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东北抗联幸存的创始人之一,曾任四野副总司令,为何最后没授衔?

熟悉军史的朋友们,大家都知道,在1955年授衔时,无论是十位元帅,亦或是十位大将,都没有东北抗联出身的,而在历史上,东北抗联的贡献是非常大的,那么为什么最后却没有人被授予高军衔呢?

东北抗联幸存的创始人之一,曾任四野副总司令,为何最后没授衔?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共满洲省委开始在东北三省带兵对日作战,直到1945年抗战完全胜利,东北抗联总共存在了14年的时间,在这些年里,东北抗联在东三省的土地上牵扯了76万日军,总共消灭18万日伪军,极大的支持了关内抗战,以及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东北抗联队伍里,也涌现出了许多知名的民族英雄,譬如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等等,至今提到他们的名字,我们仍肃然起敬,让人遗憾的是,这些人后来都英勇牺牲,那么,抗联有领导人幸存下来么?一直活到建国后,有的,他就是周保中。

东北抗联幸存的创始人之一,曾任四野副总司令,为何最后没授衔?

周保中是云南大理人,1902年出生,早些年间曾在云南讲武堂学习,北伐期间,他结识了共产党人林伯渠,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1927年7月,周保中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了革命的一生。

“九一八事变”后,党组织安排周保中前往东北,担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也就是说,周保中,就是东北抗联的创始人之一,当时他在哈尔滨,组建了抗日游击队,同盟军等等。

当时在东北,比较有名的抗联领袖有四人,分别是杨靖宇,赵尚志,王德泰,周保中,杨靖宇的故事我们在学校都学过,1940年,他在弹尽粮绝时,英勇牺牲。

东北抗联幸存的创始人之一,曾任四野副总司令,为何最后没授衔?

赵尚志于1942年在战斗中负伤牺牲,王德泰于1936年牺牲。

周保中作为抗联的创始人与重要领导人之一,亲眼见证了我国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周保中在常年的征战中,也不是没有遇到危险,1932年,在三打宁安一战中,周保中左腿下肢负伤,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周保中硬撑着将子弹取了出来。

1934年9月,在平安镇战斗时,周保中被敌人的枪打中,他的肠子都被打了出来,他又用手将肠子塞回去,继续战斗,直到最后的胜利。

日军对于周保中,十分的痛恨,甚至发出悬赏令“一两黄金一两肉”

东北抗联幸存的创始人之一,曾任四野副总司令,为何最后没授衔?

1942年,赵尚志牺牲后,周保中成为了东北抗联唯一的创始人兼领导人,抗战胜利后,党组织决定向北发展,向南防御,东北成为了国共必争之地。

周保中在长春协助陈云等人工作,1946年1月,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周保中任副总司令,当时的总司令,就是大名鼎鼎的林总。

解放战争时期,周保中为东北的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劳,新中国成立后,周保中来到地方工作, 任云南省副主席,之后又担任云南大学校长。

东北抗联幸存的创始人之一,曾任四野副总司令,为何最后没授衔?

1955年授衔的标准,都是按照1952年的级别评定的,当时周保中已经在地方工作,他就没参加评级,后来因为病重,他长期养病,由此,在1955年授衔时,他没有参加,不过为了表彰他的功劳,党组织发给他三枚一级勋章。

如果周保中参加授衔会是什么军衔呢?至少是上将,甚至是大将,因为当时评衔,不仅仅是按照战功来评,作为东北抗联的代表人物,他甚至会有可能被授予大将军衔,这一点也不为过。

东北抗联幸存的创始人之一,曾任四野副总司令,为何最后没授衔?

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将军们,从来不计较这些,即便没有授衔,周保中将军也无怨无悔,他将自己的毕生精力,都献给了革命,献给了我们这个民族,英雄不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