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清华大学校庆的一段辣舞视频热传,其实在事情发生前我刚去了清华园,为了看《水木湛清华——中国绘画中的自然》大展。展名非常贴合校庆主题,年初预告的时候是跟故宫合办的,但是不知道为何后来故宫不参加了,展品变成了以首都博物馆的为主,档次自然下降不少,不过好在还有些难得一见的私人藏品,其中最具分量的当属苏轼名下的《偃松图卷》。

北宋,苏轼(传)《偃松图卷》,私人藏
这件作品闻名已久,没想到跟《木石图》一样,突然就有机会见到了。它曾归项元汴和乾隆这两位盖章狂魔收藏,被项元汴盖了数十个印,清宫藏印也有十多个。按徐邦达先生鉴定,“眉山苏轼”款为后添且故意做旧,“赵郡苏氏”印亦伪,所用加浆半熟纸在南宋常见,定为南宋行家之作,题跋藏印皆真。
就实物所见,此图与《木石图》完全是两种画风,此图描摹较细,是徐老所说的行家风格。苏轼作为文人画的发起者,画出《木石图》那种较写意的作品可以理解,但画成这种就有点费解。虽然是同样扭曲畸倔的松树,但此图过于刻意,树干都不止转了一个圈。不过虽不是真笔,它却是最被“盖章认定”的一件,有《石渠宝笈》等明清著录,更难得的是连乾隆九年制作的外包锦囊都还在。所以如果上拍,没准成交价比《木石图》还要高。此作没有宣统印,应该是清亡之前就流出宫了,后来的流传情况不明,现归杭州赵氏崇文堂,1992年徐老撰文时称“今藏北京赵氏”,不知道与现在的赵氏是否同一家。说起来如今归为苏轼的几件画作,我就只剩中国美术馆的《潇湘竹石图》没见过了,那件近年也展过两次,可惜都缘悭一面。
宋,李公麟(传)《兰亭修禊图卷》,私人藏
这件作品完全不是白描风格,不知道为何归为李公麟,其实更像是李唐传派的作品。人物画得还可以。不知道为何包首、卷轴等都没有了。
宋,佚名《祷祝图》,私人藏
这个册页挂在墙上基本上看不清,感觉楼阁尚可,人物一般。
宋,佚名《双雏图》,私人藏
所展的几件“宋画”里,我最喜欢这件,它比较符合宋代花鸟写生的细致入微,尤其是精心钩摹的残荷符合宋人趣味,两只野鸭也画得不错。画中有项元汴、吴廷印。
宋-元,佚名《春溪鸣禽图》,私人藏
这件曾在广东美术馆见过,高居翰旧藏,不知道现在是否还是画家丘挺的藏品。上次标的还是“宋-元”,这次干脆不标年代。画还是挺好的。
元,倪瓒《霜林湍石图》,私人藏
有王季迁题签及多方藏印,画感觉尚可,字则偏弱。
元,朱德润《仿米云山图》,私人藏
这件有朱德润印,但大异朱泽民画风,介绍说朱曾随高克恭学画,所以这个是他早期风格云云。
以上就是展览中的宋元作品,全是私人藏品,我怀疑是不是故宫临时不肯借展,匆忙之下策展人只好动用关系找私人借来这些藏品撑场。
明,沈周《桐荫濯足图》,首都博物馆藏
这件曾在首博见过,非常大的青绿山水轴,我感觉它跟上博那件《临戴文进谢安东山图》一样,可能都不是沈周作品。对此问题,黄小峰老师有专文论述,不再赘言。
明,文徵明《江南春色图卷》,首都博物馆藏
后有王宠一跋,画的用笔略显琐碎,也不一定是真笔。
明,仇英《松荫琴阮图》,私人藏
这件青绿作品,跟《桃源仙境图》这种标准件一对比就能看出差距,而且它其实也是多胞胎,图式跟广州艺术博物院的《停琴听阮图》一样,类似的对弹构图作品还有,但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了。
明,董其昌等八家《山水卷》,首都博物馆藏
分别由董其昌、庄严、诸念修、李绍箕、陈廉、释蕉幻、蓝瑛、吴振绘画,董画上方有陈继儒题跋,称董是仿张僧繇笔意。
明,陈洪绶《松荫论道图》,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画的可能是个类似《张果老见明皇》的故事,画中微缩的倒骑毛驴的应该就是张果老?展览中另有一幅挂名陈洪绶的《松荫高士图》,与老莲相差甚远,就不看了。
明,陈洪绶《持镜仕女图》,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插播这件陈老莲是《万物毕照——中国铜镜文化与艺术》里的展品,后面我再说一下这个展。
明,文嘉《山水图》,首都博物馆藏
学他父亲“细文”一路风格。展中首博有些藏品是在2019年的“江山如画”展见过的。
清,朱耷《松岗亭子图》,首都博物馆藏
清,王原祁《乾坤大观图卷》,首都博物馆藏
自题用大痴墨法。
明,宋旭《具区林屋图》,私人藏
非常高的一个轴,学的是王蒙笔法。
明,关思、张宏等《袖里奇峰图卷》,私人藏
此卷与拍出天价的《十面灵璧图卷》有相似之处,都是晚明产物,都是画石头,都是群体创作。它是徐君平从崇祯元年(1628)至顺治十三年(1656)分别请关思、张宏、文从简、卞文瑜、刘原起、金俊明等十九家各画家藏奇石,只是时代比十面灵璧稍晚,参与者也稍逊董其昌、吴彬诸人。
清,王翚《仿江贯道雪溪图》,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清,石涛《竹西之图卷》,私人藏
画的是扬州风景,并题广陵竹枝词十二首。
明,佚名《梅竹双禽图》,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原来的题签写的是宋人,画的也确实工细,不知为何现在定为明人。
明,陈淳《墨花八种图卷》,首都博物馆藏
现场只展了六种,分别是兰花、牡丹、桃花、瑞香、月季、玉兰。
清,方士庶《仿各家山水图卷》,首都博物馆藏
分别仿王蒙、李成、沈周,第四段仿吴镇没有展开。
清,恽寿平《荷香水榭》,首都博物馆藏
这是一套十二开的山水册页,现场只展了这一开。南田另有一套与梅清的山水册页。
清,王时敏《山水册页》,首都博物馆藏
也是十二开的山水册,只展了这开和童原的一开。
清,嘉庆“水木湛清华”印,私人藏
最后看这枚嘉庆御印,“水木湛清华”出自东晋谢混《游西池》诗,也是清华大学校名的由来。展览中还有许多不太知名画家的作品,就不细看了。展览会一直持续到10月,据说后期会更换部分展品,也正是担心苏轼会被换掉,我才第一时间就跑去看了。
然后刚好遇到《万物毕照——中国铜镜文化与艺术》同时开展,这可能是历来规模最大的铜镜展了,共有400多面铜镜参展,而且很多是私人藏品,不过我对铜镜没什么研究,只能走马观花地过了一遍。
西汉,鸟虫篆铭彩绘镜,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这件上次“与天久长”展见过。这次同时展了李零先生释读铭文的手稿。
战国-西汉,鎏金镶嵌龙纹镜,私人藏
唐,金银平脱天马鸾凤纹镜,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1963年西安东厅门征集。
另外,本次展览借了5面含有“中国”铭文的古镜,可以说非常的“主旋律”。
西汉,“游中国”铭镜,私人藏
西汉-新莽,“中国安宁”铭博局纹镜,私人藏
东汉,“四夷降服中国宁”铭七乳瑞兽镜,广东大观博物馆藏
这件之前写过,其实也是私人博物馆藏品,这次大观借了不少展品。
东汉,“中国”铭王昭君故事画像镜,广东榄菊大湾区艺术博物馆藏
查了一下,这个博物馆还在筹办,是中山榄菊集团投资的,据说要按国家一级博物馆的标准来建,不知道有没有书画。
东汉,“中国强”铭龙虎七乳禽兽镜,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藏
好了,清华艺术博物馆的展览就看到这里,别人家大学的博物馆真是让人羡慕啊。最后也补祝清华110岁生日快乐吧。
●《水木湛清华——中国绘画中的自然》
展期:2021年4月20日—10月20日
●《万物毕照——中国铜镜文化与艺术》
展期:2021年4月22日—8月22日
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门票: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