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们的邻居日本完成了自民党总裁选举,岸田文雄获胜出任首相一职,虽然他上台前后,发表了一些对中日关系极为负面的言论,但未来两国究竟会走向何方,还得继续观察,反正我们已经给了岸田一张考卷,希望他能认真思考再作答。
除此之外,另一个对我们而言十分重要的国家德国,目前也在进行政权交替,旧的时代即将落下帷幕。媒体27日报道称,德国总理默克尔26日当天正式辞职,在卸任仪式上,总统施泰因迈尔解除了前者的职务,并向她递交任期结束通知,同时对其过去的工作表示赞扬。

自2005年上任以来,默克尔已经担任了16年的总理,成为德国历史上任期第二长的总理,当然了,如果默克尔愿意,她原本有很大概率继续连任,但最终其放弃了上述机会。不过,因为赢下本次大选的社民党得票率仅为25.7%,虽然获得了优先组阁权,但在议会中的席次却没有过半,必须与其他政党联合组阁才行。
目前,社民党与绿党以及自民党达成初步共识,预计将于圣诞节前组成新政府,所以这意味着默克尔还将继续掌舵到12月,届时,社民党候选人朔尔茨有望接替她的衣钵,出任德国下一任总理。
朔尔茨在竞选期间曾有意向默克尔靠拢,甚至模仿她标志性的动作,说明未来他接棒后不会对现有政策做太大调整。但坦白讲,现在一切都是未知数,西方体制之下,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的,就拿拜登来说,他当初许下了多少承诺,宣称要走一条和特朗普截然不同的路,可现在呢,拜登沦为了1945年以来支持率下降最快的美国总统。
换言之,由于不确定性高,未来中德甚至中欧关系不排除出现变数,我们需要有心理准备。默克尔在的时候,她能压制国内反华派,可以凭自己的威望稳定欧盟,但朔尔茨却很难办到。
其实这点,从近来的台海局势就能看出来,欧洲主要大国中,只有德国没在台湾问题上闹幺蛾子,其余的诸如英法两国,都在不同程度的玩火。据中国驻欧盟使团27日发布的消息,欧洲议会部分议员计划11月组团访台,此外,台当局“外事部门”负责人吴钊燮,日前打着所谓的“经贸”旗号,率团窜访了捷克、斯洛伐克等国。
对此,我驻欧使团与当地使馆坚决表示反对,指出“一中原则”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是中欧发展双边关系的政治基础,欧洲议会作为欧盟官方机构,不应违反承诺,损害中国利益,还强调将根据情况进行反应。
西方国家集体出动,在涉台问题上疯狂挑衅,场景和年初时他们以人权名义对华攻击的手法颇为类似,如果说是巧合恐怕没人相信,不出意外的话,一切都是美国在背后搞鬼。果然,华盛顿的獠牙也终于露了出来,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于27日突然发布声明,称“支持台湾地区有意义地参与联合国系统”。
联合国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加入,台当局显然不符合要求,布林肯的做法完全是在制造分裂,是在搞“一中一台”。在涉台问题上,我们的立场很清楚,也早就把丑话说在了前头,勿谓言之不预,华盛顿执迷不悟,会有吃苦头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