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抗日名将赵尚志牺牲后,被日军割下头颅,62年后才被专家找到

般若寺,位于吉林省长春市的长春大街。1923年,佛教天台宗大德释倓虚法师来长春讲“般若心经”时,创建的该寺。1934年改名为“护国般若寺”。该寺占地7200平米,是长春市最大的佛教寺庙。1941年日伪时期,因长春市实施伪国都城市建设计划,原寺庙被拆除,在现址重建新寺,重建后正式更名为护国般若寺。

抗日名将赵尚志牺牲后,被日军割下头颅,62年后才被专家找到

2004年,一名工人在般若寺内施工时,挖出了一颗无名头骨。他吓坏了,赶紧将这事告诉给施工团队的老大。负责人又把此事告诉给寺庙的主持,众人觉得事有蹊跷,决定请专家过来看看。专家见到这颗无名头骨后,查阅了很多史书和资料。最终的结果让专家很惊喜,大呼:“终于找到英雄了!”

原来,这是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的赵尚志。1908年,他出生在热河朝阳县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是清末的秀才,在家乡当私塾老师,因此幼年的赵尚志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917年初,父亲参与打死了几个强奸民女、抢掠百姓的官兵,被官兵追捕,不得不逃离家乡。

抗日名将赵尚志牺牲后,被日军割下头颅,62年后才被专家找到

两年后,赵尚志和母亲举家到哈尔滨投奔父亲。在同乡的介绍下,父亲在一个资本家里当账房先生,11岁的赵尚志开始走上社会谋生,先后做过杂役、银匠铺学徒,摆摊卖面粉、烧饼等。15岁是,他在一家银行的支行当信差。

1925年,17岁的赵尚志加入我党,同年冬天进入黄埔军校学习。次年“中山舰事件”后,回到东北从事革命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被日本特务机关知晓了身份并告诉给敌军,奉系军阀驻守在长春的宪兵逮捕了他,被押送到南京。为了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赵尚志坚持说是自己人,不是地下党,才被释放。出狱后,我党又派他回东北工作,不久再次被抓。他严守党的秘密,坚贞不屈,“九一八事变”后,我党和满洲省委将其营救出来。

抗日名将赵尚志牺牲后,被日军割下头颅,62年后才被专家找到

同年6月,日军占领了东北大部分地区,经党的批准,赵尚志建立了一支反满抗日武装。后来,他改名换姓,离开哈尔滨,到巴彦游击队培养了一匹游击队骨干。游击队被红军收编后,赵尚志担任该师的政治部主任,在他和师长的领导下展开游击战争,立下了不少功劳。可惜的是这支刚成立不久的抗日武装,被日本关东军打散,满洲省政府部分人员将此事怪罪在赵尚志头上,还开除了他的党籍。

后来,赵尚志到宾县的一支队伍当马夫,参加抗日活动。在一次战争中立下战功,他被任命为该部队的参谋长。1933年,他在珠河一带率领由党直接领导的部队,沉重打击了日军,他被任命为总司令。在党的调查下,发现赵尚志当年是被冤枉的,故恢复了他的党籍。

抗日名将赵尚志牺牲后,被日军割下头颅,62年后才被专家找到

1936年8月,他被任命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全军约六千多人,活跃在松花江两岸二十多个县境内。1938年,他被派到苏联学习。1939年后,日伪军连续派重兵“讨伐”,抗日战争进入艰苦时期。当时日伪军曾悬赏一万元通缉赵尚志,声称“一钱骨头一钱金,一两肉得一两银”。

日本多次派特务混入抗日部队,企图暗杀赵尚志,都以失败告终。1942年,日本和伪军刘德山设计抓捕了赵尚志。行进途中,日本特务向他开枪,被他躲过,反将其射杀。但还是被躲在暗处的日军击中腹部,被押回伪警署,后英勇就义,年仅34岁。

抗日名将赵尚志牺牲后,被日军割下头颅,62年后才被专家找到

赵尚志英勇就义后,丧心病狂的日本人割下了他的头颅,然后挂在城门上三天。日军正要将头颅焚烧时,般若寺的主持倓虚法师向日军求情,要回了赵尚志的头颅,然后将其安葬。为保守秘密,埋葬的地方很隐秘,只有倓虚知道,他圆寂时也未透露半点消息。

专家们一直在寻找抗日英雄赵尚志的头颅,62年后终于找到了,专家怎能不高兴?2009年,赵尚志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算是对他的慰藉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