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75年蒋介石生命最后一天,蒋经国日记中记载:父亲问起张伯苓

前言

1949年11月,解放战争已经进入全面胜利的最后阶段,解放大军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国民党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急着收拾行李,准备跟随蒋介石逃往台湾。

蒋介石多次派人来找张伯苓,

劝说他一同去台湾

,同时,周恩来总理拜托傅作义,向张伯苓的儿子张希陆转达一句忠告:希望他不要去台湾,不仅如此,金城银行南京分行经理王恩东专门给张伯苓写来信件:

“飞飞不让老校长动。”

飞飞,就是周恩来。

蒋介石不安极了,直接坐车赶来,亲自敲响张伯苓家的大门,坐了几个小时,离开前,蒋介石的头重重地撞在了汽车门框上,响声甚至惊到了周围正在玩耍的小朋友们,车辆启动,蒋介石拿出一块白手绢来,轻揉起额头,

与张伯苓的这番谈话,让蒋介石更加心烦意乱了。

1975年蒋介石生命最后一天,蒋经国日记中记载:父亲问起张伯苓

图|张伯苓

周恩来的恩师——张伯苓先生

张伯苓,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将一生的心血都花在了教育事业上,他先后创办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重庆南开中学等学校,

周恩来就是他的学生,并被张伯苓称为“南开最好的学生。”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侵华日军炸毁很多院校,包括南开大学,南开大学不得不举校南迁,日军的恶劣行径激起了无数有志青年的爱国之心,他们都要投笔从戎,拿起武器,奔赴战场,报效祖国,而这时周恩来正作为共产党代表,团结各方面抗日救国的力量,领导抗战工作,学生们报国无门,张伯苓就写信给自己的学生周恩来:

“翔宇(周恩来字翔宇———笔者)贤弟大鉴:

兹有南开校友杨作舟君原任所得税事务处湖北办事处收发主任,近以国家危急,拟投笔杀敌,赴陕北工作。用特专函介绍,即请为委用。”

凡是有想去陕北,投奔革命根据地的,张伯苓就一一介绍给周恩来,这让这对许久没有联系,各自忙碌的师生通信多了起来。

1975年蒋介石生命最后一天,蒋经国日记中记载:父亲问起张伯苓

1938年,为了筹办重庆南开中学,张伯苓专门来到武汉筹款,恰好,周恩来因为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职务,也在武汉,武汉刚好又有不少南开的校友,大家就组织起了聚会。

武汉汉口金城银行二楼,108位南开大学的校友聚集在这里,欢迎恩师张伯苓

,周恩来穿着藏青色的中山装,简单整洁,与夫人邓颖超、他加入共产党的介绍人刘清扬一同赴约。会场里聚集了共产党的领袖、还有时任武汉市市长的吴国桢,气氛十分热烈,周恩来亲切地问候了张伯苓,与他握手拥抱。

简单寒暄过后,张伯苓邀请周恩来向众位校友们讲话:

“恩来,你来跟大家讲讲吧。”

周恩来落落大方,随即开始讲话,他深情地回忆往昔在南开时,自己曾深受张伯苓的教诲,并且,南开精神伴随自己很多年,周恩来还同大家分析当前的抗战形势,日军源源不断增兵,战况正是胶着的时候,他点名日后抗战的前途,日后国共更将全力合作,全面抗战,台下众人纷纷鼓掌。

校友们还贴心准备了关于南开以及校友们的照片,大家的照片轮番被展示,看到周恩来在长征路上身着戎装、蓄着鬓须的模样,张伯苓用手杖指着,对所有人说:

“别说,这个脑袋可要值10万块钱呢。”

1975年蒋介石生命最后一天,蒋经国日记中记载:父亲问起张伯苓

图|周恩来抵达陕北

抗战以前,国民党为了捉拿广大的共产党人,除了武力猛烈进攻、围追堵截,还采用了悬赏的办法,在蒋介石发给朱绍良的急电中写着:

“一、毛匪泽东生擒者奖十万元,献首级者奖八万元;

二、林匪彪、彭匪德怀生擒者各奖六万元,献首级者各奖四万元;

三、博古、周恩来二匪生擒者各奖五万元,献首级者各奖三万元;

四、凡伪中央委员、伪军团政委、伪军[团]长及伪一、三军团之伪师长等各匪首生擒者各奖三万元,献首级者各奖二万元;

五、其他各著名匪首,凡能生擒或献首级者,仍照前颁赏格各给……”

当然,这个悬赏的价格是时有变化的,为了能拿下红军主力,“抓到”红军的各位领袖,蒋介石几乎无所不用其极,后来,蒋介石又以10万元高价悬赏周恩来的脑袋,不过,国民党的这个招数始终是无法战胜共产党人的。

如今再回忆起这件事来,校友们开着玩笑:

“校长,您可以领着周校友,到蒋先生那里去,向他要上几十万块钱,这不就是很好的筹款方式吗?”

包括周恩来、张伯苓在内的所有人都哈哈大笑,这场南开校友的聚会在热闹的氛围中结束,在剑拔弩张的岁月中,与友人暂时的相距成为一件难得快乐的事情。

1975年蒋介石生命最后一天,蒋经国日记中记载:父亲问起张伯苓

同年7月,张伯苓担任了第一届国民参政副议长,住在重庆沙坪坝南开中学内的教职员宿舍——津南村,翁文灏、谭仲逵、傅作义、柳亚子、范旭东等人都住在这里,像郭沫若、曹禺这些知名人士,也时常来这里,

津南村一度成为重庆社交活动的中心。

为了广泛团结各界爱国人士,联合抗日,周恩来经常来重庆南开中学,与张伯苓见面,张伯苓邀请他在学习礼堂发言,周恩来站在讲台上,目光炯炯,气质盎然,对全场的人说:

“我,也是南开的学生,张校长是我的校长,在座的老师有的也是我的老师,能够再次回到母校,与各位老师和同学们见面,畅谈国家大事,我感到十分高兴。”

周恩来号召大家团结起来,与日寇进行英勇的斗争。而在讲话结束后,张伯苓还特意邀请周恩来、邓颖超夫妇吃饭相谈。

这段时期,周恩来、张伯苓时常来往,若是周恩来返回延安,不在重庆了,他们就通过书信交流。张伯苓一直住在津南村,

1945年抗日胜利,毛主席、周恩来一行来到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毛主席还专程来这里探望张伯苓。

1975年蒋介石生命最后一天,蒋经国日记中记载:父亲问起张伯苓

图|津南村

1949年11月,解放战争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国民党败局已定,张伯苓对国民党政府的腐朽无能彻底失望,毅然决然地辞去受蒋介石之邀出任的国民党政府考试院院长,在津南村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

此时的蒋介石、以及大大小小的官员正卷铺盖准备逃离,而作为曾经的国民党政府高官,张伯苓又该何去何从,如果他跟着蒋介石走了,那么国民党可能会取得很大的舆论优势,如果他留下来诚挚迎接共产党,那么国民党的声望只会更加一败涂地,

德高望重的张伯苓先生的去留,一时间成为所有人关注的事情。

为争取张伯苓,周恩来秘密寄信,蒋介石亲自登门劝说

这时的重庆,国民党残余势力一边在进行最后的负隅顽抗,一边又在狼狈不堪的逃命,张伯苓是曾经为国民党做过事的,安全不免受到威胁。

眼看着就要落败,蒋介石赶紧派儿子蒋经国来找张伯苓,劝说他一同去台湾,张伯苓心中早就对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政府失望,不想跟着他们离开。

1975年蒋介石生命最后一天,蒋经国日记中记载:父亲问起张伯苓

图|从左至右:张治中、周恩来、傅作义、屈武商

这个时候,曾经的好朋友傅作义担心张伯苓的安全,找到周恩来,希望能帮忙想想办法,解决他目前的困境,

周恩来就委托傅作义,将一封以“无名氏”署名的信件,秘密向张伯苓的儿子张希陆转达:希望不要去台湾,留下来参加新中国的建设。

周恩来还专门委托同为南开校友的金城银行南京分行经理王恩东给张伯苓写信:

“飞飞不让老校长动。

”信中的“飞飞”,就是周恩来在南开大学读书时用过的笔名,张伯苓知道,这是周恩来对他的关怀与爱护,心中更加下了决心,不跟蒋介石走。

另一边,张伯苓迟迟不动,蒋介石特别焦虑不安,连觉都睡不好,想想如果曾经的国民党高官都不跟他走,那影响可就大了,无奈之下,

蒋介石决定,要亲自登门拜访,劝说他跟自己一起离开。

1975年蒋介石生命最后一天,蒋经国日记中记载:父亲问起张伯苓

图|蒋介石

11月21日的下午,重庆时不时传来解放大军的隆隆炮声,那是即将胜利的号角,要知道,9天之后,这座美丽的山城就要解放,从重庆南开中学到津南村的路上,国民党士兵执枪把守,百姓们害怕得不敢走在大街上,冗长的街道上,只见几个年幼的孩童们在自由自在地嬉闹。

蒋介石乘坐的小轿车停在张伯苓住处的门口,小孩子们很少见小轿车这种稀罕的东西,纷纷围过来欣赏,突然,车门打开,蒋介石穿着军装,从小轿车上走下来,面色凝重严肃,一句话也没有说,大步跨进张伯苓的家门。

张伯苓刚从午觉中醒过来,看蒋介石过来,赶紧穿上长袍,以礼相待,张伯苓、蒋介石坐在沙发上,一同坐着的,还有张伯苓的夫人。

简单寒暄过后,蒋介石直接开门见山:

“我最近就要去台湾,老先生是否要和我一起走?如果先生身体不适的话,我要他们在飞机上专门为先生设一个床位,只要先生愿意走,什么条件都好说。”

张伯苓一时无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空气中只剩下长久的沉默,张伯苓夫人主动打破了寂静:

“蒋先生,您看,伯苓他已经老了,又有病,实在做不了什么事情吧。再说,我们的几个儿子都在北方,打算哪里也不去了,他舍不得儿孙,也舍不得南开,就不去台湾了。”

1975年蒋介石生命最后一天,蒋经国日记中记载:父亲问起张伯苓

张伯苓算是婉拒了蒋介石的邀请,蒋介石又再说了几句,他们夫妇始终没有松口,这下,蒋介石算是彻底明白,张伯苓是铁了这条心,不跟他走了。

蒋介石在沙发上默默坐了好一会儿,想想自己手下干将,

张灵甫

已经阵亡两年之久,

杜聿明

年初被俘,

傅作义

起义投诚,身边人已经没有几个了,没落涌上心头,张伯苓夫妇也没有说话,沉静了好一会之后,蒋介石起身,向张伯苓告辞。

张伯苓夫妇将蒋介石送到门口,看着他上车,就在他登车时,突然发生了一个谁也没想到的意外。

蒋介石的脑袋直接重重地撞在了车的门框上,声响极大

,连周围正在玩耍的小孩子都跑过来看热闹,看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一旁站岗的侍卫吓到慌乱,赶紧跑到蒋介石身边,询问怎么了,蒋介石答“没事”,就直接坐进车里,疾驰而去。

看着蒋介石的车离去,张伯苓夫妇也算松了一口气,从此就各走各路。他们转身回屋,

而这时的蒋介石坐在车里,一言不发,手中拿着一块白手绢擦着额头上的伤痕,这次张伯苓一拒绝,蒋介石更心烦意乱了。

1975年蒋介石生命最后一天,蒋经国日记中记载:父亲问起张伯苓

图|毛主席与蒋介石

一个月之前,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新中国的成立,他再也没有了立足之地,原本离开之前,还想带着张伯苓一起走,没想到却被坚定回绝,颓唐之势,孤家寡人,处境凄凉。

1949年11月29日,重庆解放的前夕,蒋介石一行抵达白市驿机场。在来机场的路上,到处可见战争的难民、败兵,还有抛锚的军车横亘在路中间,蒋介石乘坐的汽车都过不去,他只能下车来,步行走过一段泥泞不堪的道路,才坐上车来,一路辗转抵达机场。

蒋介石一言不发,直接走进舱房,准备睡觉,据驾驶员衣复恩回忆,

蒋介石的心情肉眼可见地坏到极点,他没有对大家做出任何指示,大家也不敢去询问他,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招惹他。

飞机还没有到预定的起飞时间,但此时距离机场不远的地方,已经看到人民解放军活动的身影,随行的顾祝同指示衣复恩去请示蒋介石,是否紧急起飞。

衣复恩走到蒋介石舱门时,发现他正在洗脸,就赶紧抓住机会,询问:“现在情况危急,是否赶紧起飞?”蒋介石面无表情,低声说了一句“好吧”。

衣复恩赶紧返回驾驶舱,启动飞机引擎,

飞机载着蒋介石一行人离开重庆,抵达成都,成都的战局当然也是败局已定,胡宗南败退,国民党军颓势尽显。

事实上,在蒋介石到了成都后,他还专门让儿子蒋经国再次邀请张伯苓,表示:

“给先生留下一架飞机,您几时想走就几时走。

张伯苓意志坚决,再次拒绝。

1975年蒋介石生命最后一天,蒋经国日记中记载:父亲问起张伯苓

图|传记剧中的张伯苓与蒋经国

12月10日,万念俱灰的蒋介石、与儿子蒋经国,在随从的保护下,从成都机场离开,逃往台湾,跟在他身边的人已经是寥寥无几。

等一切尘埃落定,傅作义向周恩来报告:

“张伯苓没有走,希望北归。”

周恩来高兴极了,很快联系邓小平,希望他予以协助,期待着恩师张伯苓来京的一天。

蒋介石生命最后一天,蒋经国在日记中记载:父亲问起张伯苓

1950年5月3日,在周恩来的安排与指示下,张伯苓夫妇乘坐飞机抵达北京,住在好友傅作义在北京的家中,周恩来由于有工作在身,没有来得及到机场迎接,不过当天,

他忙里偷闲,匆匆赶到傅作义家中,关怀校长和师母。

1975年蒋介石生命最后一天,蒋经国日记中记载:父亲问起张伯苓

图|《张伯苓》剧照

张伯苓夫妇在北京待了4个月左右的时间,期间周恩来时常来看望他,周恩来表示,而他在生活的需要与困难,可以及时告诉自己,自己也会尽可能帮忙解决,这让张伯苓夫妇十分感动。

张伯苓离开北京时,已经是秋天了,天气也变得凉了许多,周恩来、邓颖超专门在西花厅设宴,为他们饯行。此行,张伯苓要回到天津,周恩来专程写信给天津方面,希望予以照顾,临行前,周恩来说:“回到天津,还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及时告诉我。”

张伯苓夫妇点头,道谢,而后离开。

而这也是张伯苓最后一次的北京之行。

张伯苓到天津后,一家人住在大理道87号(现为和平区大理道39号),这是一栋舒适的小洋楼,张伯苓老人的身边有三子张锡祚照料,每天早睡早起,打牌对标,含饴弄孙,没有跟从蒋介石的晚年生活十分幸福。

1975年蒋介石生命最后一天,蒋经国日记中记载:父亲问起张伯苓

1951年2月17日的晚上,著名教育家,卢木斋的儿子卢开瑗特意来拜访张伯苓,二人相谈甚欢,临走时,76岁的张伯苓依依不舍,坚持将卢开瑗送到门口,从楼上走到大门口,对年迈的老人来说,是需要费些体力的。

三儿媳瞿安贵担心张伯苓老人的身体,专门过来给他送热茶,结果就看见张伯苓已经倒在地上,不能言语,他犯了脑溢血,家人赶紧叫来医生,帮忙救治。

张伯苓被紧急抢救了过来,不过身体依旧十分虚弱,他,以及家人心中都清楚,如今已经到了弥留之际,趁着脑子清醒的时候,张伯苓叫学生黄钰生过来,在他的床边执笔遗嘱,写完后,黄钰生念给他听一遍,张伯苓点头,竖起大拇指,这时他已经完全发不出一句声音了。

1950年2月23日,张伯苓在床上躺了六七天时间,然后永远地闭上了双眼,与世长辞。周恩来在北京听到这个消息,立刻赶到天津,帮忙处理恩师的后事。

张伯苓去世的4天后,身在台湾的蒋介石得知这一消息,在当天的日记中写下“痛悼无已”四个字,还专门命人为张伯苓举办了追悼大会。

1975年蒋介石生命最后一天,蒋经国日记中记载:父亲问起张伯苓

图|蒋介石与蒋经国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生命的最后一天,这天蒋经国照常来看望父亲,蒋介石坐在轮椅上,面带笑容,精神看上去还不错,蒋介石还专门问起了张伯苓,询问关于张伯苓百年诞辰的事宜,张伯苓生于1876年,他虽已经逝去,不过后辈没有忘记他的诞辰。

当日晚上,蒋介石因病去世,蒋经国在当天的日记中写:

“父亲问及清明节,以及张伯苓先生百岁诞辰之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