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林巷原名蒲老巷,东出人民路,西至河沿下塘。蒲系姓氏,老系尊称。后讹为蒲林巷。
我经常走在苏州的小巷里,寻觅着历史遗存;偶然,回望深深的、幽幽的、有点苍老又有点被“现代”改造得略显零乱的巷子,我看到了一抹光亮映入巷中,那不是朝阳也不是晚霞,是巷中曾经的住客们人性的光辉。

在浦林巷,我又逢见那抹光亮。光亮的下方是巷中35-1号,是戏曲理论家和教育家,诗词曲作家吴梅先生的故宅。
吴梅(1884-1939),字瞿安,号霜臣,苏州人。中国戏曲理论家和教育家,诗词曲作家。
吴梅一生致力于戏曲及其他声律研究。主要著作有《顾曲麈谈》、《曲学通论》、《中国戏曲概论》、《元剧研究》、《南北词谱》等。又作有传奇、杂剧十二种。被誉为“近代著、度、演、藏各色俱全之曲学大师”。
吴梅终身执教,桃李满园。他的弟子既有名教授大作家又有梨园界的大师,如朱自清、田汉、郑振铎、齐燕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俞振飞……
民国26年(1937年)日军侵华战争爆发。吴梅举家避难,颠沛流离,民国28年(1938年)逃至昆明姚县李旗屯,寄宿在李氏宗祠内,于3月17日病逝。
吴梅临终给晚辈的遗嘱,要学工,不要搞文……为什么?已成历史悬念了。
吴梅还是个有成就的藏书家。
藏书主要方向是有关戏剧、曲谱等方面图书,计有4万余册、数百种。他十几岁就注意搜求戏曲典籍,能购买的购买,能借抄的借抄,积三十年之 艰辛,收藏曲籍六百余种,其中不乏精本、善本、孤本,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藏曲大家。他并且利用自己的珍藏,精心校勘,书楼名为"奢摩他室",家藏明嘉靖善本多种,颜所藏书楼曰"百嘉室",意在收罗到一百部明嘉靖刊本。郑振铎曾到该藏书楼,看到他亲手编纂的《百嘉室藏书目》,有元刊3种、明本80余种、清内府套印本50余种,元明清本曲目476种。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辗转于湖南、云南数省,藏书多有损失。
1949年后,吴梅之子吴良士将藏书捐献给北京图书馆,其书列入《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的有170余部,以曲词类为最多。
吴梅故居坐北朝南、前后三进、占地五百多平方米。走进石库门,西为楼厅与厢楼组成的三合院。前后辟天井,楼厅北有堂楼,楼下设雀宿檐和一枝香鹤颈轩,楼层东部辟藏书室和“奢摩他室”(吴梅藏书楼)及“百嘉室”。楼前石板铺地,凿水井两口。院南石库门墙上嵌砖额“乐居安天”四字,为宣统元年(1909)吴梅自题。堂楼后有一排平屋为厨房。后门通双林巷。
1998年吴梅故居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