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志怪|三十三剑客之越女剑

《吴越春秋》记载:

“其时越王又问相国范蠡曰:‘孤有报复之谋,水战则乘舟,陆行则乘舆。舆舟之利,顿于兵弩。今子为寡人谋事,莫不谬者乎?’范蠡对曰:‘臣闻古之圣人,莫不习战用兵。然行阵、队伍、军鼓之事,吉凶决在其工。今闻越有处女,出于南林,国人称善。愿王请之,立可见。’越王乃使使聘之,问以剑戟之术。

“处女将北见于王,道逢一翁,自称曰‘袁公’,问于处女曰:吾闻子善剑,愿一见之。’女曰:‘妾不敢多所隐,惟公试之。’于是袁公即杖箖箊(竹名)竹,竹枝上颉桥(向上劲挑),未堕地(‘未’应作‘末’,竹梢折而跌落),女即捷末(‘捷’应作‘接’,接住竹梢)。袁公则飞上树,变为白猿,遂别去。

“见越王。越王问曰:‘夫剑之道如之何?’女曰:‘妾生深林之中,长于无人之野,无道不习,不达诸侯,窃好击剑之道,诵之不休。妾非受于人也,而忽自有之。’越王曰:‘其道如何?’女曰:‘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看上去好像温柔的女子,一受攻击,立刻便如受到威胁的猛虎那样,作出迅速强烈的反应)。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腾兔,追形逐影,光若仿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斯道者,一人当百,百人当万。王欲试之,其验即见。’越王即加女号,号曰‘越女’。乃命五板之堕(‘堕’应作‘队’)高(‘高’是人名,高队长)习之教军士,当世莫胜越女之剑。”

春秋末期,吴国强而越国弱。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作奴三年后回到越国,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幸得文种、范蠡辅助,一时间国力逐渐恢复。

一日,范蠡前来拜见勾践,只见勾践眉头紧锁,眼有血丝。勾践问道:“寡人一直想要复仇,近期以来越国的形式越发好转了,我也有了信心。只是,前几日巡视兵营,发现我们的战船、战车都已经破旧劳损恐怕不是兵强马壮的吴国对手。范蠡,你当初投奔我时大有一展宏图的志向,现在到了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有什么靠谱的想法吗?”

范蠡回答:“我听说古之圣人都很注重兵器的威力,然而在战争中,这只是其中一个维度,更多的还是要看战士的个人能力。世人都只知道吴国多剑客,剑术在越之上。然而,最近我听说南方竹林深处有位奇女子名叫‘处女’,剑术出神入化,远近闻名。如果我们能请到她来指导军士,那我们也能有一战之力了。”

志怪|三十三剑客之越女剑

勾践也知道,武器上的不足是需要财力去弥补的,既然可以从剑术有弥补战力差距,那自然是宝贵的机会。随即,便派使者去请这位女子。

使者一路上向各地村民打听,终于在竹林深处见到了处女。处女听闻勾践的请求,欣然应允。然而,临行前,一位手持拐杖的白发老人拦住了两人。

老人自述:“两位可称呼老夫为袁公。听闻你擅长剑术,老夫想见识一番。”

处女自知来者不善,只能先拱手自谦:“妾身皮毛功夫,不敢有所保留,请前辈赐教。”

袁公一改先前老态龙钟的架势,举起拐杖凌空挥舞,便从一旁的竹木上抽下一段细长的竹枝。处女也是反应不慢,抽手接住那竹枝向袁老冲去。袁老举杖抵挡,但那细长的竹条宛如钢铁一般坚硬,似有千钧之力,敲击在拐杖上激起层层劲风。袁老神色大变,且战且退,只三招便招架不住,只能翻身上树,化出真身,原来是一白毛老猿!那白猿恶狠狠地瞪了一眼处女,便飞身跃入竹林深处。

志怪|三十三剑客之越女剑

使者这边早已吓得六神无主,而处女却信手挥舞了几下竹条,扔至一边,似乎还未满足。

待到处女来到宫殿,见到勾践。勾践按例需要对她进行“面试”。勾践问:“你的剑术怎么样?”处女说:“妾身自幼在山林里长大,远离人烟,各种技能胡乱学习,也不指望为诸侯出力,只想过好自己的生活。一日我突然对剑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开始反复自己琢磨,练习,终于自己领悟出独特的剑术。”

勾践问:“你的剑术是自己想出来的,那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处女说:”我的剑道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我用的是开门闭户之法,阴阳刚柔之劲,战斗时内心需要大无畏的胆魄充实自己,但外表上却要注重礼仪,克制自己,绝不能过于鲁莽,看上去好像温柔的女子,一受攻击,立刻便如受到威胁的猛虎那样,作出迅速强烈的反应。学习此道几天后,就能感受到自己身形宛如脱兔,一招一式间,身体追随者光与影舞动,空间上的限制逐渐减弱,直至自己能在天地间随意战斗。学会此道的人,能以一当百,学会此道的军队,在战场上也将所向披靡。“

处女所言,勾践本来并不相信,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出神入化的剑术?但听到使者向自己讲述处女对战白猿的场景,也不得不信。他封处女为“越女”,开始教授军士。

最终,三千越甲可吞吴,想必是少不了越女剑术的功劳。

监制 | 先宏明

编辑 | 巫家宏

部分图片素材整理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EN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