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墓再現越王劍為什麼“千年不腐”,原因竟是這樣

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越王勾踐是我國曆史上有名的人物,他卧薪嘗膽的故事更是流傳千古,早已經被納入教科書中。越王劍就是越王勾踐的随身佩劍。這把寶劍經曆了數千年的洗禮,在出土的時候,劍的表面竟然沒有斑斑鏽迹,這是什麼原因呢?

古墓再現越王劍為什麼“千年不腐”,原因竟是這樣

(越王勾踐 曆史畫像)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這把越王劍是在1965年湖北荊州市江陵縣望山楚墓群中成功出土的,是屬于春秋時期的青銅劍。據說這把劍身上刻有通假字,意思就是,越王勾踐的寶劍。後來,這把寶劍也被人們譽為是“天下第一劍”。這把古劍通高55.7厘米,劍身長47.2厘米,寬4.6厘米,劍柄長8.4厘米,重857.4克,造型十分精美。

古墓再現越王劍為什麼“千年不腐”,原因竟是這樣

(越王劍)

它之是以曆經千年而不鏽,其一是因為越王劍的特殊制作成分,前面有說到這把劍是一把青銅劍,也就是說他的主要成分是銅。在化學元素中,我們都知道,銅之最不活潑的金屬元素之一,日常條件下它是不會像鐵、鋁一樣氧化。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它會一直保持原有狀态,不會生鏽,而更重要的是,越王勾踐的劍戟含銅較多,這就使得劍的韌性好,不容易折斷,而劍刃部分含錫量較高,這就增加額寶劍的硬度,也使得寶劍異常鋒利,也就是說,在2000年多年前的古代,我國已經初步掌握了金屬鑄造的複合工藝,這實在是令人驚奇。

古墓再現越王劍為什麼“千年不腐”,原因竟是這樣

(越王劍局部)

越王劍不生鏽的原因之二,是因為儲存在密封性較好的環境中。越王劍被埋在地下非常深的地方,出土之前被放在一座封閉的墓室内,墓室周圍是用一種質地細膩的柏高泥填色,整體比較夯實,進而使這個墓室幾乎成為了一個密閉空間,基本斷絕了與外界氣體的交換,密閉性好,沒有空氣進入,這大概就是越王劍2000年不鏽的外部因素。

古墓再現越王劍為什麼“千年不腐”,原因竟是這樣

(越王劍展示)

還有一個原因,據現場發掘的從業人員說,越王劍埋藏的這個墓室,曾經長期的被地下水浸泡,幾乎完全隔絕空氣,學過化學的朋友應該知道,生鏽有兩個必要條件,水和氧氣,這二者缺一不可。在完全隔絕氧氣的情況下,金屬活躍性極差,不能參與反應,銅又作為一種極不活躍的金屬,在這種密閉的環境下,想生鏽也沒有條件了。

古墓再現越王劍為什麼“千年不腐”,原因竟是這樣

以上的三種說法,就是關于越王劍兩千年不鏽比較靠譜的說法了。總而言之,在那個時代能夠鑄造出一把寶劍,經過兩年多年都沒有生鏽,這實在是令人着迷。當然,令我們着迷的還有這把劍背後那些動人的曆史故事。

古墓再現越王劍為什麼“千年不腐”,原因竟是這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