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台湾飞行员王锡爵,驾驶波音飞机回归大陆,后来的结局怎么样?

作者:悟空谈历史

大家读书的时候应该都学过余光中的《乡愁》吧?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最后一段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看到这里,很多人大概都猜出了余光中那时的写作背景吧?

1949年,蒋介石退守台湾,台湾和大陆曾有一段时间失联,两岸的人苦苦思念着对岸的亲人却无法相聚,这实在太难熬了。耐不住思乡痛苦的人想尽了各种手段偷跑回来,其中还有一人驾着波音飞机飞回大陆,他的名字叫王锡爵。

台湾飞行员王锡爵,驾驶波音飞机回归大陆,后来的结局怎么样?

王锡爵出生于1929年,四川遂宁人,从小一直在大陆长大。抗日战争时期,王锡爵看到家园遭到日本人践踏,因此立志从军报国。1943年,14岁的王锡爵进入空军幼年学校学习飞行知识,这个地地道道的四川汉子有着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可是因为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王锡爵只能跟着就读的学校集体迁到台湾。

当时王锡爵年仅20岁,虽然对故土依依不舍却无法做出任何反抗,只能跟随大部队到达台湾。从空军学校毕业后,王锡爵因为成绩优异得到举荐,台湾方面特意将他送去海外深造,把他当成王牌飞行员培养。

台湾飞行员王锡爵,驾驶波音飞机回归大陆,后来的结局怎么样?

王锡爵从海外回到台湾后加入了台湾的情报部门黑猫中队,开始驾驶侦察机执行危险的侦查任务。黑猫中队规定,只要做满10次危险的侦查任务就可以“提前退休”。王锡爵为了能提前退休”,早早完成了侦查任务。1967年,年仅38岁的王锡爵退役。

王锡爵虽然退出了军队,但他还是继续当飞行员,只不过他加入了民航。在这之后,王锡爵加入“中华航空公司”,在华航兢兢业业干了十多年。飞行期间,王锡爵没有犯过一次错误,在外界看来,他是个完美的飞行员,可是再高的成就也无法弥补王锡爵内心的空虚,他始终念念不忘自己身在大陆的家人。

台湾飞行员王锡爵,驾驶波音飞机回归大陆,后来的结局怎么样?

因为时代的发展,两岸关系逐渐有所缓和,王锡爵通过特殊途径得知家人的下落。1984年,王锡爵离开大陆35年后与家人在香港重聚,只是当时他的母亲已经去世,只剩下父亲一人健在。泪眼盈眶的王锡爵看到父亲双鬓发白,他当即萌生出要回归大陆定居的计划。1986年5月3日,王锡爵出行任务时驾驶一架波音飞机降落在广州白云机场,在王锡爵的父亲82岁这年,父子俩总算可以真真正正一起生活了。

台湾飞行员王锡爵,驾驶波音飞机回归大陆,后来的结局怎么样?

回归大陆后的王锡爵生活很好,他担任了民航华北管理局副局长兼总飞行师,之后被任命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常委等职务,享受副部级待遇。王锡爵的经历也给海峡两岸的人们带来了很大鼓舞,在无数民众的支持下,两岸终于开启了“三通”,海峡两岸的人不用再分离,无数思念故土的人涌进大陆,并探望了自己的亲人。如果不是王锡爵开了一个好头,真不知道这些人还要等多久才能见到自己的亲人。

台湾飞行员王锡爵,驾驶波音飞机回归大陆,后来的结局怎么样?

退休后的王锡爵当选为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他也利用自己的理事身份号召两岸和平。晚年的王锡爵为两岸和平做了很多工作,并时刻关注着两岸的动态,王锡爵表示,自己有生之年的愿望就是看到两岸成为一家人。

参考资料:

《华航事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