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白山,被凶残日寇强占。我中华无辜男儿,备受摧残。血染山河尸遍野,贫困流离怨天。想故国庄园无复见,泪潸然;争自由,誓抗战,效马援,裹尸还。看拼斗疆场,军威显赫,冰天雪地矢壮志,霜夜凄雨勇倍添。待光复东北凯旋日,慰轩辕。
这是赵尚志将军在1936年写下的慷慨壮歌,九一八事变之后,赵尚志将军在敌后驰骋十一年,为国家解放和民族独立立下了赫赫战功。

赵尚志于1908年10月26日出生于热河省朝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父亲赵子服是清朝末年的秀才,1917年,赵子服因为打死几个抢劫百姓,强奸民女的官兵,受到了官兵的通缉,不得不背井离乡,带着家人来到了哈尔滨躲避。
1925年,赵尚志考入了哈尔滨许公中学,学习期间,他阅读了一些进步书刊,思想觉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很快就成为了学生运动的骨干分子,不久后,17岁的赵尚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又经过北满地下党的批准,赶赴广州报考黄埔军校,成为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接受了严格的军事教育和政治教育。
1926年夏,赵尚志又回到了哈尔滨,领导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1926年11月,赵尚志利用国共合作的契机,和国民党一起成立了国民党吉林省党部,并担任常务委员兼青年部长。不久后,赵尚志的活动被日本特务机关发现并告密,被奉系军阀关进长春第一监狱,之后又被押解到南京。但是他严守党的秘密,没有泄露自己的真实身份,所以很快被释放了。1931年4月期间,赵尚志第二次被捕,但是在九一八事变后,被满洲省委营救出来。
九一八事变之后,赵尚志发誓要在北满建立一支抗日武装,以武装斗争直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最开始,张尚志的队伍只有一挺机枪,7个人,但是在他和战友的共同努力下,抗日武装逐步发展壮大。1932年11月,赵尚志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36军江北独立师政治部主任。
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的军队势力很强大,部队建立之后遭到了敌军接二连三的沉重打击,损失惨重,部队被打散。1933年1月中旬,赵尚志在一次战斗中突出重围,但是却遭到了上级的误解,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上级领导任务错误都是赵尚志造成的,将其开除党籍。但是赵尚志没有消沉下去,继续从事抗日工作后,不久后又被任命为满洲省委工会主席。
1934年5月,赵尚志领导的抗日武装接连给日军造成重创,日军对其恨之入骨,悬赏一万元通缉他。1935年,赵尚志恢复了党籍,并被任命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兼第一师师长,年仅26岁。
1936年,赵尚志成立东北民众反日联军临时政府,和日本人扶持的伪满洲国对立,极大地激励了东北民众的抗日热情。在东北民众救国军司令谢文东和抗日自卫军支队李化堂等部投靠第三军后,赵尚志又成立了东北抗日民主联军,任东北抗日民主联军第三军军长,下辖10个师6000多人的兵力,活动在松花江北岸的20多个县,不断地打击日伪军,让敌人闻风丧胆。
1937年1月,赵尚志率领部队远征,在通北县城击毙日伪军400余人,缴获大批战利品。之后又率领部队追亡逐北,从松花江下游到黑龙江岸,纵横千里,进行了上百次战斗,击毙俘敌1000余人,攻克城镇20多座。但是抗联在和日军的战斗中也损失惨重,在长期缺粮的情况下,部队官兵不得不靠杀战马,仅1936年就吃掉了1500多匹战马。
1937年全面抗战后,日军开始往东北不断增兵,斯大林担心日军会进攻苏联,于是便让苏联红军远东方面军联系活跃在东北的东北抗日民主联军,但是1938年,当赵尚志和抗联代表到苏联后,受到苏联大清洗行动产生的影响,被关押在苏联监狱一年之久。
1939年,苏军内部局势稳定后,苏联远东情报部门代表才到监狱里找到赵尚志,表示过去发生的一切都是误会,并答应给予抗联一定的援助,并从各方面帮助东北抗联进行抗日游击战争,同时要求抗联和苏联建立情报共享关系。赵尚志考虑了两天后,同意了苏联的要求,之后苏联向赵尚志的部队提供了全套的日式军装和武器装备,还提供了用于双方联系的电台。
赵尚志回到东北后,立刻在乌拉嘎金矿打了一仗,六名负隅顽抗的日军被击毙,20多名伪军投降,缴获大量面粉,黄金,武器等战利品。当煤矿工人知道是赵尚志回来后,纷纷报名参加抗联,几天队伍就扩大到了150人。
日本关东军得知赵尚志重新回到北满的消息后,十分紧张,立刻命令黑龙江地区的日伪军警宪特部门进入紧急状态,敌人惊呼“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日军关东军甚至重金悬赏:“谁捉住赵尚志,一两骨头一两金,一两皮肉一两银。”
日军还成功将一名汉江特务刘德山打入了赵尚志的队伍内部,此人十分狡诈,很快骗取了张尚志的信任。之后兴山警察署署长田井久二郎和特务部主任又派了一个叫张青玉的特务汉奸进山,在刘德生的介绍下,此人也进入了赵尚志的部队。
1942年2月12日凌晨,刘德山,张青玉又引诱赵尚志攻打日军一个伪警察署,赵尚志当时急需武器扩大队伍,于是听信了二人的话,决定冒险。等赵尚志带部队上去后,张青玉立刻脱离队伍,告诉了日本警察,赵尚志见势不妙,立刻组织部队撤退,这时候刘德山从背后开枪,打伤了赵尚志的腹部,赵尚志掏出手枪击毙了汉奸刘德山,之后便因伤势过重昏了过去。
赵尚志被俘后,日伪军立刻对其展开审讯,赵尚志痛斥面前的日军和汉奸,又遭到了日伪军的殴打。在被俘八个小时后,赵尚志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牺牲时年仅34岁,日本人从他嘴里没有得到一句有用的话。
赵尚志牺牲后,残忍的日本侵略者砍下了他的头颅,将其装进木匣,连夜送到了伪三江省警务厅,赵尚志的尸体则被扔到了松花江,很快,赵尚志的头颅被送进长春伪满军政部,和另外一名抗日名将,杨靖宇将军的头颅陈列在一起。但是赵尚志的头颅送到长春后不久,由于没有进行防腐处理,三天后已渗出血水。
日本人为了毁尸灭迹,决定将赵尚志将军的头颅焚毁,此事被当时伪满洲国国寺——般若寺的主持炎虚得知后,多次请求将赵尚志头颅交给他,最后终于得到了日本人的同意,炎虚将赵尚志将军的头颅埋到了般若寺内,但是由于炎虚主持去世过早,赵尚志将军的头颅被埋在哪个地方,谁也不知道。
2004年5月,长春般若寺在维修寺庙围墙时,一名工人曾挖出一个人头骨。此时沈阳军区政治部电视艺术编导姜宝才正好也在般若寺,他对这件事是比较了解的,立刻通知相关部门,对头骨进行鉴定。几天后,抗联老战士,还有赵尚志的两个外甥来到寺庙,将赵尚志将军的头颅包裹好带走,送到相关部门做技术鉴定。
鉴定结果显示,这块头骨确实是赵尚志将军的。沈阳军区对此事十分重视,又派人出面将头骨送到公安部鉴定中心进行鉴定,鉴定结果再次表明这块头骨就是赵尚志将军的。看到公安部权威的鉴定结果,赵尚志的亲属们哭了,抗联老战士哭了,在场的所有人员都哭了,我们的英雄找到了!
2008年10月25日,抗日英雄赵尚志的颅骨安葬于烈士的家乡——辽宁省朝阳市“赵尚志烈士陵园”中。烈士英灵终于魂归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