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五位弟子联袂青春版京剧《江姐》张火丁程派传承中心永远不“毕业”

作者:北青热点

中国戏曲学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剧目展演活动之一、由中国戏曲学院张火丁京剧程派传承中心与国家京剧院三团合作演出的青春版京剧《江姐》,6月27日登台保利剧院。张火丁五位弟子翟谦、马凤凤、郑雪莲、殷婵娟、潘钰共同饰演江姐,跌宕剧情与柔中带刚、催人泪下的唱腔赢得观众数次掌声与喝彩。

五位弟子联袂青春版京剧《江姐》张火丁程派传承中心永远不“毕业”

张火丁与弟子们

2001年,张火丁将自己一直以来的情结——《江姐》,以程派唱腔搬上京剧舞台。该剧由同名歌剧的原作者阎肃先生亲自执笔改编,万瑞兴担任唱腔设计,至今已整整二十年。二十年来,这部戏在不断的演出实践中精益求精,《红梅赞》《绣红旗》《不要用哭声告别》等唱段在戏迷中广为传唱。二十年后的今天,京剧《江姐》已成为不可多得的流派新经典。但其实创作之初,很多业内人士对程派《江姐》的创排并不十分看好,最初张火丁也是带着敢于失败的尝试之心开始创作的。

五位弟子联袂青春版京剧《江姐》张火丁程派传承中心永远不“毕业”

此次张火丁的弟子联袂呈现这位舍生忘死的慷慨志士,致敬峥嵘岁月也借此缅怀作曲家万瑞兴。中国戏曲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张火丁程派艺术传承中心主任徐超说:“这次演出特别邀请了国家京剧院三团合作,还得到了北京京剧院老生名家杜镇杰的助阵。我们希望通过和国家级院团和优秀表演者的合作,为学员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平台,更利于她们专业上的成长,五位演员十分重视及珍惜此次演出的机会,在对于戏和角色的理解上也下了很多功夫。”开演前,张火丁在化妆间亲自为弟子整理服装,并叮嘱演唱及表演细节,甚至比自己演出还要紧张。

五位弟子联袂青春版京剧《江姐》张火丁程派传承中心永远不“毕业”

谈及江姐一角,来自大连京剧院的翟谦说:“江姐既是一个坚毅的英雄形象,同时又有温柔的一面。我们在塑造她刚毅形象的同时也要注重她的柔美,让江姐这个人物有血有肉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她牺牲的时候新中国已经成立了,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她在狱中,遗憾没有亲眼看到这一幕。但是在面对牺牲时,她没有一丝的恐惧,因为她愿意把自己的生命献给党献给祖国。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去纪念、学习和尊重。”

五位弟子联袂青春版京剧《江姐》张火丁程派传承中心永远不“毕业”

来自青岛京剧院的马凤凤是第一次饰演江姐,“江姐的许多大悲大恸是隐于心底的,我个人觉得程派很适合演这种有着内在力量的人物。”湖北省京剧院国家二级演员郑雪莲认为,“出演《江姐》最大的挑战是传统戏的手眼身法步进入了现代戏后要做一些调整,有很多有力度的细节需要表现出来。”于是,在张火丁的传授下,她学习和体悟了如何在舞台上将江姐的英雄气概表现出来。

五位弟子联袂青春版京剧《江姐》张火丁程派传承中心永远不“毕业”

天津市青年京剧团的青年演员殷婵娟表示:“江姐在每一场戏中的人物感觉都不同,而现代戏又无法像传统戏一样借助水袖等技术技巧去展现,更多地是考验念白、表演和舞台节奏的把控,需要更多地练习。”

潘钰来自于甘肃省京剧团,她介绍说,她们在扮好戏后,会一边在侧幕认真观看其他演员的演出,一边揣摩角色,以前一场的人物去带入自己的演出状态,沉浸下来可以让戏衔接得更加流畅。

五位弟子联袂青春版京剧《江姐》张火丁程派传承中心永远不“毕业”

而演出结束后出现了难得一见的一幕,五位“江姐”共同谢幕,一直在侧幕把场的张火丁也登台与五位学生合影,五个人共同饰演“江姐”这一角色也体现了中国戏曲学院流派传承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成果。据悉,张火丁京剧程派传承中心五年来培养了十余位程派青年演员,经过一年的集中学习后回到各自的院团进行演出实践,如今他们都已成为各自院团的主要演员。而在传承中心的学习也并没有因为回到各自院团而结束,未来,传承中心还将带着演出班底到学员所在院团,托着他们完成更多剧目的创排和演出,张火丁程派传承中心永远不“毕业”。

五位弟子联袂青春版京剧《江姐》张火丁程派传承中心永远不“毕业”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晓溪

编辑/贺梦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