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曹彬教授:关注新冠肺炎远期影响超七成患者至少有一个症状明确发病机制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医师报

作者:中日友好医院 曹彬

随着全球疫情持续大流行,越来越多的患者存活出院,但部分患者在出院后仍存在持续或新发的症状,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未能回归新冠前的健康状态,这使得新冠肺炎带来的远期影响受到格外关注。

部分患者仍遗留有弥散功能障碍和肺脏影像学异常为评估该疾病的远期影响,明确患者出院后的健康状况,许多国家完成了随访研究。目前,随访研究评估内容主要集中在症状、生活质量、运动能力、肺功能和胸部影像几方面,由于不同随访研究在患者入排标准、随访时间、评估内容、评估手段方面存在差异,研究间异质性较大,得出的具体异常比例也不同。目前,随访时间最长的一项研究是来自中国武汉的纵向队列研究,随访时间为出院后1年,研究发现呼吸困难和运动能力逐渐改善,但部分患者仍遗留有弥散功能障碍和肺脏影像学异常。‍

曹彬教授:关注新冠肺炎远期影响超七成患者至少有一个症状明确发病机制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超七成患者至少有一个症状</h1>

笔者课题组联合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共同完成了一项随访研究。该研究系统、全面评估了住院期间不同疾病严重程度的新冠患者发病后6个月的健康状况。研究发现,超七成患者仍有至少一个症状,以疲劳或肌肉无力为主要表现,但几乎所有患者的日常生活已不受影响;23%的患者存在焦虑或抑郁,在住院时病情更重和女性患者中更常见;中和抗体的阳性率和滴度较急性期明显下降;住院时病情更重的患者存在肺弥散功能障碍和胸部异常影像的风险更高,是出院后的重点关注人群。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0">明确发病机制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h1>

新冠疫情仍在持续,针对新冠患者的远期预后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目前随访研究异质性较大,急需明确国际公认的病例定义,建立核心结局集和制定通用的病例报告表,规范随访研究细节,便于后续开展随访研究以及进行数据整合和比较。目前,随访研究的时间仍相对较短,仍需要动态纵向的长期随访来评估该疾病在恢复期的自然史,描述整个疾病谱。目前,研究记录的后遗症临床表现多样,异质性较大,其潜在机制尚不清楚,明确发病机制对于形成预防和治疗措施来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本文来源于《医师报》为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2021年会暨第二十届中国呼吸医师论坛制作的《每日会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