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越王勾践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他卧薪尝胆的故事更是流传千古,早已经被纳入教科书中。越王剑就是越王勾践的随身佩剑。这把宝剑经历了数千年的洗礼,在出土的时候,剑的表面竟然没有斑斑锈迹,这是什么原因呢?

(越王勾践 历史画像)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这把越王剑是在1965年湖北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群中成功出土的,是属于春秋时期的青铜剑。据说这把剑身上刻有通假字,意思就是,越王勾践的宝剑。后来,这把宝剑也被人们誉为是“天下第一剑”。这把古剑通高55.7厘米,剑身长47.2厘米,宽4.6厘米,剑柄长8.4厘米,重857.4克,造型十分精美。
(越王剑)
它之所以历经千年而不锈,其一是因为越王剑的特殊制作成分,前面有说到这把剑是一把青铜剑,也就是说他的主要成分是铜。在化学元素中,我们都知道,铜之最不活泼的金属元素之一,日常条件下它是不会像铁、铝一样氧化。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它会一直保持原有状态,不会生锈,而更重要的是,越王勾践的剑戟含铜较多,这就使得剑的韧性好,不容易折断,而剑刃部分含锡量较高,这就增加额宝剑的硬度,也使得宝剑异常锋利,也就是说,在2000年多年前的古代,我国已经初步掌握了金属铸造的复合工艺,这实在是令人惊奇。
(越王剑局部)
越王剑不生锈的原因之二,是因为储存在密封性较好的环境中。越王剑被埋在地下非常深的地方,出土之前被放在一座封闭的墓室内,墓室周围是用一种质地细腻的柏高泥填色,整体比较夯实,从而使这个墓室几乎成为了一个密闭空间,基本断绝了与外界气体的交换,密闭性好,没有空气进入,这大概就是越王剑2000年不锈的外部因素。
(越王剑展示)
还有一个原因,据现场发掘的工作人员说,越王剑埋藏的这个墓室,曾经长期的被地下水浸泡,几乎完全隔绝空气,学过化学的朋友应该知道,生锈有两个必要条件,水和氧气,这二者缺一不可。在完全隔绝氧气的情况下,金属活跃性极差,不能参与反应,铜又作为一种极不活跃的金属,在这种密闭的环境下,想生锈也没有条件了。
以上的三种说法,就是关于越王剑两千年不锈比较靠谱的说法了。总而言之,在那个时代能够铸造出一把宝剑,经过两年多年都没有生锈,这实在是令人着迷。当然,令我们着迷的还有这把剑背后那些动人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