,但苏武尽忠守节,不辱使命,虽然被打发到北海牧羊,仍胸怀祖国,历经19年磨难,终于回国。这个故事,不知感染了多少国人的爱国心:我是中国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在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单于派两个叛徒劝说苏武投降的细节,更让人对苏武誓死不降的民族气节生发敬佩之情。

先是叛使卫律诱降。卫律曾为汉使出使凶奴,因朋友获罪怕被牵连而投降,被单于封为灵王。他劝苏武:“我背叛汉朝,归顺凶奴,单于对我非常好,封我为王,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你愿意归降,就和我一样,不归降,死路一条!” 而苏武骂道:“你身为汉朝臣子,不顾朝廷恩惠,背叛皇上,还有脸来劝我?”

后是叛将李陵劝降。李陵曾与苏武同朝为官,他用亲情劝说苏武:“你一个人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没有人知道……你两个兄弟之前畏罪自杀;我来的时候,你母亲也去世了;听说你夫人也改嫁了;家中只有你妹妹和女儿,十几年了,不知死活。皇上年纪大了,喜怒无常,很多大臣都被抄家灭门,你这样坚持有什么意义?”苏武却说:“我无德无能,是皇上的赏识让我身居高位,我一直不知道该怎样报答,如今有这个机会,我心甘情愿,你不要再劝我了!”

两个叛徒劝降,一个以高官诱惑,一个以亲情感染,结果全都落空。由此,苏武的爱国情怀和两个叛国之徒的卑屈嘴脸高下立判。爱国者留英名,叛国者得骂名,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我国历史上两个爱国的牧羊人:苏武和卜式

苏武牧羊邮票

卜式,乃河南一介农民,以种地牧羊为生,却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博大胸怀。卜式听说国家与匈奴打仗,就上书朝廷,愿捐一半家产为国分忧。汉武帝便派使者问卜式“想不想当官?”“有没有冤屈要申诉?”都被卜式回绝了,使者又问:你为什么捐一半家产?卜式说,国家抗击匈奴,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匈奴就能战胜了。

闹水灾时,难民涌入河南,政府无力赈济,卜式就拿出20万钱交给河南太守,汉武帝从捐献簿上看到卜式的名字,又想起捐家产的事,便赐他400人的更赋钱,他却全部交公。那时富豪为逃避赋税都隐匿家产,唯卜式为国分忧。汉武帝为树卜式为榜样,就拜他为郎官。卜式不愿当官,汉武帝就让他去上林苑牧羊,在他经营下,羊愈益肥壮,还繁殖许多,当受到汉武帝点赞时,卜式说:“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也。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汉武帝很吃惊:一个牧羊人竟能说出治国理政的大道理!便封卜式为缑氏令,在其治理下,缑氏百姓安居乐业;又调任成皋令,经其管理的漕运又渐入历史最佳状态。汉武帝认为卜式是个人才,又忠厚朴实,就拜他为齐王太傅,后转为丞相。

更可贵的是,当南越国丞相吕嘉造反时,卜式又上书汉武帝,要求带儿子和齐地会架船的人去攻打南越。这使汉武帝很感动,便颁诏书说:卜式种田放牧出身,有多余的钱财就捐给国家;现在国家有难,又主动请缨参战,他对国家的忠诚,是大家的榜样,所以封他为关内侯,赏黄金60斤,良田10顷。汉武帝原以为诏书一下,天下诸侯都会响应,没成想百余个诸侯没一个参军的!汉武帝很郁闷!仅削去侯位的就达106人。

我国历史上两个爱国的牧羊人:苏武和卜式

牧羊人

这件件善举,境界之高,令人刮目相看!当时的诸侯,哪个又能与之媲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