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遵义会议中,此人反对解除博古的指挥权,建国后他的结局如何?

博古在1931年成为总负责,当时他年仅24岁,是最年轻的负责人。博古在担任负责人后,因为轻信“洋顾问”李德,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也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长征。

客观来说,长征初期的红军也极其艰难,尤其是前有堵截后有追兵,而长征初期的湘江战役更是让红军的掩护部队几乎损失殆尽。因为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做出的一些错误举措,博古备受争议,好在1935年1月,我党成功召开了遵义会议,遵义会议解除了博古与李德的军事指挥权,挽救了红军。

遵义会议中,此人反对解除博古的指挥权,建国后他的结局如何?

遵义会议上,因为博古的所作所为,大部分人都同意解除他的职务,不过,却有一人坚定地站出来拥护博古,并且不同意解除博古的军事指挥权与总负责的职务,此人是谁呢?他后来的结局如何呢?

他就是凯丰。凯丰出生于1905年,江西人,他和博古有着相似的经历,比如都曾在苏联求学过,也正是因为与博古一起在苏联留学,所以他们结成了至交。凯丰很早就已经入党,后来在党中也一直有着不低的地位,可是他的名气却没有博古那么大,只担任了候补委员等职务。

遵义会议中,此人反对解除博古的指挥权,建国后他的结局如何?

也可能是两人交情颇深的缘故,因此在1935年的遵义会议上,大部分人都同意解除博古的负责人职务,而凯丰却不同意,但这并不代表凯丰是一个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意见的人,相反他是懂进退、明是非,有着大将风范的人。后来红军在长征中的遭遇证明了解除博古指挥权的正确,因此凯丰很快就当众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意识到了博古的“左”倾路线为红军带来了多么大的伤害。

遵义会议中,此人反对解除博古的指挥权,建国后他的结局如何?

其实,在长征之前,作为博古的好友,凯丰始终认为博古的作战策略是有一定道理的,大家都冤枉了他,然而在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长征之后,凯丰改变了看法,他看到了在博古策略下顽强不息可却不断面临生死博弈的红军将士们的脸,他看到了无数红军内心真正的追求……

遵义会议中,此人反对解除博古的指挥权,建国后他的结局如何?

长征不仅改变了凯丰的行事作风,也让凯丰对我党的路线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因此后来他并没有再一昧支持博古了,而是理解了组织的决定,也谅解了那些和自己起过纷争的同僚们。此后,凯丰在南方局担任过常委,也在延安宣传和主持了一系列文化活动,抗日胜利的那一年,他更是被提拔为了东北局宣传部长。

遵义会议中,此人反对解除博古的指挥权,建国后他的结局如何?

新中国成立后,凯丰一直兢兢业业地活跃在岗位上,受组织的安排,他曾任多个职位,无论他被分配到哪个工作领域,他都十分认真负责,从不因工作内容的琐碎就敷衍了事。秉持着这样的工作态度,他一直备受组织器重,然而因为工作关系,多年来他的身体落下了不少毛病,随着工作内容的加大和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凯丰终于还是倒了下去。

1955年,凯丰因病逝世,那年他年仅49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