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太原鼓楼羊杂割:古法飘香六百年往期精彩:

太原鼓楼羊杂割:古法飘香六百年往期精彩:
太原鼓楼羊杂割:古法飘香六百年往期精彩:

清晨,尤其在寒意袭人的冬天,当热气腾腾、鲜香浓郁的一碗羊杂割置放在你的面前时,没有人能够抵挡住来自味蕾的诱惑。

汤美菜绿,羊杂纷呈,一眼的馋涎欲滴,满目的秀色可餐。取一勺饮,一股暖流霎时脉动全身,说不出的人生美好,道不尽的身心快意。挟几块羊杂慢慢咀嚼,一时百味袭来,满口香辣的食欲,容不得人细嚼慢咽。

视频加载中...

“羊杂割”又称“羊杂碎”,是山西的一道地方名小吃。走在山西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经营“羊杂割”的小店,门面不大,生意红火。

而在太原,传承了六百多年纯手工制汤手艺的太原鼓楼羊杂割,将古法配方与现代口感相融合,成为羊杂割中的绝品,荣膺太原十大名吃,成为太原舌尖上的餐饮符号。

太原鼓楼羊杂割:古法飘香六百年往期精彩:

传统羊杂割,始于公元前十一世纪,由古人在羊羹的基础上演化形成,西周时曾将羊羹列为国王、诸侯的礼馔。

相传,山西人吃羊杂割始于元朝,杂割的名称还是忽必烈之母所赐。元世祖忽必烈由晋入中原,途经曲沃时,其母庄圣太后染疾。曲沃名医许国帧为其诊治痊愈,成为忽必烈之母的宠信御医。许母韩氏,也随其子侍奉庄圣太后。韩氏见蒙古人吃羊肉,丢弃下水甚感可惜,便将羊下水拾回洗净、煮熟,配以大葱、辣椒吃,其味甚美。太后品尝后,赞誉不止,即赐名“羊杂酪”。从此广为流传,成为民间风味小吃。

太原鼓楼羊杂割:古法飘香六百年往期精彩:

及至明朝万历年间,河南一带因战乱导致土地荒芜,人烟稀少,万历皇帝下旨,山西民众至河南补充人口。随迁李家历经艰险来到洛阳,为谋生计,沿街架起一口锅,宰羊煮汤售卖。李家羊汤味美价廉,食之者众,李家的羊汤声名鹊起。

太原鼓楼羊杂割:古法飘香六百年往期精彩:

乾隆年间,李家人寻根回迁太原,在太原鼓楼街租下一间小门面开店,当时也没有店名,因羊汤好喝,人们口口相传“去鼓楼喝羊汤!”,便有了如今的太原鼓楼羊杂割。此后,鼓楼羊杂割的传人,遍访名师,借他山之石,悟各派之技,效各家之长,做工更细更精。由此将小小的店铺,做成了赫赫有名的山西名小吃。

太原鼓楼羊杂割:古法飘香六百年往期精彩:

羊杂割在山西不同地区叫法不同,吃法也各异。有曲沃、太原、大同为代表的南、中、北三路做法。

南路(曲沃)杂割讲究水熬煮,原汁原汤,汤色乳白,其味醇香。制法大致是清洗、熬煮、切配、兑汤四步程序,工艺精细。

北路(大同)杂割的吃法和制法均显粗犷,大锅置火上,连汤带料一锅烩煮,随食随留,不拘形式。

中路(太原)杂割料全,熬煮、兑汤时均加了葱、姜、香菜沫,还有的加粉条、豆腐,风味别具。

太原鼓楼羊杂割:古法飘香六百年往期精彩:

而鼓楼羊杂割之所以能够声名远扬蜚声北方,除却一直保留着大铁锅炖肉的传统手法,以及纯手工制作、纯手工熬制的工艺,和绝不删繁就简的复杂工序,更在于其独特的手工酱制过程中,加入了多种对人体有益的中草药。

据传,明末清初年间,大医学家傅山,为使体弱多病者早日康复,发明了滋补食品八珍汤。后来,傅山将此配方传给回迁太原开杂割铺的李家人,李家人如法炮制,于是在众多的杂割店里独树一帜。

据专家介绍,羊杂割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矿物质钙、磷、铁等。长期食用能暖中补虚、益肾养肝、开胃健脾、温经活络,具有滋补虚损等功效。

太原鼓楼羊杂割:古法飘香六百年往期精彩:

鼓楼羊杂割,将博大精深的中医精华与传统的美味佳肴巧妙结合,形成了药食同源的至高境界。在尽享美味的同时,兼融养生的理念,生生把一碗民间小吃做成了滋补大餐。在众多的餐饮酒店里,羊杂割早已是食客必点的一道美食,鼓楼羊杂割的影响力和美誉度由此可见一斑。

2009年6月,鼓楼羊杂割被评为“山西省著名商标”、山西名小吃、食品安全示范店。2017年10月又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太原鼓楼羊杂割:古法飘香六百年往期精彩:

在太原,羊杂割无疑是本地人难以割舍的美食。

但若想品味既有历史文化积淀又具品牌旗舰示范的正宗杂割,鼓楼羊杂割毋庸置疑是不二的选择。

太原鼓楼羊杂割,原来是鼓楼街上的一个小店面,这些年,在太原及至全省开了十几家分店。如今,总店设在了迎泽区的双塔西街上,也是太原市最大的店。

太原鼓楼羊杂割:古法飘香六百年往期精彩:

无论春夏秋冬季,鼓楼羊杂割永远是一种一如既往的呈现,一道口感悠长的滋味。不管居住在太原的东南西北,隔上一段时间,都会不由自主的跑去寻觅那早已深入人心的味道,回味那固化于形的印记。

鼓楼羊杂割之所以为人称道难以忘怀,莫过于其一直秉承从不在用料中添加任何添加剂的诚信理念,恪守纯天然、纯绿色、纯古法的制作信条。

在原材料上,鼓楼羊杂割选用的是山羊肉或绵羊肉的全幅骨架,将羊肉打散后放入凉水中浸泡约2至3小时,然后放入大锅内煮,同时加入28种中药材,配以大葱、辣椒等佐料,熬煮7至8小时,经过高温煮、慢火炖、小火焖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

太原鼓楼羊杂割:古法飘香六百年往期精彩:
太原鼓楼羊杂割:古法飘香六百年往期精彩:

食用时,将羊尾油、羊油、食用盐、大葱、辣椒等辅料放入大锅水中。待水彻底烧开后,加入自制老汤和调料包,将汤熬煮成色泽金黄的羊汤以备用。取粉条和切片的羊杂放入碗中,用熬制好的羊汤烫羊杂和粉条数次,再加入鲜美的羊汤,配以葱花、香菜,一碗肉质鲜美、汤味醇香的羊杂割就完美呈现;冬夏食用,各得其所。

太原鼓楼羊杂割:古法飘香六百年往期精彩:

民间流传有“暑天喝羊汤,不用抓药方”的俗语,显然是多年朴素的实践积淀。鼓楼羊杂割历经600年的发展,在这座千年古城中盛名不衰,备受喜爱,便是对太原传统康养文化、药食同源等文化的最佳注解。

时至今日,随着老龄化社会对康养产业的需求,康养山西、夏养山西战略的实施,鼓楼羊杂割这一道养生名吃,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兴于迎泽、盛于太原,正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

—特别说明—

文字:迎泽区融媒体中心

视频:柳丫丫

编辑:迎泽区融媒体中心

<h1 class="pgc-h-arrow-right">往期精彩:</h1>

■ “我的迎泽我的家”向您约稿

■ 太原面塑:指尖上舞动的精灵

■ 认一力:蒸饺至香在此间

■ 戏剧头盔:国粹中的“顶上”功夫

太原鼓楼羊杂割:古法飘香六百年往期精彩:
太原鼓楼羊杂割:古法飘香六百年往期精彩:
太原鼓楼羊杂割:古法飘香六百年往期精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