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专访宋念申:听听旅美学者的“颠覆性”历史课

作者:女绅士明星的话题
专访宋念申:听听旅美学者的“颠覆性”历史课

旅美学者宋念申

参考消息网7月19日报道 参考文化与旅美历史学者宋念申的见面恰好赶上工作日交通拥堵的早高峰,他背着休闲包,风尘仆仆,脸上挂满汗珠。

宋念申谈及自己研究的历史和国际关系领域,总抱有无限热忱。

东亚为什么特别?

专访宋念申:听听旅美学者的“颠覆性”历史课

宋念申在新近出版的《发现东亚》一书分享会上

宋念申探究何为东亚,其实早在英国留学时便初见端倪——

他发现“政治学框架有极为固定的问题意识和方法”。它往往是静态客观的——要科学方法分析,甚至是统计的一种游戏,强调不能光用道德评判。譬如中美关系、中日关系,都能套用“区域结构权力决定”的理论。

他后来前往芝加哥大学攻读历史系博士学位,期望打破学科间僵化的边界感。

历史学科也的确赋予了宋念申新颖的时间维度:事情不是从来就这样的,所有的事物都在动态变化中——这个观点贯穿了《发现东亚》始终,也为《发现东亚》的横空出世塑造了契机。

在宋念申看来,东亚很特别。

东亚框架中的中日韩,在全球化中一直非常重要,但是作为区域,却在现代缺乏政治领域的合作。

譬如北美有自由贸易协定,欧洲有欧盟,非洲有非盟。但东亚在此方面却近乎于零。

此外,宋念申在研究中发现,东亚不仅是区域性、更是全球性问题,特别典型地反映了全球对于领土、人口、观念的变化。

历史竟然如此颠覆?

其实《发现东亚》这本书脱胎于宋念申在美国大学所教的“东亚史概论课”。

作为一个亚洲人,在美国教授历史课,绝非那么简单。

宋念申说:“少数族裔和女性在考评中处于绝对的弱势,因为学生觉得你好欺负,对你的要求会更严苛”。

在大学课堂上,往往是小班制,学生不能超过25个人。而精英文理学院的学生比较自负,即使不知道也要举手——硬要跟你讨论。

宋念申也摸出了自己的一套应对打法:将历史知识与他们已知的常识“勾连”起来,并“颠覆”已知常识。

专访宋念申:听听旅美学者的“颠覆性”历史课

从波士顿倾茶事件引发出的各种历史真相

譬如波士顿倾茶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诱因之一。传统的解释是,因为没有政治权利,所以被涨税。

宋念申一开始就抛出炸弹——“错,保留这个税,顾客买茶还便宜了”,当时学生就“懵”了。

然后,他又一步步解释:“其实不是价格问题,而是走私商的利益受损”,再引申到东印度公司,茶叶的离岸分销,对美国13州的影响……

他甚至给出结论:“美国的历史实际上是一群走私商,为了垄断自己走私的利益,所以借自由之名而发动的一场抵抗。而《独立宣言》上第一个签名的约翰·汉考克,是波士顿地区最大的走私商。”

这很颠覆学生的既有认知。

宋念申流露出“教授”的风范,不断以点带面,甚至提出“美国革命跟中国关系非常大”。

因为茶叶的生长对气候很挑剔,英国在自己的殖民地——美国种植茶叶都不成功,贸易逆差严重。所以全球贸易体制在十五十六世纪就已经形成的背景下,源自中国的茶叶可以在太平洋另一端——北美掀起革命。

茶叶甚至能解释“鸦片战争为什么发生在1840年”——1830年代,英国种茶成功了,发动战争的时机成熟了。

如果贸易不开放,何来茶叶交易?

他说,历史容易被误读、被理解片面,这透露出:我们不仅攀附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也同时被这张网限制着思考。

在宋念申看来,它不是单纯靠“记忆”,追根揭底,历史教给学生的是,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历史如何接近真相?

而《发现东亚》巧妙性将某一个区域性、地方性历史事件,放到更宏观的框架下去解释,往往就能豁然开朗。

历史为什么常常有谬误?宋念申给出精准答案:“主观的选取,导致个人想要运用的材料,会不停为现在的现象去找依据。”

那么如何避免谬误的产生呢?在他看来,如果仅仅依托文献资料,往往会限制人们对于历史的一种理解和想象。 就好比现在的影视剧并不能百分之百还原历史,甚至还被广泛传播……

专访宋念申:听听旅美学者的“颠覆性”历史课

电影《沉默》的历史更多依赖口述

宋念申举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电影《沉默》(故事讲述历史上耶稣会在日本传教的失败过程)为例说,当历史传播于底层时,当时广大的女性和文盲并不能留下文字资料,于是只能采用人类学的方式去访谈、做田野调查。

但由于带有个人感情,口述历史时也会有记忆偏差。“但这也是我们对真实的理解——感受和认知是真实的。”

文化不能决定历史?

令人注意的一点是,在运用历史材料中,宋念申一直避免用文化决定论。

在他看来,“我们特别习惯去用文化来解释,但它本身是一种意识形态而已。”

宋念申甚至抛出一种观念——中国人和美国人最接近。

虽然人长得不一样,语言不一样,历史路程不一样,但是最重要的是,国家的形态、雄心很一样。“我所见的只有中国和美国,不说统治世界,但是却有领导世界的胸怀。”宋念申说。

而在韩剧、美剧流行的框架下,宋念申跳出了文化论的桎梏,而是强调:“不是文化本质性的东西,而是现代传播学的流通手段,全球性的商品化。”

城市生活的中国人似乎容易接受好莱坞文化,渗透力很强,但是,与之相比,在阿拉伯地区、非洲地区、拉美地区,情况可能会大不相同。

怎么学好历史?

专访宋念申:听听旅美学者的“颠覆性”历史课

宋念申有对事物的通达感

当被问及如何学好历史时,参考文化记者感受到,在跨学科熏陶之下,宋念申对世界、对事物有一种跨界的通达感。

宋念申认为有人喜欢理科,有人喜欢文科。因此,“不一定非得要从历史这个角度去认识这个世界,因为这个世界有非常多的角度去可以认识,历史只是其中一种”。

他给出自己整个人文社科类的学习感受——决定你学问层级高低的,是你的眼界和胸怀,它是主观性的。而它恰巧在历史学科之外。

这正如陆游对儿子学写诗的建议——“汝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对他来说,能用不同的方法、框架去求解,对于人生至关重要。

宋念申甚至建议研究法学的人也应该读小说,看小说家“怎么处理人和法之间的关系”。

总而言之,与宋念申的对谈,更像是一节历史课,看起来“学术专业”,但书本并不枯燥,《发现东亚》也更为贴近身边的生活。毕竟,对每一个人来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一语,都是适用的。(文/朱柒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