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的父親唐高宗李旦,他的弟弟玄宗李隆基,而他被稱為讓皇帝

在唐代有個讓皇帝,很多人之是以未曾聽聞,也在情理之中。因為這個讓皇帝雖稱為皇帝,其生前從未做過皇帝。在他死後,他的皇帝弟弟唐玄宗李隆基感念他的恩情追封他為讓皇帝。他就是睿宗李旦的長子李成器(又名李憲)。那為什麼李成器被稱為讓皇帝呢,故事還要從頭說起。

他的父親唐高宗李旦,他的弟弟玄宗李隆基,而他被稱為讓皇帝

影視劇中的李成器

才氣過人少年封王

李成器小時候很有藝術細胞,特别喜歡音律,尤其對西域龜茲樂章有獨特見解。唐高宗李治第一次即位時,冊立李成器為皇太子,當時他才六歲。在父親李旦被武則天廢掉皇帝位後,祖母武則天冊立李成器為皇孫,與他的五個弟弟同一天離朝廷到封地做藩王,開建府署,設定僚屬。長壽二年(公元693年),改封壽春郡王。長安(公元701年—704年)年間,調任左贊善大夫,并加銀青光祿大夫。唐中宗李顯即位後,改封李成器為蔡王,升任員外宗正卿,加賜實封四百戶,加上原來的共七百戶。李成器堅決辭謝,表示承擔不起大國的封邑,依舊封壽春郡王。

他的父親唐高宗李旦,他的弟弟玄宗李隆基,而他被稱為讓皇帝

李成器畫像

兄弟情深辭讓太子

父親李旦再次登基後,李成器授左衛大将軍之職。當時李旦打算立皇位繼承人,因李成器是嫡長子,而平王李隆基(唐玄宗)又有讨平韋氏的大功,是以很長時間不能定奪。李成器在分析了态勢後主動提出來說:“儲君,是國家的職位,太平時節就以嫡長子為先,國難之時就應歸于有功的。若處理不當,就海内失望,這不是國家吉祥事兒。臣鬥膽以死請求不要立我為儲君。”自那之後李成器成天涕泣堅決辭讓,言語很懇切。加之王和公卿也說李隆基有社稷大功,适合做儲君。李旦很贊賞李成器的心意,于是就同意了李李隆基為太子。李隆基得知此事後,又以李成器是長兄,上表固讓太子之位,李旦不許,就下诏:“左衛大将軍宋王成器是朕的長子,本當立為儲君,但以三子李隆基有社稷大功,人神共睹,由此,我以其誠心讓位,言在必行。天下大公,誠不可奪。

他的父親唐高宗李旦,他的弟弟玄宗李隆基,而他被稱為讓皇帝

唐讓帝惠陵

他與世長辭追封皇帝

開元二十九年冬,長安城當時特别寒冷,凝結的霜一層層挂在樹枝上,遠看像冰樹一樣,當時将這種現象稱為樹嫁,意思是是它好像介胄,李成器見此景而歎道:“這就是民間所說的樹嫁,樹稼,達官怕,必定有大臣承受災難,我恐怕要死了。”同年公元742年1月5日,李成器去世,終年年63歲。唐玄宗李隆基得知兄長李成器死後非常傷心。第二日,唐玄宗李隆基便拟下诏書,追懷長兄李成器的高風亮節,并追谥其為讓皇帝,葬于橋陵之側。李成器出殡擡出靈柩時,天降大雨,他的弟弟唐玄宗李隆基派慶王李潭下泥中步送十數裡,給他墓命名為惠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