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錢希均:做了毛主席十四年的弟媳婦,最終卻與毛澤民遺憾分手童養媳遇到好“丈夫”,讀書改變命運,從此走上革命的道路。戰鬥在敵區中的革命同志假夫妻,日久生情成真夫妻。新疆統戰工作繁忙,緣盡分手,分手即永别。

作者:說文說事
錢希均:做了毛主席十四年的弟媳婦,最終卻與毛澤民遺憾分手童養媳遇到好“丈夫”,讀書改變命運,從此走上革命的道路。戰鬥在敵區中的革命同志假夫妻,日久生情成真夫妻。新疆統戰工作繁忙,緣盡分手,分手即永别。

錢希均是長征中的女紅軍之一

錢希均,長期從事黨的地下工作,後來參加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裡紅軍長征,是江西中央蘇區長征隊伍中30個女戰士之一。她與毛澤民的姻緣,是為了革命工作需要而假扮夫妻的緣分。

上個世紀二十年代,上海處在國民黨控制的白色恐怖中,在如此複雜的環境開展地下工作的産黨員,必須膽大心細,随機應變,淡定自如。

錢希均與毛澤民的第一次見面,看上去敦厚老實的毛澤民比預定出現的時間晚了兩天,錢希均對這個看上去并不洋氣的搭檔,内心滿是不快。始料未及的是,她後來與毛澤民結為夫妻,一起并肩作戰了十四年。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1" data-track="4">童養媳遇到好“丈夫”,讀書改變命運,從此走上革命的道路。</h1>

錢希均:做了毛主席十四年的弟媳婦,最終卻與毛澤民遺憾分手童養媳遇到好“丈夫”,讀書改變命運,從此走上革命的道路。戰鬥在敵區中的革命同志假夫妻,日久生情成真夫妻。新疆統戰工作繁忙,緣盡分手,分手即永别。

錢希均照片

1905年,錢希均出生在浙江省諸暨縣鄉下的一戶貧苦人家,因為家裡窮得實在揭不開鍋,從小就被父母賣給了張家做童養媳。5歲的她已經開始學會洗衣做飯,日子過得十分辛苦。

幸運的是,跟她結親的張秋人是個深明大義的男人,他從小喜歡讀書,對封建制度留下來的各種荼毒非常厭惡。尤其青少年時期外出讀書,接受新思想,參加了革命後,更是對童養媳制度深惡痛絕,從内心反對父母的行為,是以與錢希均一直沒有成婚。

但是,在那個年代,有了媒妁之約的女性,基本上就被認定是男方家的媳婦,不可能再有獨立自主權。

錢希均:做了毛主席十四年的弟媳婦,最終卻與毛澤民遺憾分手童養媳遇到好“丈夫”,讀書改變命運,從此走上革命的道路。戰鬥在敵區中的革命同志假夫妻,日久生情成真夫妻。新疆統戰工作繁忙,緣盡分手,分手即永别。

張秋人照片

張秋人非常同情錢希均的處境,處處關心她,把她當作自己的妹妹來看待,為了從根本上幫助錢希均,解決她的後顧之憂,他回到老家把她帶了出來。去到上海後,錢希均不僅成為一名紗廠女工,而且在張秋人的介紹下,1922年進入上海平民女校學習,并在兩年後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擁有了讀書機會的錢希均,從來沒有想過自己這輩子能有機會坐在教室裡,心裡對張秋人充滿了感激。她勤奮好學,喜歡專研,加上平民女校裡和睦的師生、同窗關系,讓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溫暖。

平民女校的學習生涯使她的人生觀從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深深地領悟到,隻有勇敢地進行抗争,才能讓自己,以及其他跟自己一樣命運的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接受了新思想洗禮的錢希均,于1925年加入中國共産黨,堅定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2" data-track="65">戰鬥在敵區中的革命同志假夫妻,日久生情成真夫妻。</h1>

錢希均:做了毛主席十四年的弟媳婦,最終卻與毛澤民遺憾分手童養媳遇到好“丈夫”,讀書改變命運,從此走上革命的道路。戰鬥在敵區中的革命同志假夫妻,日久生情成真夫妻。新疆統戰工作繁忙,緣盡分手,分手即永别。

地下工作者的照片

1925年冬天,在白色恐怖之下的上海,開展地下工作随時面臨着失去生命的危險。

上海紗廠的工會骨幹錢希均得到黨組織的訓示,指派她假扮毛澤民的太太,配合即将到上海開展地下工作的“楊傑”進行工作,“楊傑”就是毛澤民當時在上海開展地下工作的化名。

正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的毛澤民接到黨的訓示,到上海擔任中共中央發行部經理,并兼任所屬公開業務機構上海書店負責人。接到上級指令之後,毛澤民立刻出發了。

從小在鄉下生活的毛澤民,到廣州之後就一頭紮進學習中,并沒有與大城市生活有過過多的體會和了解,哪裡知道上海是個國際化的大都市?剛到上海時就鬧了個大笑話。到了上海他才發現,自己記錯了位址,上海南門根本沒有出版行,急得毛澤民趕忙找人打聽準确位置。又不舍得花錢打個黃包車,硬是走了兩天才到了書店。

在書店等了兩天才看見毛澤民的錢希均,心裡早就窩着一股氣,認為毛澤民就像個木讷的“劉外婆”,見面時根本沒給他好臉色。彼此簡單地介紹認識之後,錢希均就帶着毛澤民回到住所,這裡将是他們在上海一同生活工作的地方。

沒想到毛澤民是個很有底線的中國男人,一進屋就跟她講起了原則:“錢同志,我們雖然同住在一個屋檐下,但我們是假扮夫妻,在外面是做給别人看的,隻要是回到家裡,就應該各過各的,不能幹預彼此的生活,界線一定要劃清。”

錢希均:做了毛主席十四年的弟媳婦,最終卻與毛澤民遺憾分手童養媳遇到好“丈夫”,讀書改變命運,從此走上革命的道路。戰鬥在敵區中的革命同志假夫妻,日久生情成真夫妻。新疆統戰工作繁忙,緣盡分手,分手即永别。

毛澤民照片

聽到毛澤民的話,錢希均更是氣不打一塊兒,這個“劉外婆”居然擔心自己吃他豆腐,怕他的“清白”毀在自己手裡,這都哪跟哪呀!錢希均的性格火辣,立刻回敬道:“你是不是太把自己當回事了,要不是組織安排,我會和你生活在一塊兒嗎?”

看見錢希均生氣了,自己似乎也說不過她,毛澤民趕緊借口還有工作沒有完成,轉身走了。

其實錢希均知道剛到上海的毛澤民,人生地不熟,工作沒有開始進行,哪來的什麼事情可做,隻不過她也懶得揭穿他罷了。

這兩個性格迥異的歡喜冤家就這樣開始了他們的生活與工作。

錢希均:做了毛主席十四年的弟媳婦,最終卻與毛澤民遺憾分手童養媳遇到好“丈夫”,讀書改變命運,從此走上革命的道路。戰鬥在敵區中的革命同志假夫妻,日久生情成真夫妻。新疆統戰工作繁忙,緣盡分手,分手即永别。

上海平民女校

出去溜達了一圈,回到家中的毛澤民看見錢希均已經做好飯在等他,好面子的他故作鎮定地告訴錢希均自己已經在外面下了館子,吃過了。

錢希均心裡暗笑着等他下面演的好戲,自己吃坐下來吃完飯,直接收拾了桌子。

到了半夜,已經餓得發昏的毛澤民,偷偷到廚房找吃的,沒想到錢希均就在廚房等着他,還把晚飯的剩菜給他熱好了。

看到偷偷摸摸的毛澤民,錢希均似笑非笑地說:“知道你一天沒吃東西,趕緊過來吃飯吧。”

沒想到毛澤民為了自己的面子,竟然說:“我不餓,不是和你說過,我在外面下的館子,上海的吃食就是太鹹,過來找碗水喝。”

說完就倒了一碗水,一飲而盡之後,轉頭就離開了廚房。看着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毛澤民,錢希均真是又好氣又好笑,卻不動聲色。

第二天早飯,看到錢希均做好早飯,餓了整整一天一夜的毛澤民顧不上面子,一屁股坐在凳子上,狼吞虎咽地開始吃飯,錢希均見狀也隻是微微一笑,沒有再說什麼。

錢希均:做了毛主席十四年的弟媳婦,最終卻與毛澤民遺憾分手童養媳遇到好“丈夫”,讀書改變命運,從此走上革命的道路。戰鬥在敵區中的革命同志假夫妻,日久生情成真夫妻。新疆統戰工作繁忙,緣盡分手,分手即永别。

真性情的青年毛澤民

但到書店做工作交接的時候,錢希均卻第一次見識到了毛澤民的厲害。

聽說書店幾年來經營處于虧損狀态,毛澤民不高興了,他覺得書店浪費了極好的地利資源,開在鬧市中還要黨中央财政補貼實在說不過去。

毛澤民和書店負責人一邊對賬一邊敲算盤,負責人口裡報的數字越來越快,毛澤民則像極了精明的商人,算盤珠子撥得“噼啪”響。

幾分鐘之後,手停珠子聲停,一排資料赫然顯示在算盤上,竟然分毫未差。

在一旁的錢希均聽到吓了一跳,端着茶杯掉在了地闆上。

她開始另眼看待眼前的“丈夫”,原來對他的偏見在那一刻全盤改變了,她覺得組織的眼光太獨到,這次書店的生意有救了。

錢希均:做了毛主席十四年的弟媳婦,最終卻與毛澤民遺憾分手童養媳遇到好“丈夫”,讀書改變命運,從此走上革命的道路。戰鬥在敵區中的革命同志假夫妻,日久生情成真夫妻。新疆統戰工作繁忙,緣盡分手,分手即永别。

毛澤民很是低調嚴謹

毛澤民是個低調做人、高調做事的人,交接好工作之後他就開始緊鑼密鼓地開展工作了。他時而穿着長衫馬褂,時而時裝革履,忙碌在上海的一些報館、書店、發行所和印刷所間聯系業務。書店的經營在他的打理下開始有了起色。

錢希均在出版發行部工作時,國民革命軍正在誓師北伐,革命形勢正在蓬勃發展。出版發行部的任務相當繁重,而發行部總共才有十幾個人,錢希均不僅要承擔出版發行工作,還要負責加印群組織調運圖書,以滿足廣大群衆渴望閱讀進步書籍的需要。

除此之外,錢希均還擔任着發行部的交通工作,經常要到陳獨秀、李立三、瞿秋白、周恩來等中央上司同志的住地取稿件或送清樣,還需要經常出入基層交通站。

每天的忙碌與奔波,錢希均并沒有對着毛澤民喊苦喊累,而是咬緊牙關堅持了下來。而這些革命工作的鍛煉和考驗,使她這位女工出身的共産黨員迅速地成長起來。

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毛澤民很擔心錢希均的安全,他經常叮囑她:“我們這個發行機關是黨的宣傳部門的咽喉。你除了做好報紙和書刊的發行外,還要擔任地下交通工作,到中央機關和上司同志的住地傳遞秘密檔案。要記住,安全、保密是一條重要紀律。你要盡量減少社會關系,少與外界來往,要保證黨中央和我們這個機關的絕對安全。”

錢希均:做了毛主席十四年的弟媳婦,最終卻與毛澤民遺憾分手童養媳遇到好“丈夫”,讀書改變命運,從此走上革命的道路。戰鬥在敵區中的革命同志假夫妻,日久生情成真夫妻。新疆統戰工作繁忙,緣盡分手,分手即永别。

錢希均與毛澤民住在組織租來的房子裡,除組織上每月發給他們的15元生活費外,沒有其他任何收入。這些錢要用來支付房租、吃飯、穿衣和交際等日用開支。

為了襯托毛澤民的老闆形象,他們在穿戴上的開銷很大,但那些都是必須開銷給旁人看的,他們倆唯有在日常夥食上盡量壓縮開支,為了開源節流,他們在陽台上的花盆裡種青菜,省下了每天的青菜錢。

耳厮鬓摩而又充滿了危險的日子,他們對彼此的了解越來越深刻,錢希均發現身邊的男人是如此大智若愚,對革命充滿了赤誠;毛澤民則發現身邊的女子膽大心細,善良體貼。他們在工作上的配合越來越默契,生活則将他們的心越拉越緊,日久生情的他們接受彼此的愛意,于1926年底結婚了。

而1926年在上海書店開展工作的一年時間裡,毛澤民與錢希均不僅出色地完成了出版印刷任務,居然還盈利1.5萬元。這個盈利還是他們為了掩護身份,對外承接一些印刷業務而獲得的。

毛澤民對印刷行業越來越得心應手,除了辦好黨的出版印刷之外,還不斷地擴充業務,而為了避開國民黨的監視,又不得不頻繁地搬家。

從1926至1931年這六年的時間裡,錢希均跟随毛澤民出生入死,建立并擴大黨的秘密出版發行工作。

錢希均:做了毛主席十四年的弟媳婦,最終卻與毛澤民遺憾分手童養媳遇到好“丈夫”,讀書改變命運,從此走上革命的道路。戰鬥在敵區中的革命同志假夫妻,日久生情成真夫妻。新疆統戰工作繁忙,緣盡分手,分手即永别。

毛主席和母親、弟弟的合影

在日常的地下工作中,錢希均的工作經驗越來越豐富了。執行任務時經常會發生許多意料不到的情況,為了保護黨秘密機關的安全,甩掉身後的“尾巴”,她經常在大街小巷中彎來拐去,巧妙地與敵人周旋,把敵人走懵了,她自己安然脫險了。

1929年夏天,二十多個“包打聽”突然闖進了印刷所,要進行大搜查。正在外面辦事的錢希均及時發現了情況的異常,立即向中央特科作了報告。中央負責人周恩來緊急部署了營救工作,使這場突發事件化險為夷。 

1930年後,錢希均協助毛澤民辦工廠,開鎢礦,發展蘇區經濟,增加财政收入,保證紅軍供給。除此之外,錢希均還協助毛澤民創辦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統一了蘇區貨币。 

錢希均:做了毛主席十四年的弟媳婦,最終卻與毛澤民遺憾分手童養媳遇到好“丈夫”,讀書改變命運,從此走上革命的道路。戰鬥在敵區中的革命同志假夫妻,日久生情成真夫妻。新疆統戰工作繁忙,緣盡分手,分手即永别。

女紅軍的照片

1934年10月,國共時勢突變,為了儲存實力,中央紅軍被迫撤離中央蘇區,開始艱苦卓絕的二萬五千裡長征。錢希均是中央紅軍參加長征的30位女戰士之一,被編在中央縱隊。

雖然她和毛澤民同在中央縱隊,卻不在一起行軍,夫妻倆會面時,隻能匆忙地打個招呼,互道聲問候,默默地投以深情的對視,就是彼此最大的鼓勵了。

長征路上,錢希均先是在幹部休養連擔任政治幹事,後來,又擔任政治保衛局的檢查員。她的工作非常雜碎而繁瑣。不僅要組織雇請民夫、籌集糧款,了解民情和敵情,還要向沿途的群衆宣傳紅軍、宣傳抗日。

在遵義休整期間,原本夫妻有時間可以好好聚一聚,互訴衷腸。但毛澤民忙着帶領國家銀行的從業人員加班加點,在12天内完成發行和回收“紅軍票”的工作,根本沒有閑暇的時間。那段時間裡錢希均總能見到毛澤民忙碌的身影,卻難得有機會和他說上半句話。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3" data-track="76">新疆統戰工作繁忙,緣盡分手,分手即永别。</h1>

錢希均:做了毛主席十四年的弟媳婦,最終卻與毛澤民遺憾分手童養媳遇到好“丈夫”,讀書改變命運,從此走上革命的道路。戰鬥在敵區中的革命同志假夫妻,日久生情成真夫妻。新疆統戰工作繁忙,緣盡分手,分手即永别。

新疆軍閥盛世才

1938年2月,新疆當時的統治者盛世才請求共産黨派遣幹部到新疆支援革命,黨中央從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全局考慮,決定讓毛澤民暫緩前往蘇聯,留在新疆工作。

于是準備去蘇聯養病的毛澤民留在了新疆,成為盛世才政府的進階官員。為了不引人注意,毛澤民化名為周彬。錢希均則被黨組織安排在迪化東門外的“新兵營”任圖書館主任。

毛澤民到了新疆後,一直緻力于新疆的财政工作,為了工作經常熬夜,一日三餐毫無規律,本就帶病的身體在繁重的工作壓力下,毛澤民的身體狀态越來越差。

錢希均作為妻子,卻因為和毛澤民鬧意見,沒有對他進行很好的照顧。

此時毛澤民和錢希均因為各自想法不同,情感逐漸出現了巨大的裂縫。錢希均卻怎麼也想不通,認為蘇聯派來許多飛機,運來了大量的物資支援中國進行抗日,而他們不能去抗日前線,卻留在軍閥政府裡面與軍閥搞統戰,看起來就是多此一舉。

錢希均:做了毛主席十四年的弟媳婦,最終卻與毛澤民遺憾分手童養媳遇到好“丈夫”,讀書改變命運,從此走上革命的道路。戰鬥在敵區中的革命同志假夫妻,日久生情成真夫妻。新疆統戰工作繁忙,緣盡分手,分手即永别。

錢希均在西安的照片

錢希均對中央和毛澤民的許多做法不能了解,跟毛澤民多次要求回延安,或者去抗日前線,毛澤民耐心勸說她為革命工作要多考慮全盤大局,但錢希均情緒激動,根本聽不進去,每次說到這個問題,就像進入了死循環模式,兩人總是争論不休。

在長期艱苦鬥争中磨砺的錢希均,性格倔犟、執拗、獨立,一旦有了回延安或者去前線的決心,她就開始為之付諸行動,她向黨組織寫申請的同時,反複地做毛澤民的說服,希望他能跟自己一起回延安,到前線。但重任在身的毛澤民怎麼可能跟着她走呢?

錢希均非常生氣,認為毛澤民不重視自己,于是跟毛澤民提出了離婚。按照她的性格,也許是想賭氣硬逼毛澤民跟着她離開新疆。

但毛澤民對革命的赤誠甚至高于婚姻,性格耿直的毛澤民對婚姻的态度是嚴肅的,雖然同甘共苦的他們并肩作戰了14年,從白區、到蘇區,爬雪山、過草地,如今又一起到新疆搞統戰工作。内心縱有萬般不舍,但經過深思熟慮,他還是同意了錢希均提出的離婚。

1939年冬天,黨組織同意錢希均要求到抗日前線工作的意見,讓她和“新兵營”的同志一道離開了新疆。同時,黨組織也準許了錢希均的離婚請求。懷着複雜的心情,錢希均于1940年初回到延安。

錢希均:做了毛主席十四年的弟媳婦,最終卻與毛澤民遺憾分手童養媳遇到好“丈夫”,讀書改變命運,從此走上革命的道路。戰鬥在敵區中的革命同志假夫妻,日久生情成真夫妻。新疆統戰工作繁忙,緣盡分手,分手即永别。

毛澤民:一轉身就是一輩子

山一程,水一程,毛澤民從一個地道地道的農民逐漸成長為一個堅定的革命者,從典型的小農思維轉變為心懷天下勞苦大衆的共産主義信仰者,而錢希均也從一個命運凄苦的農村童養媳,成長為一個羽翼豐滿而堅定的革命者!

他們攜手從南到北,風雨兼程一起走過了十四年的婚姻,從開始的陌生排斥,到後來的相知相伴,成為感情真摯的革命伴侶,最後卻以錢希均的退出而黯然落幕了。

1943年9月,在蔣介石的授意下,中統與盛世才的軍警秘密處決毛澤民、陳潭秋、林基路等共産黨人。

心懷遺憾的錢希均絕對沒想到,自己随着“新兵營”離開新疆的那一刻,就是自己跟毛澤民的永别。那些曾經的恩愛與革命鬥争中共進退的日子,在追求革命理想的道路上,帶着堅強,帶着遺憾,帶着淚水,但一直都會在她人生的曆程中熠熠生輝!成為永不褪色的記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