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0月27日,默克爾正式卸任,歐洲議員将訪台,布林肯“挺台入聯”

前不久,我們的鄰居日本完成了自民黨總裁選舉,岸田文雄獲勝出任首相一職,雖然他上台前後,發表了一些對中日關系極為負面的言論,但未來兩國究竟會走向何方,還得繼續觀察,反正我們已經給了岸田一張考卷,希望他能認真思考再作答。

除此之外,另一個對我們而言十分重要的國家德國,目前也在進行政權交替,舊的時代即将落下帷幕。媒體27日報道稱,德國總理默克爾26日當天正式辭職,在卸任儀式上,總統施泰因邁爾解除了前者的職務,并向她遞交任期結束通知,同時對其過去的工作表示贊揚。

10月27日,默克爾正式卸任,歐洲議員将訪台,布林肯“挺台入聯”

自2005年上任以來,默克爾已經擔任了16年的總理,成為德國曆史上任期第二長的總理,當然了,如果默克爾願意,她原本有很大機率繼續連任,但最終其放棄了上述機會。不過,因為赢下本次大選的社民黨得票率僅為25.7%,雖然獲得了優先組閣權,但在議會中的席次卻沒有過半,必須與其他政黨聯合組閣才行。

目前,社民黨與綠黨以及自民黨達成初步共識,預計将于聖誕節前組成新政府,是以這意味着默克爾還将繼續掌舵到12月,屆時,社民黨候選人朔爾茨有望接替她的衣缽,出任德國下一任總理。

10月27日,默克爾正式卸任,歐洲議員将訪台,布林肯“挺台入聯”

朔爾茨在競選期間曾有意向默克爾靠攏,甚至模仿她标志性的動作,說明未來他接棒後不會對現有政策做太大調整。但坦白講,現在一切都是未知數,西方體制之下,沒有什麼東西是絕對的,就拿拜登來說,他當初許下了多少承諾,宣稱要走一條和特朗普截然不同的路,可現在呢,拜登淪為了1945年以來支援率下降最快的美國總統。

換言之,由于不确定性高,未來中德甚至中歐關系不排除出現變數,我們需要有心理準備。默克爾在的時候,她能壓制國内反華派,可以憑自己的威望穩定歐盟,但朔爾茨卻很難辦到。

10月27日,默克爾正式卸任,歐洲議員将訪台,布林肯“挺台入聯”

其實這點,從近來的台海局勢就能看出來,歐洲主要大國中,隻有德國沒在台灣問題上鬧幺蛾子,其餘的諸如英法兩國,都在不同程度的玩火。據中國駐歐盟使團27日釋出的消息,歐洲議會部分議員計劃11月組團訪台,此外,台當局“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钊燮,日前打着所謂的“經貿”旗号,率團竄訪了捷克、斯洛伐克等國。

對此,我駐歐使團與當地使館堅決表示反對,指出“一中原則”是國際社會普遍共識,是中歐發展雙邊關系的政治基礎,歐洲議會作為歐盟官方機構,不應違反承諾,損害中國利益,還強調将根據情況進行反應。

10月27日,默克爾正式卸任,歐洲議員将訪台,布林肯“挺台入聯”

西方國家集體出動,在涉台問題上瘋狂挑釁,場景和年初時他們以人權名義對華攻擊的手法頗為類似,如果說是巧合恐怕沒人相信,不出意外的話,一切都是美國在背後搞鬼。果然,華盛頓的獠牙也終于露了出來,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于27日突然釋出聲明,稱“支援台灣地區有意義地參與聯合國系統”。

聯合國隻有主權國家才能加入,台當局顯然不符合要求,布林肯的做法完全是在制造分裂,是在搞“一中一台”。在涉台問題上,我們的立場很清楚,也早就把醜話說在了前頭,勿謂言之不預,華盛頓執迷不悟,會有吃苦頭的那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