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45年8月,《解放日报》的一则报道让毛主席勃然大怒,痛批博古毛泽东怒批报社负责人日本的投降绝不是因为原子弹1945年世界格局背景

作者:倾城之殇

1945年8月6日上午8时16分,原子弹“小男孩”在广岛病院上空600米处爆炸,当时正值上班高峰,在那一瞬间7万多人被活活“气化”,核爆引发的冲击波席卷整座城市,20多万人相继死亡,这是世人第一次见证原子弹的威力。

1945年8月,《解放日报》的一则报道让毛主席勃然大怒,痛批博古毛泽东怒批报社负责人日本的投降绝不是因为原子弹1945年世界格局背景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毛泽东怒批报社负责人</h1>

1945年8月8日夜,毛泽东忙于部署对日的反攻计划,在工作之余,他坐下来顺手读起了当天的《解放日报》,结果毛泽东看完之后勃然大怒,将报纸摔到了桌上。

原因是报纸头版上关于美国使用原子弹轰炸日本的消息。

按理来说这样的报道很正常,尤其是战时日本作为敌对国家遭遇重创,我们更应该大力报道才是,不仅能鼓舞民众,更能大振士气。

但坏就坏在,这篇报道写得太夸大了,以致于近乎丧失了政治考量。它起的反作用远大于它的正面影响,更为要紧的是在这篇报道后面暗藏的是世界上两大意识形态的斗争。

1945年8月,《解放日报》的一则报道让毛主席勃然大怒,痛批博古毛泽东怒批报社负责人日本的投降绝不是因为原子弹1945年世界格局背景

于是毛泽东的电话直接打到了报社总部。

当时负责这篇报道的是博古同志,他正和办公室的同志沉浸在日本被轰炸的喜悦当中,直到毛泽东一通电话打来。

接过话筒,博古很明显地感觉到毛泽东的语气和平时不太一样,一通电话下来博古的兴奋荡然无存,因为在电话中毛泽东严厉的说道:“这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原则错误”!

1945年8月,《解放日报》的一则报道让毛主席勃然大怒,痛批博古毛泽东怒批报社负责人日本的投降绝不是因为原子弹1945年世界格局背景

第二天,博古带着《解放日报》副总编辑余光生和新华社编辑科长陈克寒奉命来到毛泽东的办公地。他们站在原地被痛批了一个多小时,这时候他们才了解那篇报道的错误有多么重大。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日本的投降绝不是因为原子弹</h1>

这篇报道错误的第一点,就是严重的淡化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十余年的抗战成果和世界广大反法西斯战士们的抗战成果,将功劳极度夸大和不切实际的安置在了两放原子弹和其背后的美国头上。

即便是现在,依然有人认为日本是因为惧怕威力强大的原子弹才会选择无条件投降,忽视了其它诸多要素,只简单粗暴的把原子弹的巨大威力和日军投降联系在一起,得出一个片面、粗浅、不正确的认知结果。

1945年8月,《解放日报》的一则报道让毛主席勃然大怒,痛批博古毛泽东怒批报社负责人日本的投降绝不是因为原子弹1945年世界格局背景

这还是新时代接受过多年教育的当代人的认知,更遑论当年国内饱受战乱,受过教育的人少之又少。

这篇文章一出的确振奋民心,但也让广大人民群众被转移了视线,民间逐渐形成了美国是“救世功臣”的言论。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即使没有美国的那枚原子弹,日本的败亡也是必然的事。

那时在世界范围内的战争格局已经完全改变。

1945年8月,《解放日报》的一则报道让毛主席勃然大怒,痛批博古毛泽东怒批报社负责人日本的投降绝不是因为原子弹1945年世界格局背景

同盟国集团大范围围剿轴心国集团,法西斯主义濒临崩溃,意大利和德国相继投降,只徒留日本在负隅顽抗,在国际环境的大格局下日本得不到援助和支持,注定败亡。

在军事上,日本的大部分兵力深陷中国战争泥沼,十几年的时间里投入了大量的人财力物力却仍无法攻占中国,损耗巨大。并且在东南亚的战场上也接连失利,被中国远征军和英缅军联手遏制住了侵略步伐。

而且美国撕碎了日本在太平洋上的“绝对国防圈”,兵临冲绳群岛,下一步就要攻进日本本土;苏联也出兵20万南下,击溃五十万日本关东军并俘虏二十万,当战争进行到最后时刻,日本关东军被联俘虏人数竟高达六十万之多。

1945年8月,《解放日报》的一则报道让毛主席勃然大怒,痛批博古毛泽东怒批报社负责人日本的投降绝不是因为原子弹1945年世界格局背景

除却外部的巨大压力,日本国内也濒临崩溃,首先是以首相铃木太郎为代表的内阁提议无条件投降,与陆军大臣阿南惟已代表的军方发生严重争执,而以裕仁天皇代表的日本皇室虽犹豫不绝,但也有投降之意。

其次是常年深陷战争沼泽,日本国内民生凋敝,社会动荡,各方势力思想鱼龙混杂。

在1945年2月14日近卫文麿向天皇上奏文,称自战局告急以来,国内愈乱,便有人在背后煽动,以使国内混乱达成革命目的,近卫文麿将其视为共产分子。

1945年8月,《解放日报》的一则报道让毛主席勃然大怒,痛批博古毛泽东怒批报社负责人日本的投降绝不是因为原子弹1945年世界格局背景

最后,日本是一个岛国,战略资源贫瘠。

当处于被围剿之时它就已无法从外界获得物资,之前日本还可以靠着掠夺资源维持各战场稳定,但到1944年之后就连本土运往战场的物资每次都要损失二分之一,这种情况下,日本实在无力支持。

就矿业生产而言,1944年一般矿业产值仅有1941年的一半,已经低于1937年的水平;农业上,1945年的稻米产量为5855万石,比1940年减产了1000万石;1944年1月,东京市中心的城市居民家庭每天每户只有不到100克的蔬菜配给,鱼类配给每天每户只有不到25克。

1945年8月,《解放日报》的一则报道让毛主席勃然大怒,痛批博古毛泽东怒批报社负责人日本的投降绝不是因为原子弹1945年世界格局背景

以上原因都足以表明,原子弹只是日本投降的加速剂,即使没有它日本也只是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它不是日本投降的直接原因,也不是关键原因,更不是根本原因。

日本投降是依靠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不懈斗争取得的,绝对不能被混淆视听,更不能张冠礼戴、冒领功劳。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0">1945年世界格局背景</h1>

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的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苏联雅尔塔召开战时会议,签订了著名的《雅尔塔协定》,这场会议虽然三个国家参与其中,但真正的主角却是苏联和美国,这次协定就是这两个超级大国对战后利益的分配协议。

1945年8月,《解放日报》的一则报道让毛主席勃然大怒,痛批博古毛泽东怒批报社负责人日本的投降绝不是因为原子弹1945年世界格局背景

1945年处于二战末期,法西斯主义军国摇摇欲坠。西欧列强经过战争摧残后已经全面衰落,即使是昔日的大英帝国,如今也不过是外强中干。

于是,有能力争夺世界话语权的国家,便只有苏联和美国,并由此形成了世界两极。

美国在二战以前就已经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在一战期间,光是靠倒卖军火一项就挣得盆满钵满,并借由这笔钱大力发展军事,到二战时期,美国的军事实力已经跻身世界顶尖水平。

在二战期间,各国又大量采购美国生产的优质武器,美国所赚取的军火费用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1945年8月,《解放日报》的一则报道让毛主席勃然大怒,痛批博古毛泽东怒批报社负责人日本的投降绝不是因为原子弹1945年世界格局背景

而且由于美国地理位置特殊,被两大洋保护在中间远离战场,所以美国本土完全没有受到战火波及,反而借着二战东风大发战争财,一时间,美国国内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飞速发展。

在以世界第一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做后盾的情况下,美国又在二战后期参与战争并发挥了积极作用,站在了道德主义的灯塔之下,确立了自己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国际影响力无与伦比。

而苏联虽然处于战争地带,本土遭遇打击,但其军事实力依然恐怖,在1945年,苏军总兵力达到惊人的1200万人,光是部署在欧洲战场的陆军就有670万装备,各式火炮10.7万门,坦克1.2万辆飞机,1.5万架,苏联的陆军实力就连美国也自愧不如。

1945年8月,《解放日报》的一则报道让毛主席勃然大怒,痛批博古毛泽东怒批报社负责人日本的投降绝不是因为原子弹1945年世界格局背景

承担这样庞大的军费开销,苏联的经济实力虽不如美国,但也远超西欧诸国,在二战时期,也是苏联粉碎了德国战无不胜的神话,将德国死死地困在欧洲战场中,掐灭了的轴心国集团意图汇合的妄想。

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巨大贡献,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举足轻重,成为社会主义阵营中的第一强国。

当时的国际背景就是如此,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战争马上就要结束,而对于世界而言,谁当家做主已经成为了最关键的问题。

这不仅仅是两个超级大国争谁是老大的问题,而是决定这个世界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是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致命问题。

1945年8月,《解放日报》的一则报道让毛主席勃然大怒,痛批博古毛泽东怒批报社负责人日本的投降绝不是因为原子弹1945年世界格局背景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天生的对头,双方矛盾尖锐,差距极大,争端不可避免。

资本主义能够极大程度上刺激个人能动性,扩大市场发展生产力,但是这种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高度悬殊的贫富差距。

而且资本主义越发展,垄断现象也就越严重,之后就会拉大阶级差距,封死阶级跃迁通道,导致无法避免的巨大的阶级矛盾,而且垄断行为严重剥削广大人民群众,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1945年8月,《解放日报》的一则报道让毛主席勃然大怒,痛批博古毛泽东怒批报社负责人日本的投降绝不是因为原子弹1945年世界格局背景

而社会主义的目的则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将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杜绝垄断和剥削。两种主义的差异,注定他们要彼此争斗。

这两种主义形成的两种意识形态,在苏联和美国落地生根。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是二者选其一,在战时无人理会一个国家的制度如何,但是在战后必须要划山头、分阵营了。

毛泽东之所以为领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不会计较眼前的得失,而是事事从未来和全局考虑,《解放时报》作为当时党的官方报纸,一言一行都要仔细斟酌,如此这般大肆宣传美国原子弹的威力,实则是在动摇民心,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而且当时国内国共两党依旧存在分歧,战后中国谁当家作主还是未知数,若让民众心里都感觉国民党有美国撑腰而惧怕的话,那就真是把共产党置入险境,会事事被美国卡脖子。

1945年8月,《解放日报》的一则报道让毛主席勃然大怒,痛批博古毛泽东怒批报社负责人日本的投降绝不是因为原子弹1945年世界格局背景

在1946年8月10日,61岁的美国女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来到了延安,会见毛泽东,进行了一次谈话,在这次谈话中,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纸老虎的概念。

在面对斯特朗提出的关于中国如何应对核武器这一问题上,毛泽东泰然处之地回答说:

“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其实并不可怕。当然,原子弹是一种大规模屠杀的武器,但是,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那件新式武器。”

1945年8月,《解放日报》的一则报道让毛主席勃然大怒,痛批博古毛泽东怒批报社负责人日本的投降绝不是因为原子弹1945年世界格局背景

毛泽东对原子弹是纸老虎的论述,后来广为流传,同列宁当年把帝国主义说成是“泥足巨人”一样,都是看到了问题的本质,都成为了世界名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