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踏遍林海寻找抗日英雄赵尚志的头颅,跨越半个世纪只为青山埋忠骨

2005年8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以公开报道的形式告诉全国人民,此前发现于长春般若寺的头颅就是62年前牺牲在东北战场上的抗日英雄——赵尚志将军的头颅!

时值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这一特殊时刻,国家以这种方式来祭奠赵尚志将军,在颂扬他的英雄事迹的同时也告慰了他的英灵于地下。

当年,赵尚志将军为了国家和民族而牺牲,国家和民族便不能让他的头颅流落荒野,老百姓更不能忘记赵尚志将军的故事,因为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对英雄的敬重!

踏遍林海寻找抗日英雄赵尚志的头颅,跨越半个世纪只为青山埋忠骨

赵尚志将军复原图

赵尚志将军作为东北抗联的主要创建者与领导者,与另一位东北抗联烈士——杨靖宇将军齐名,当时在东北,便有“南杨北赵”之说。赵尚志将军曾担任东北抗联第三军军长、第二路军副总指挥等职务,自“九一八事变”后便在东北积极从事抗日活动。由于赵尚志将军具有坚定的抗日决心,且多次率领部队主动袭扰日本关东军并给予以极大的损失,因此,“赵尚志”三个字曾让不可一世的日本关东军闻风丧胆,寝食难安。

当时,日本关东军如此形容赵尚志:

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

为了能够除掉赵尚志将军,日本关东军曾使出了浑身解数,先是诱降不成,便重金悬赏,声称:

谁捉住赵尚志,以“一两骨头一两金,一两肉一两银”来论价。

对于日本人的重金悬赏,赵尚志将军不以为然,他曾说过:“

我生为救国生,死为抗日死,即便是我真的牺牲了,也要牺牲在我战斗过的地方

”。

赵尚志将军说这番话的时候已经遭到了错误的批判,但他依旧没有动摇自己的爱国抗日之决心!

1941年底,赵尚志将军从苏联回到东北后便再次投入到东北抗日的事业中,然而此时在日本关东军的多次围剿下,东北的抗日形势已经非常危急了,各部队损失惨重,部队之间也大多失去了联系。

踏遍林海寻找抗日英雄赵尚志的头颅,跨越半个世纪只为青山埋忠骨

赵尚志将军生前用的手枪

回到东北后,为了尽可能的挽救抗日的局面,赵尚志将军将自己能够指挥的部队分散到茫茫的林海雪原中进行游击战,以避免全军覆没的危险。

1942年2月的一天,赵尚志将军率领四名战士在梧桐河边休息,这时一个名叫刘德山的人前来投靠,刘德山自称自己曾在张甲洲、张文藻领导的巴彦游击队里干过,后来张甲洲、张文藻先后牺牲,而巴彦游击队也在日本关东军的围剿下被打散,于是自己就与组织失去了联系。

对于刘德山说的这些情况,赵尚志将军是很清楚的,因为他早年也曾在张甲洲的巴彦游击队里任过职,但是赵尚志将军却不认识刘德山,对此他向刘德山提出了质疑。

当时的东北抗联里因为条件太过艰苦,再加上日军的诱降和高强度的围剿,所以出现了很多叛徒,两年前牺牲的杨靖宇将军就是因为叛徒的出卖而牺牲,所以警惕性非常高的赵尚志将军在没有最终确认之前,是不会承认刘德山的身份的。

但是刘德山似乎也清楚赵尚志将军担心什么,所以,面对赵尚志将军的质疑刘德山不仅不生气,还给予了合理的解释。

踏遍林海寻找抗日英雄赵尚志的头颅,跨越半个世纪只为青山埋忠骨

赵尚志将军唯一一张留存于世的照片(照片前排剧中手持马鞭者为将军本人)

他对赵尚志将军说在赵尚志将军来到巴彦游击队之前,他就被调到富锦一带进行游击战了,除此之外,他还准确地说出了赵尚志将军曾经用过的化名——李育才,并拿出了一张张甲洲当年曾用过的巴彦县的地图,地图上面有张甲洲留下的字。

对于那张地图,赵尚志将军再熟悉不过了,当年巴彦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36军江北独立师后,他担任政委,张甲洲担任师长,而那张地图就是两人当年曾一起共用过的,地图的背面还留有自己当年用铅笔写下的《四季游击歌》的草稿。

一切都对上了,于是赵尚志将军便认可了刘德山,让他加入了自己的小分队,随时执行任务。

加入赵尚志将军的小分队后,刘德山便向赵尚志将军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情报,他自称发现了附近有一个伪满洲国的警察分驻所,警力不多,小分队可以把那个分驻所给抢了来补充队伍。

鉴于部队物资、装备的日趋紧缺,赵尚志将军决定同意刘德山的计划,于是带领小分队向警察分驻所前行。

然而就在赵尚志等人越过梧桐河畔,快要到达驻所时,刘德山从背后向赵尚志将军开了黑枪。

踏遍林海寻找抗日英雄赵尚志的头颅,跨越半个世纪只为青山埋忠骨

日本关东军

一切发生的都那么突然,赵尚志等人根本没有任何防备便被刘德山还有小分队里的另一个名叫张青立一一击倒,而赵尚志将军虽然被刘德山突然袭击,但刘德山想要活捉赵尚志将军,所以赵尚志将军当时只是受伤,于是他趁机掏出手枪一枪解决了叛徒刘德山,但枪声引来了警察分驻所的伪满洲国警察,赵尚志将军最终还是不幸被捕了。

原来,赵尚志将军的被捕都是有预谋的,刘德山和张青立并不是日本人或者伪军故意假扮的,而是真真实实的东北抗联战士,当然了,他们也是叛徒!

前面说过,当时东北的抗日形势非常严峻,因而出现了很多叛徒,而刘德山与张青立就是其中的两位,张青立与刘德山两人提前便计划好了,将赵尚志将军引到梧桐河畔的伪满洲国警察分驻所对其进行诱捕,只可惜千防万防,赵尚志将军还是没有防住叛徒对他的阴谋迫害,可见当时的东北抗联的处境有多么的危险,处处都有防不胜防、意想不到的叛徒!

赵尚志将军被捕后,敌人第一时间对他进行了审讯,时间是1942年2月12日。

负责审讯的是时任兴山(即今鹤岗)警察署署长田井久二郎和副署长东城政雄

,而刘德山和张青立就是被田井久二郎收买成为叛徒的,那张得到赵尚志将军认可的旧地图也是田井久二郎当年围捕张甲洲时缴获的。

总而言之,为了抓到赵尚志将军,田井久二郎想尽了一切办法,他那时候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这件事上,所以当“抓到赵尚志”的消息传来后,他就迫不及待的想要见见这位东北抗联的传奇人物。

踏遍林海寻找抗日英雄赵尚志的头颅,跨越半个世纪只为青山埋忠骨

杀害赵尚志将军的元凶之一东城政雄

事实上,在这么多年的交手中,田井久二郎和东城政雄对赵尚志将军也有了深刻了解。

在后来的回忆中,东城政雄曾坦言道:

随着对赵尚志的了解逐渐加深,我便愈发的敬佩他,他面对我们的严厉打击都没有丝毫动摇,有如此骨气真的很难得。

也正是由于当年心中残存的对赵尚志将军的敬佩之情,才使得后来在寻找赵尚志将军的头颅时,东城政雄能够予以悔过和积极的配合,也正是由于东城政雄的积极配合,赵尚志的头颅才得以被寻回,当然了,东城政雄作为杀害赵尚志将军的主凶之一,他的罪是永远也不可能被遗忘、被原谅的!

赵尚志将军被抓后视死如归,面对敌人的严刑逼供坚决不说一个字,反而对站在他旁边的中国伪警察说:

你们也是中国人, 现在仍然在为虎作伥, 助纣为虐, 不感到没有脸皮, 没脸见家中父母吗?

说完这句话后便将脸转向另一边继续沉默,直至八个小时后鲜血流尽而牺牲,时年34岁,那一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七,距离中国传统佳节——春节,只剩下三天。

踏遍林海寻找抗日英雄赵尚志的头颅,跨越半个世纪只为青山埋忠骨

赵尚志将军遇难地

赵尚志将军牺牲后,日本人找来曾与赵尚志将军共过事,担任过东北抗日联军第九军军长的李华堂前来辨认。

李华堂曾长期跟随赵尚志将军抗日,也是赵尚志将军的早期崇拜者和追随者,后来在日本关东军的围剿下下山向日本人投降,所以,对于赵尚志将军,李华堂再熟悉不过了。

当李华堂确定眼前的这具遗体就是赵尚志将军后,日本人像打赢了一场大胜仗一样欢呼雀跃起来,随即便开始给赵尚志将军的遗体拍照,然后计划将遗体装运送往长春。

然而,将整个遗体运往长春目标太大,为了以防万一,日本人残忍地割下赵尚志将军的头颅,将头颅小心打包送往长春,而将他的身躯投入到了冰冷的松花江,当时负责护送赵尚志将军头颅的便是东城政雄!

对于残害赵尚志将军,割下赵尚志将军的头颅以及运送的整个过程,东城政雄都参与其中,由此他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而这也成为日后其被指控有罪的事实证据。

东城政雄将赵尚志将军的头颅安全地送到了长春,但对于我们来说,赵尚志将军的头颅至此也就下落不明了,然而,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对于寻找英雄头颅以慰他在天之灵的愿望却从未消失过。

踏遍林海寻找抗日英雄赵尚志的头颅,跨越半个世纪只为青山埋忠骨

当年东城政雄与装有赵尚志将军头颅的木盒合影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时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兼苏军驻长春警备副司令,也是赵尚志将军当年的战友周保中到达长春后便立即向苏联驻东北司令部提出在长春全城寻找赵尚志将军头颅的请求,请求得到苏联方面的同意。

当时苏军驻长春参谋长安德烈耶夫上将曾派出5个苏军支队,对长春伪皇宫和“八大处”等日伪盘踞地点进行搜索,但很遗憾的是,苏军没能找到赵尚志将军的头颅,不久后国民党接管了长春,而国共矛盾也逐渐激化,内战随时都可能爆发,于是寻找赵尚志将军头颅一事便不得不暂时中止。

1946年4月,东北民主联军解放长春,时任中央东北局副书记兼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陈云同志在抵达长春后,还没进入长春市就在车站对时任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主任陈正人交代:

前番周保中没有找到杨靖宇和赵尚志同志的遗骨,现在我军解放了长春,还要继续设法寻找。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找到。因为东北老百姓都怀念他们,将来建国以后也好供后人瞻仰。

接到任务后,陈正人便立即率领政治部人员在长春进行第二次搜寻,但很快东北战事再起,部队不得不撤出长春,于是搜寻工作再一次被中断。

踏遍林海寻找抗日英雄赵尚志的头颅,跨越半个世纪只为青山埋忠骨

时任东北局副书记陈云

1948年3月,我党地下工作者在长春医学院发现了杨靖宇的头颅,而赵尚志将军的头颅依旧没有消息。全国解放后,东北局相关单位一直都没有放弃寻找赵尚志将军头颅的工作,但基于种种因素的困扰,搜寻工作迟迟没有进展,直到1987年初,一位从事战史研究的日本女学者的到访给寻找工作带来一线希望。

这位日本女学者名叫山崎枝子,她是一位对中国友好的反战人士,当年她怀着对赵尚志将军的无比崇敬来到他当年牺牲的梧桐河,然后拜访了东北抗日联军老战士,曾任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的李敏。

从李敏的口中,山崎枝子了解了当年赵尚志将军牺牲前后的整个过程,后来李敏对她说:

能否请您协助找一找赵尚志将军的头颅?我们知道头颅送到了长春,据说,关东军的医务官把它泡在福尔马林药水里,转送到了日本。

与此同时,山崎枝子也获知了当年参与杀害和运送赵尚志将军遗体的主凶东城政雄后来被中国政府特赦并返回了日本。

李敏希望山崎枝子能够回日本找到东城政雄,并尽可能的从他的口中获知赵尚志将军头颅的下落。

山崎枝子向李敏保证回到日本后一定找到东城政雄。

踏遍林海寻找抗日英雄赵尚志的头颅,跨越半个世纪只为青山埋忠骨

东北抗联老战士李敏

回到日本后,山崎枝子四处走访,终于得到了东城政雄的下落,幸运的是,此时东城政雄还活着。

见到东城政雄是在当年的2月8日,此时东城政雄已经75岁了,当山崎枝子告知其此次前来的目的后,东城政雄悔恨地低下了头,虽然已是古稀之年,但他对自己当年犯下的罪行却依旧记忆犹新,他忏悔的向山崎枝子复述了当年所发生的整个经过。

原来当年赵尚志将军的头颅被送到长春后,由于保存不善,头颅已经开始腐烂,本来日本人一开始打算将赵尚志将军的头颅长久保存,以后用于对外展示宣扬日军武力,但日军没有提前采取措施而导致腐烂,这是他们意想不到的,于是日本人决定将赵尚志将军的头颅焚烧灭迹。

就在日本人准备焚烧的时候,一位僧人及时赶到并阻止了日本人的行为,这名僧人法号倓虚,当时他是长春般若寺的主持,也是有名的得道高僧。

日本人虽然残忍、暴虐,但其中不乏佛教的忠实信徒,当时关东军很多高层官员都是倓虚的虔诚信徒,虽然倓虚很受日本人的欢迎,但他本身是一个极具正义感的中国人,对于日本人在中国、东北的暴行,他虽无力阻止却也时时刻刻尽可能的告诫日本军人要避免杀戮。

踏遍林海寻找抗日英雄赵尚志的头颅,跨越半个世纪只为青山埋忠骨

赵尚志将军雕塑

后来他得知抗日英雄赵尚志将军的头颅被送到了长春且极有可能会被焚烧后,便一刻不停地赶到当地伪满军政府办公室,试图阻止日军的行为。

当倓虚法师提出将赵尚志将军的头颅带回般若寺安葬的请求后,日本关东军高层竟然破例允许了!

于是,赵尚志将军的头颅就被倓虚法师带回了般若寺,虽然东城政雄肯定当年是倓虚法师带走了赵尚志将军的头颅,但头颅被倓虚法师就地安葬在般若寺还是被他带到了别处就不得而知了。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山崎枝子得知后便立即将有关情况写成信分别寄给了李敏和当时在场的翻译、也是有名的党史专家金宇钟。

李敏和金宇钟得到消息后,也曾先后数次到般若寺去寻找赵尚志将军头颅的下落,但一来倓虚法师早已圆寂多年,如今寺中僧人也都不是当年的亲历者,根本不知当年的具体状况,于是寻找工作又暂时被搁置起来。

踏遍林海寻找抗日英雄赵尚志的头颅,跨越半个世纪只为青山埋忠骨

但是,李敏和金宇钟并没有放弃,一年后,一位日本女作家林郁来到哈尔滨与金宇钟见了面,林郁对赵尚志将军的故事非常感兴趣,于是金宇钟与她攀谈许久,临别之时,两人再次谈及赵尚志将军头颅的事情,金宇钟便对她说起东城政雄这个人。

回到日本后,林郁也辗转找到东城政雄,而这一次,东城政雄又说起了关于赵尚志将军的很多事情,包括他的一些外貌体征。

据东城政雄说,赵尚志身高一米六多一点,他的左眼眶下有块月牙疤,其实, 那不是一块月牙疤, 而是三块月牙疤。只是三块月牙疤中, 那两块较小。那两块小一点的月牙疤, 又长在那块大一点的月牙疤跟前。因此,猛一看上去, 像是一块月牙疤了。这块月牙疤, 就是1932 年 11 月, 他在巴彦游击队期间, 率部攻打东兴县城, 面部负伤时所留下的疤。

而东城政雄描述的赵尚志的面部特征,日后也成为识别赵尚志头颅的重要证据之一。

踏遍林海寻找抗日英雄赵尚志的头颅,跨越半个世纪只为青山埋忠骨

赵尚志将军的头骨,左眼眶下方有明显伤痕

1990年,东城政雄不堪内心的煎熬便以“光天琦一”为署名向长春寄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向长春政府郑重提供了赵尚志将军头颅就埋在般若寺的消息。

然而,长春政府有关人员对般若寺再次进行了实地考察后,认为寺中根本没有能够埋葬赵尚志将军头颅的适合地点,加上那封信又是一封匿名信,信中内容是否属实还有待商榷,于是搜寻工作又一次暂停。

直到2004年,般若寺进行围墙修缮时,几个民工在后院北墙的墙根下挖出了一个无名头颅并引起了沈阳军区一位名叫姜宝才的编导的注意。

当时姜宝才正参与长春电影制片厂组织拍摄的反映东北抗联题材的大型文献片,对于东北抗联的那段历史,姜宝才比较熟悉,尤其是几年间他曾走访了很多东北抗联的老战士,其中就包括了李敏,因此,对于当年寻找赵尚志将军头颅的事情他也很清楚。

踏遍林海寻找抗日英雄赵尚志的头颅,跨越半个世纪只为青山埋忠骨

般若寺僧人正介绍挖掘出赵尚志将军头颅的地点

当姜宝才得知般若寺挖掘出一个无名头颅后,他的直觉告诉他这就是赵尚志将军的头颅!所以他立即向有关部门进行汇报,李敏得知这件事后也激动不已,6月2日上午便与姜宝才,还有赵尚志将军的两个外甥一起到般若寺,去迎接老军长。虽然无名头颅需要经过严格的鉴定才能确定它的归属,但由于东城政雄提供的线索,李敏相信这就是赵尚志将军的人头。

当李敏看到装着头颅的箱子后,她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夺眶而出,老人对着箱子一声声地喊着“军长”,随后又缓缓的朗诵起赵尚志将军生前写的歌词,在场的所有人都被感动了,大家安静的肃立在旁,静静的见证那历史性的一刻。

踏遍林海寻找抗日英雄赵尚志的头颅,跨越半个世纪只为青山埋忠骨

姜宝才手持安放赵尚志将军头颅的木盒

不管是姜宝才还是李敏,他们的直觉最终被确定是对的,经过多位权威机构和专家的专业性鉴定,在般若寺发现的无名头颅就是原东北抗联第三军军长赵尚志将军的头颅!

2005年,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国家正式宣布赵尚志将军的头颅已被找到,2008年,在赵尚志将军诞辰100周年之际,位于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尚志乡尚志村的赵尚志烈士陵园正式落成,落成当日也举行了隆重的头颅安葬仪式。

时隔62年,抗日先烈终于可以瞑目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