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有个让皇帝,很多人之所以未曾听闻,也在情理之中。因为这个让皇帝虽称为皇帝,其生前从未做过皇帝。在他死后,他的皇帝弟弟唐玄宗李隆基感念他的恩情追封他为让皇帝。他就是睿宗李旦的长子李成器(又名李宪)。那为什么李成器被称为让皇帝呢,故事还要从头说起。

影视剧中的李成器
才气过人少年封王
李成器小时候很有艺术细胞,特别喜欢音律,尤其对西域龟兹乐章有独特见解。唐高宗李治第一次即位时,册立李成器为皇太子,当时他才六岁。在父亲李旦被武则天废掉皇帝位后,祖母武则天册立李成器为皇孙,与他的五个弟弟同一天离朝廷到封地做藩王,开建府署,设置僚属。长寿二年(公元693年),改封寿春郡王。长安(公元701年—704年)年间,调任左赞善大夫,并加银青光禄大夫。唐中宗李显即位后,改封李成器为蔡王,升任员外宗正卿,加赐实封四百户,加上原来的共七百户。李成器坚决辞谢,表示承担不起大国的封邑,依旧封寿春郡王。
李成器画像
兄弟情深辞让太子
父亲李旦再次登基后,李成器授左卫大将军之职。当时李旦打算立皇位继承人,因李成器是嫡长子,而平王李隆基(唐玄宗)又有讨平韦氏的大功,因此很长时间不能定夺。李成器在分析了态势后主动提出来说:“储君,是国家的职位,太平时节就以嫡长子为先,国难之时就应归于有功的。若处理不当,就海内失望,这不是国家吉祥事儿。臣斗胆以死请求不要立我为储君。”自那之后李成器成天涕泣坚决辞让,言语很恳切。加之王和公卿也说李隆基有社稷大功,适合做储君。李旦很赞赏李成器的心意,于是就同意了李李隆基为太子。李隆基得知此事后,又以李成器是长兄,上表固让太子之位,李旦不许,就下诏:“左卫大将军宋王成器是朕的长子,本当立为储君,但以三子李隆基有社稷大功,人神共睹,由此,我以其诚心让位,言在必行。天下大公,诚不可夺。
唐让帝惠陵
他与世长辞追封皇帝
开元二十九年冬,长安城当时特别寒冷,凝结的霜一层层挂在树枝上,远看像冰树一样,当时将这种现象称为树嫁,意思是是它好像介胄,李成器见此景而叹道:“这就是民间所说的树嫁,树稼,达官怕,必定有大臣承受灾难,我恐怕要死了。”同年公元742年1月5日,李成器去世,终年年63岁。唐玄宗李隆基得知兄长李成器死后非常伤心。第二日,唐玄宗李隆基便拟下诏书,追怀长兄李成器的高风亮节,并追谥其为让皇帝,葬于桥陵之侧。李成器出殡抬出灵柩时,天降大雨,他的弟弟唐玄宗李隆基派庆王李潭下泥中步送十数里,给他墓命名为惠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