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三大怪

这次南行第一站是兴化,在兴化郑家大厨房吃晚饭的时候,一桌地道的淮扬菜让在座同行的八个人满足了味觉。在喝汤菜“煮干丝”汤汁的时候,老板娘给递给我们一碗浅深相宜的汁水,告诉我们说这是镇江香醋。我并没有理会,也只是顺手往汤里到了一勺。其实在没倒香醋的时候,淌入嘴里的汤汁就已经感到汤鲜口香了,这一加醋,汤一入嘴,只觉得香气满口,忙向老板娘伸大拇指大赞一番。到了扬州后,又去了一家老菜馆去品尝淮扬菜肴,菜馆老板依然给我们递上了一小碗镇江香醋,味觉上不如在兴化郑家大厨房感到醋入汤香,但如果你细闻醋的味道,直觉香味扑鼻,醋香绕口。隔一天我们就到了香醋的发源地镇江。我记得到镇江是下午了,住进了速八酒店,稍稍休息了一下,我们一行人就直奔镇江一个名胜景点:“西津渡古街”了。西津渡古街前文已有描述,地点在镇江市区,是明清两朝的古街,位于镇江城西云台山麓,依破山栈道悬半山而建的一处历史遗迹。也是一条长长的小街。小街青石铺路,街两侧都是商家,大都是开饭馆的,也有几家是开别的商铺。由于南来北往的人都在这条小街歇脚,而后下山向西几百米在长江码头上船各奔东西。所以,人们都习惯叫它小码头街。
这里的饭馆几乎每家都有同一种面食,招牌就是锅盖面。镇江有三大怪,锅盖面、小肴肉和香醋,这里有一家老板娘说起三大怪来有声有色。
第一怪是锅盖面,就是大锅里放小锅盖,大锅里煮面条,小锅盖再煮面条的水上漂放着。镇江锅盖面的杉木锅盖漂在沸水上,不管大锅里的面汤如何翻滚,都被杉木锅盖压住,这样巧妙的控制了沸水的翻滚的方向,面条被牢牢的压在杉木锅盖下,不断的被沸水煮开,这样煮出来的面条劲道不易煮烂,同时杉木锅盖也为锅盖面添上了一股木质的清香!
第二怪就是小肴肉不当菜。小肴肉当地家家都做的,传说三百多年前,镇江酒海街有一家夫妻酒店。一天店主买回四只猪蹄,准备过几天再食用,因天热怕变质,便用盐腌制。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妻子会误把为父亲做鞭炮所买的一包硝当作了精盐。直到第二天妻子找硝准备做鞭炮时才发觉,连忙揭开腌缸一看,只见蹄子不但肉质未变,反而肉板结实,色泽红润,蹄皮呈白色。为了去除硝的味道,他一连用清水浸泡了多次,再经开水锅中焯水,用清水漂洗。接着入锅加葱姜、花椒、桂皮、茴香、清水焖煮。店主夫妇本想用高温煮熟解其毒味,没想到一个多钟头后锅中却散发出一股极为诱人的香味。从此以后,肴肉作为镇江三大怪其中一怪,在镇江家家户户中流传了下来。肴肉晶莹剔透,味道极佳。肴肉在盛好的锅盖面上放上几块,不当菜用,只留其香。
第三怪镇江香醋摆着不坏,意思是说镇江产的香醋摆在任何地方放上一百年也不坏。当一碗香喷喷的锅盖面端上来,放上肴肉,再放上百年不坏的镇江香醋,这碗面就是三怪合一了,面香、肉香、醋香会让你久久不能释怀,散不去的香味,让你恨不能一口气把一碗面吞进嘴里才解气。
第二天,在速八酒店吃早点的时候,我和酒店的经理聊起了天。酒店的经理特意跟我讲起了镇江香醋的历史,说镇江有醋文化博物馆,这使我感到很惊奇,醋,还有博物馆?他说,对呀,你去看就知道了,博物馆分醋史馆、老作坊、陈列馆,还有一个体验馆。进入馆内,能让游人能领略到造醋的场景,又可探寻到几百种醋产品。他告诉我,镇江香醋尝一口,酸而味鲜,鲜而微甜,不涩,存放愈久。味道愈纯,而且不会变质。经理的一席话,就是我形容不出来的醋的香。我说呢,自从接触到了镇江陈醋,每每吃饭时,无论是冷菜、热菜、吃面条、包子、饺子,都想淋上镇江香醋,或者就直接想喝上它一口,味觉上才会有满足感。经理还告诉我,香醋最好的牌子就是老恒顺酿出的镇江香醋。
镇江香醋的历史,传说还和杜康有关,我在想问下去时,经理笑笑说,要说话可就长了,你可以查查资料或者去我们镇江醋文化博物馆了解,你就全都明白了。
回到北京的第二天,就去超市买了两瓶镇江香醋,打开后,闻着它,总觉得味哪儿还不够,后悔应该在镇江当地买几瓶就好了。好在我在镇江时认识了一位卖咸菜的小贩,也是觉得他卖的咸菜好吃,互相留了微信。我赶忙打开微信,他跟我说,这容易,我给您快递几瓶我们正宗的老恒顺镇江香醋,不就得了。
至于锅盖面和小肴肉,可望不可及,想吃还得再去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