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阿克苏记者站 胡潇潇 通讯员 程惠刚
10月9日,走进温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创中心,只见几十万株株型小巧、叶形优美、富有光泽、叶脉金黄色、呈网状排列的植物长势喜人。

长势喜人的金线莲。胡潇潇摄
了解后得知,这种植物叫金线莲,是一种非常名贵的中药材,曾被列为濒危药用植物。种植6个月后,它的鲜品市场售价每公斤300元—500元,干品市场售价每公斤4000元—8000元。只是,一向喜阴喜湿的金线莲,怎么会出现在阳光充沛、降水量少的新疆?这背后,凝结着一名金华援疆科技人的心血。
她叫吴梅,是一位85后金华农业科技专家。
今年8月30日,吴梅离开金华市以科技特派员的身份抵达温宿县,她将在这里开始为期一年半的援疆工作。
作为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专家,此前吴梅已两次来到温宿,从金华带来2个品种、5个新品系共30万株金线莲,在温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种,并获得成功。
吴梅说:“我这一次的任务,是实现金线莲在新疆的林下种植。新疆早晚温差大,如果金线莲能在这里种植,将大大提高植物的活性成分,质量比平原地区产的金线莲高出很多,市场价格也比较高。但要在新疆寻找适合金线莲大规模野外种植的条件,难度有点大。”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研究,吴梅“看上”了当地大片大片的核桃林、苹果林。“这里的林下经济几乎是空白,我们想扬长避短,尝试金线莲林下种植。”吴梅说,虽然面临倒时差、水土不服带来的身体不适,但从抵达温宿开始,吴梅就争分夺秒地开始了工作,在当地开展金线莲种植的培训,对林下土壤进行改良,控制湿度,为此后的种植做前期准备。
一年半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对于吴梅来说,这也是工作后第一次这么长时间在异乡生活。不过幸亏在这里有很多金华元素,比如佛手、茶花,还有她倾注了大量心血的金线莲。“有时候看着它们就突然会想到金华,特别是金华基地里种植的金线莲,也会马上打个电话给在金华的同事,问问基地植物长势情况。”对吴梅来说金线莲的存在,也是跟故乡的一种连接。
“想家吗?”“现在还没有,可能刚过来没多久吧,还处于兴奋期。”话虽这么说,但吴梅微信朋友圈里那条“月是故乡明”的感慨,却流露出了她的心思。
“以前天天待着也感觉不出家到底哪里好,出来了才发现,金华真是个幸福指数很高的城市。”吴梅一边说着不想家,一边又念叨湖海塘公园、婺州公园、古子城,想念金华各种各样的美食,想念金华的朋友们。
“如今我已来到温宿工作,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要利用这一年半的时间,把多年种植金线莲的技术和经验传授给这里的科技人员和农户,希望通过种植金线莲助力当地农业转型升级、农民就业增收。”吴梅说。
线莲助力当地农业转型升级、农民就业增收。”吴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