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钱希均:做了毛主席十四年的弟媳妇,最终却与毛泽民遗憾分手童养媳遇到好“丈夫”,读书改变命运,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战斗在敌区中的革命同志假夫妻,日久生情成真夫妻。新疆统战工作繁忙,缘尽分手,分手即永别。

作者:说文说事
钱希均:做了毛主席十四年的弟媳妇,最终却与毛泽民遗憾分手童养媳遇到好“丈夫”,读书改变命运,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战斗在敌区中的革命同志假夫妻,日久生情成真夫妻。新疆统战工作繁忙,缘尽分手,分手即永别。

钱希均是长征中的女红军之一

钱希均,长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后来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红军长征,是江西中央苏区长征队伍中30个女战士之一。她与毛泽民的姻缘,是为了革命工作需要而假扮夫妻的缘分。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上海处在国民党控制的白色恐怖中,在如此复杂的环境开展地下工作的产党员,必须胆大心细,随机应变,淡定自如。

钱希均与毛泽民的第一次见面,看上去敦厚老实的毛泽民比预定出现的时间晚了两天,钱希均对这个看上去并不洋气的搭档,内心满是不快。始料未及的是,她后来与毛泽民结为夫妻,一起并肩作战了十四年。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1" data-track="4">童养媳遇到好“丈夫”,读书改变命运,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h1>

钱希均:做了毛主席十四年的弟媳妇,最终却与毛泽民遗憾分手童养媳遇到好“丈夫”,读书改变命运,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战斗在敌区中的革命同志假夫妻,日久生情成真夫妻。新疆统战工作繁忙,缘尽分手,分手即永别。

钱希均照片

1905年,钱希均出生在浙江省诸暨县乡下的一户贫苦人家,因为家里穷得实在揭不开锅,从小就被父母卖给了张家做童养媳。5岁的她已经开始学会洗衣做饭,日子过得十分辛苦。

幸运的是,跟她结亲的张秋人是个深明大义的男人,他从小喜欢读书,对封建制度留下来的各种荼毒非常厌恶。尤其青少年时期外出读书,接受新思想,参加了革命后,更是对童养媳制度深恶痛绝,从内心反对父母的行为,因此与钱希均一直没有成婚。

但是,在那个年代,有了媒妁之约的女性,基本上就被认定是男方家的媳妇,不可能再有独立自主权。

钱希均:做了毛主席十四年的弟媳妇,最终却与毛泽民遗憾分手童养媳遇到好“丈夫”,读书改变命运,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战斗在敌区中的革命同志假夫妻,日久生情成真夫妻。新疆统战工作繁忙,缘尽分手,分手即永别。

张秋人照片

张秋人非常同情钱希均的处境,处处关心她,把她当作自己的妹妹来看待,为了从根本上帮助钱希均,解决她的后顾之忧,他回到老家把她带了出来。去到上海后,钱希均不仅成为一名纱厂女工,而且在张秋人的介绍下,1922年进入上海平民女校学习,并在两年后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拥有了读书机会的钱希均,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这辈子能有机会坐在教室里,心里对张秋人充满了感激。她勤奋好学,喜欢专研,加上平民女校里和睦的师生、同窗关系,让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温暖。

平民女校的学习生涯使她的人生观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深深地领悟到,只有勇敢地进行抗争,才能让自己,以及其他跟自己一样命运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接受了新思想洗礼的钱希均,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定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2" data-track="65">战斗在敌区中的革命同志假夫妻,日久生情成真夫妻。</h1>

钱希均:做了毛主席十四年的弟媳妇,最终却与毛泽民遗憾分手童养媳遇到好“丈夫”,读书改变命运,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战斗在敌区中的革命同志假夫妻,日久生情成真夫妻。新疆统战工作繁忙,缘尽分手,分手即永别。

地下工作者的照片

1925年冬天,在白色恐怖之下的上海,开展地下工作随时面临着失去生命的危险。

上海纱厂的工会骨干钱希均得到党组织的指示,指派她假扮毛泽民的太太,配合即将到上海开展地下工作的“杨杰”进行工作,“杨杰”就是毛泽民当时在上海开展地下工作的化名。

正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的毛泽民接到党的指示,到上海担任中共中央发行部经理,并兼任所属公开业务机构上海书店负责人。接到上级命令之后,毛泽民立刻出发了。

从小在乡下生活的毛泽民,到广州之后就一头扎进学习中,并没有与大城市生活有过过多的体会和理解,哪里知道上海是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刚到上海时就闹了个大笑话。到了上海他才发现,自己记错了地址,上海南门根本没有出版行,急得毛泽民赶忙找人打听准确位置。又不舍得花钱打个黄包车,硬是走了两天才到了书店。

在书店等了两天才看见毛泽民的钱希均,心里早就窝着一股气,认为毛泽民就像个木讷的“刘姥姥”,见面时根本没给他好脸色。彼此简单地介绍认识之后,钱希均就带着毛泽民回到住所,这里将是他们在上海一同生活工作的地方。

没想到毛泽民是个很有底线的中国男人,一进屋就跟她讲起了原则:“钱同志,我们虽然同住在一个屋檐下,但我们是假扮夫妻,在外面是做给别人看的,只要是回到家里,就应该各过各的,不能干预彼此的生活,界线一定要划清。”

钱希均:做了毛主席十四年的弟媳妇,最终却与毛泽民遗憾分手童养媳遇到好“丈夫”,读书改变命运,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战斗在敌区中的革命同志假夫妻,日久生情成真夫妻。新疆统战工作繁忙,缘尽分手,分手即永别。

毛泽民照片

听到毛泽民的话,钱希均更是气不打一块儿,这个“刘姥姥”居然担心自己吃他豆腐,怕他的“清白”毁在自己手里,这都哪跟哪呀!钱希均的性格火辣,立刻回敬道:“你是不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要不是组织安排,我会和你生活在一块儿吗?”

看见钱希均生气了,自己似乎也说不过她,毛泽民赶紧借口还有工作没有完成,转身走了。

其实钱希均知道刚到上海的毛泽民,人生地不熟,工作没有开始进行,哪来的什么事情可做,只不过她也懒得揭穿他罢了。

这两个性格迥异的欢喜冤家就这样开始了他们的生活与工作。

钱希均:做了毛主席十四年的弟媳妇,最终却与毛泽民遗憾分手童养媳遇到好“丈夫”,读书改变命运,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战斗在敌区中的革命同志假夫妻,日久生情成真夫妻。新疆统战工作繁忙,缘尽分手,分手即永别。

上海平民女校

出去溜达了一圈,回到家中的毛泽民看见钱希均已经做好饭在等他,好面子的他故作镇定地告诉钱希均自己已经在外面下了馆子,吃过了。

钱希均心里暗笑着等他下面演的好戏,自己吃坐下来吃完饭,直接收拾了桌子。

到了半夜,已经饿得发昏的毛泽民,偷偷到厨房找吃的,没想到钱希均就在厨房等着他,还把晚饭的剩菜给他热好了。

看到偷偷摸摸的毛泽民,钱希均似笑非笑地说:“知道你一天没吃东西,赶紧过来吃饭吧。”

没想到毛泽民为了自己的面子,竟然说:“我不饿,不是和你说过,我在外面下的馆子,上海的吃食就是太咸,过来找碗水喝。”

说完就倒了一碗水,一饮而尽之后,转头就离开了厨房。看着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毛泽民,钱希均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却不动声色。

第二天早饭,看到钱希均做好早饭,饿了整整一天一夜的毛泽民顾不上面子,一屁股坐在凳子上,狼吞虎咽地开始吃饭,钱希均见状也只是微微一笑,没有再说什么。

钱希均:做了毛主席十四年的弟媳妇,最终却与毛泽民遗憾分手童养媳遇到好“丈夫”,读书改变命运,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战斗在敌区中的革命同志假夫妻,日久生情成真夫妻。新疆统战工作繁忙,缘尽分手,分手即永别。

真性情的青年毛泽民

但到书店做工作交接的时候,钱希均却第一次见识到了毛泽民的厉害。

听说书店几年来经营处于亏损状态,毛泽民不高兴了,他觉得书店浪费了极好的地利资源,开在闹市中还要党中央财政补贴实在说不过去。

毛泽民和书店负责人一边对账一边敲算盘,负责人口里报的数字越来越快,毛泽民则像极了精明的商人,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

几分钟之后,手停珠子声停,一排数据赫然显示在算盘上,竟然分毫未差。

在一旁的钱希均听到吓了一跳,端着茶杯掉在了地板上。

她开始另眼看待眼前的“丈夫”,原来对他的偏见在那一刻全盘改变了,她觉得组织的眼光太独到,这次书店的生意有救了。

钱希均:做了毛主席十四年的弟媳妇,最终却与毛泽民遗憾分手童养媳遇到好“丈夫”,读书改变命运,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战斗在敌区中的革命同志假夫妻,日久生情成真夫妻。新疆统战工作繁忙,缘尽分手,分手即永别。

毛泽民很是低调严谨

毛泽民是个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人,交接好工作之后他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开展工作了。他时而穿着长衫马褂,时而时装革履,忙碌在上海的一些报馆、书店、发行所和印刷所间联系业务。书店的经营在他的打理下开始有了起色。

钱希均在出版发行部工作时,国民革命军正在誓师北伐,革命形势正在蓬勃发展。出版发行部的任务相当繁重,而发行部总共才有十几个人,钱希均不仅要承担出版发行工作,还要负责加印和组织调运图书,以满足广大群众渴望阅读进步书籍的需要。

除此之外,钱希均还担任着发行部的交通工作,经常要到陈独秀、李立三、瞿秋白、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住地取稿件或送清样,还需要经常出入基层交通站。

每天的忙碌与奔波,钱希均并没有对着毛泽民喊苦喊累,而是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而这些革命工作的锻炼和考验,使她这位女工出身的共产党员迅速地成长起来。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毛泽民很担心钱希均的安全,他经常叮嘱她:“我们这个发行机关是党的宣传部门的咽喉。你除了做好报纸和书刊的发行外,还要担任地下交通工作,到中央机关和领导同志的住地传递秘密文件。要记住,安全、保密是一条重要纪律。你要尽量减少社会关系,少与外界来往,要保证党中央和我们这个机关的绝对安全。”

钱希均:做了毛主席十四年的弟媳妇,最终却与毛泽民遗憾分手童养媳遇到好“丈夫”,读书改变命运,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战斗在敌区中的革命同志假夫妻,日久生情成真夫妻。新疆统战工作繁忙,缘尽分手,分手即永别。

钱希均与毛泽民住在组织租来的房子里,除组织上每月发给他们的15元生活费外,没有其他任何收入。这些钱要用来支付房租、吃饭、穿衣和交际等日用开支。

为了衬托毛泽民的老板形象,他们在穿戴上的开销很大,但那些都是必须开销给旁人看的,他们俩唯有在日常伙食上尽量压缩开支,为了开源节流,他们在阳台上的花盆里种青菜,省下了每天的青菜钱。

耳厮鬓摩而又充满了危险的日子,他们对彼此的了解越来越深刻,钱希均发现身边的男人是如此大智若愚,对革命充满了赤诚;毛泽民则发现身边的女子胆大心细,善良体贴。他们在工作上的配合越来越默契,生活则将他们的心越拉越紧,日久生情的他们接受彼此的爱意,于1926年底结婚了。

而1926年在上海书店开展工作的一年时间里,毛泽民与钱希均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出版印刷任务,居然还盈利1.5万元。这个盈利还是他们为了掩护身份,对外承接一些印刷业务而获得的。

毛泽民对印刷行业越来越得心应手,除了办好党的出版印刷之外,还不断地扩展业务,而为了避开国民党的监视,又不得不频繁地搬家。

从1926至1931年这六年的时间里,钱希均跟随毛泽民出生入死,创建并扩大党的秘密出版发行工作。

钱希均:做了毛主席十四年的弟媳妇,最终却与毛泽民遗憾分手童养媳遇到好“丈夫”,读书改变命运,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战斗在敌区中的革命同志假夫妻,日久生情成真夫妻。新疆统战工作繁忙,缘尽分手,分手即永别。

毛主席和母亲、弟弟的合影

在日常的地下工作中,钱希均的工作经验越来越丰富了。执行任务时经常会发生许多意料不到的情况,为了保护党秘密机关的安全,甩掉身后的“尾巴”,她经常在大街小巷中弯来拐去,巧妙地与敌人周旋,把敌人走懵了,她自己安然脱险了。

1929年夏天,二十多个“包打听”突然闯进了印刷所,要进行大搜查。正在外面办事的钱希均及时发现了情况的异常,立即向中央特科作了报告。中央负责人周恩来紧急部署了营救工作,使这场突发事件化险为夷。 

1930年后,钱希均协助毛泽民办工厂,开钨矿,发展苏区经济,增加财政收入,保证红军供给。除此之外,钱希均还协助毛泽民创办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统一了苏区货币。 

钱希均:做了毛主席十四年的弟媳妇,最终却与毛泽民遗憾分手童养媳遇到好“丈夫”,读书改变命运,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战斗在敌区中的革命同志假夫妻,日久生情成真夫妻。新疆统战工作繁忙,缘尽分手,分手即永别。

女红军的照片

1934年10月,国共时势突变,为了保存实力,中央红军被迫撤离中央苏区,开始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钱希均是中央红军参加长征的30位女战士之一,被编在中央纵队。

虽然她和毛泽民同在中央纵队,却不在一起行军,夫妻俩会面时,只能匆忙地打个招呼,互道声问候,默默地投以深情的对视,就是彼此最大的鼓励了。

长征路上,钱希均先是在干部休养连担任政治干事,后来,又担任政治保卫局的检查员。她的工作非常杂碎而繁琐。不仅要组织雇请民夫、筹集粮款,了解民情和敌情,还要向沿途的群众宣传红军、宣传抗日。

在遵义休整期间,原本夫妻有时间可以好好聚一聚,互诉衷肠。但毛泽民忙着带领国家银行的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在12天内完成发行和回收“红军票”的工作,根本没有闲暇的时间。那段时间里钱希均总能见到毛泽民忙碌的身影,却难得有机会和他说上半句话。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3" data-track="76">新疆统战工作繁忙,缘尽分手,分手即永别。</h1>

钱希均:做了毛主席十四年的弟媳妇,最终却与毛泽民遗憾分手童养媳遇到好“丈夫”,读书改变命运,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战斗在敌区中的革命同志假夫妻,日久生情成真夫妻。新疆统战工作繁忙,缘尽分手,分手即永别。

新疆军阀盛世才

1938年2月,新疆当时的统治者盛世才请求共产党派遣干部到新疆支持革命,党中央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全局考虑,决定让毛泽民暂缓前往苏联,留在新疆工作。

于是准备去苏联养病的毛泽民留在了新疆,成为盛世才政府的高级官员。为了不引人注意,毛泽民化名为周彬。钱希均则被党组织安排在迪化东门外的“新兵营”任图书馆主任。

毛泽民到了新疆后,一直致力于新疆的财政工作,为了工作经常熬夜,一日三餐毫无规律,本就带病的身体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毛泽民的身体状态越来越差。

钱希均作为妻子,却因为和毛泽民闹意见,没有对他进行很好的照顾。

此时毛泽民和钱希均因为各自想法不同,情感逐渐出现了巨大的裂缝。钱希均却怎么也想不通,认为苏联派来许多飞机,运来了大量的物资支援中国进行抗日,而他们不能去抗日前线,却留在军阀政府里面与军阀搞统战,看起来就是多此一举。

钱希均:做了毛主席十四年的弟媳妇,最终却与毛泽民遗憾分手童养媳遇到好“丈夫”,读书改变命运,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战斗在敌区中的革命同志假夫妻,日久生情成真夫妻。新疆统战工作繁忙,缘尽分手,分手即永别。

钱希均在西安的照片

钱希均对中央和毛泽民的许多做法不能理解,跟毛泽民多次要求回延安,或者去抗日前线,毛泽民耐心劝说她为革命工作要多考虑全盘大局,但钱希均情绪激动,根本听不进去,每次说到这个问题,就像进入了死循环模式,两人总是争论不休。

在长期艰苦斗争中磨砺的钱希均,性格倔犟、执拗、独立,一旦有了回延安或者去前线的决心,她就开始为之付诸行动,她向党组织写申请的同时,反复地做毛泽民的思想工作,希望他能跟自己一起回延安,到前线。但重任在身的毛泽民怎么可能跟着她走呢?

钱希均非常生气,认为毛泽民不重视自己,于是跟毛泽民提出了离婚。按照她的性格,也许是想赌气硬逼毛泽民跟着她离开新疆。

但毛泽民对革命的赤诚甚至高于婚姻,性格耿直的毛泽民对婚姻的态度是严肃的,虽然同甘共苦的他们并肩作战了14年,从白区、到苏区,爬雪山、过草地,如今又一起到新疆搞统战工作。内心纵有万般不舍,但经过深思熟虑,他还是同意了钱希均提出的离婚。

1939年冬天,党组织同意钱希均要求到抗日前线工作的意见,让她和“新兵营”的同志一道离开了新疆。同时,党组织也批准了钱希均的离婚请求。怀着复杂的心情,钱希均于1940年初回到延安。

钱希均:做了毛主席十四年的弟媳妇,最终却与毛泽民遗憾分手童养媳遇到好“丈夫”,读书改变命运,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战斗在敌区中的革命同志假夫妻,日久生情成真夫妻。新疆统战工作繁忙,缘尽分手,分手即永别。

毛泽民:一转身就是一辈子

山一程,水一程,毛泽民从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从典型的小农思维转变为心怀天下劳苦大众的共产主义信仰者,而钱希均也从一个命运凄苦的农村童养媳,成长为一个羽翼丰满而坚定的革命者!

他们携手从南到北,风雨兼程一起走过了十四年的婚姻,从开始的陌生排斥,到后来的相知相伴,成为感情真挚的革命伴侣,最后却以钱希均的退出而黯然落幕了。

1943年9月,在蒋介石的授意下,中统与盛世才的军警秘密处决毛泽民、陈潭秋、林基路等共产党人。

心怀遗憾的钱希均绝对没想到,自己随着“新兵营”离开新疆的那一刻,就是自己跟毛泽民的永别。那些曾经的恩爱与革命斗争中共进退的日子,在追求革命理想的道路上,带着坚强,带着遗憾,带着泪水,但一直都会在她人生的历程中熠熠生辉!成为永不褪色的记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