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8日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在北京正式开馆
首展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
展览以“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作为主线,体现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精心设计了“建立中国共产党 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行改革开放 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4个部分,展览上展出文物实物4548件(套)。
此次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从广西借调了33件文物,其中包括有冯子材在中法战争中使用过的宝剑和冯子材军队抗击法军用的铁面盔。
部分文物介绍
冯子材在中法战争使用过的宝剑:二级文物。长57.7厘米,宽3.2厘米。1958年从钦州县钦州镇白沙街27号冯承珍购买。是罕有的传承有序冯子材宝剑。
冯子材军队抗击法军用的铁面盔:二级文物。两件分别长23.5厘米,宽18厘米,高11厘米及长24.5厘米,宽17厘米,高8.8厘米。1958年龙州采集。1885年3月,冯子材率军在凭祥镇南关(今友谊关)大败法军,清军在与敌人搏斗时用此种面盔做防护,这两件面盔规格不同,表明中法战争期间中国军队的装备大多依靠手工打造,或为各人独有。
人物介绍
冯子材(1818年7月29日-1903年9月18日),字南干,号萃亭,出生于广东廉州府钦州沙尾村(今属广西钦州沙尾村),晚清抗法将领、民族英雄。
冯子材自幼父母双亡,流落江湖,后参加反清起义,失败后接受招安。咸丰年间从向荣、张国梁镇压太平军。曾历任广西、贵州提督。中法战争时,已年近七十,被起用为广西关外军务帮办,取得了镇南关之战胜利,攻克文渊、谅山,重创法军司令尼格里,法军被歼灭的有千余人,法国内阁总理茹费里因此倒台。授云南提督。甲午战争间奉调驻守镇江,官终贵州提督,累官至太子少保。冯子材治军四十余年,寒素如故。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冯子材病逝,享年85岁。冯子材病逝后葬于钦州,朝廷诏予钦州城东南隅建“冯勇毅公专祠”纪念,称“宫保祠”。
来源丨广西新闻频道 钦州发布
编辑丨黄宇琨
校对丨杨曦颖
审核丨罗立彬
(钦州发布出品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有一种美叫钦州
❀ 又见钦州速度!
❀ 那兰,那兰,我爱你!
❀ 街有烟火气自华
❀ 这条线,超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