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境小镇到国际大都市,为什么选择深圳?第一个示范区应该怎么做?党委书记为什么要透露自己的手机号码和微信?深圳真的没有好的大学吗?如何吸引人才?如何提高我的创造力?深圳的特色是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10月10日晚,CCTV-2财经频道"对话"栏目将聚焦深圳,与深圳市委书记王伟忠对话,共同探讨深圳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揭开"深圳密码"提供更多思路。
王伟忠说,在第一个示范区的头几天,他经历了持续的失眠,除了兴奋之外,更感到"责任重大"。
2035年,深圳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的典范;

示范区头几天意见发布,市委书记失眠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也是深圳实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试验区一周年,从"先试"到"先示范"责任重大。
作为全市委书记,王伟忠表示,他认为深圳在40年里已经完成了数百年的发展,是我国在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中的一个奇迹,但只有第一个征程,走的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对话中,王伟忠还透露,在第一个示范区的头几天,他经历了持续的失眠,除了兴奋之外,还感到"责任重大"。王伟忠表示,试点示范区的任务和战略定位不是"轻松锣鼓就能完成"。2035年,深圳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的典范;
按照建设"第一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深圳要成为"高质量发展高地",王伟忠指出,"创新驱动"要建设,不断坚持创新。2018年,王伟忠率深圳代表团访问美国,当时美国人指出,深圳的产业链非常完整,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到全国的1/6,全球的1/10,但与此同时,一些高科技仍然存在"卡脖子"现象。
为了突破这一壁垒,深圳要构建"基础研究与技术研究、成果产业化与科技融资"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重点是"基础研究"。
深圳有一所好大学吗?他们说:当然有!
强调"基础研究"一开始就不能绕过,即"建设大学"。深圳有一所好大学吗?面对这样的问题,王伟忠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深圳有一所好大学!从香港大学(深圳)到深圳大学,再到南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在深圳的建设中,这些高等院校都为城市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曦补充说,一流大学养活一座城市,一座城市孕育一流大学。目前,有专职院士22人,40%以上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自然指数是全国排名第17位的自然指数,世界排名第60位。陈先生自豪地表示,对于一所只有五百个教学和研究序列的大学来说,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养生谈到了他为什么选择在深圳办一所学校。他说,深圳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城市和一个移民城市,这两个参数决定了他们看好深圳。深圳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国际金融城市,这需要大量的金融人才,谁来培养这些人才?徐养生说,当时他们以为想用香港的经验和教学人才,在深圳培养下一代人才,现在他们着眼于每年为深圳培养数百名人才,特别是国际金融科技人才,以实现办学的最初愿景。
谈到未来,陈说,他希望深圳的高校能够进一步推动深圳科技的整体可持续发展,在高校布局和深圳的产业布局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光明的科学城、西里湖科教城等,拥有一流的大学存在。
不是"冷板凳",让研究人员都坐在"稳板凳"上
有了高校,就有人才来到深圳。王伟忠指出,一流的人才需要一个世界级的平台,这常说"工作要做好事,首先要受益工具",所以深圳大力打造光辉的科普城市,通过建设世界级的科研平台,让更多的人才发挥出来。
2014年回到深圳工作的中国科学院深圳高新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刘晨丽表示,深圳40年来一直是创新之城,愿意尝试新事物,给年轻人机会,相信他们, 这是吸引他的最大原因。
如今,刘晨立的研究所规模已达近700人,探索"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楼上是科研院所,楼下是企业,以缩短从技术到产品研究的转变周期。企业与科研院所共享设备,可以降低初创企业的运营成本,而科研院所则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刘晨丽提到这个平台用于仪器设备,也为深圳企业研发需要专门搭建,公共研发平台向上向所有科研人员开放。
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也表示,深圳的土地"更容易做",在其他地方做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大型科学设备,可能需要5-7年的时间准备,但在深圳却大大缩短了,鹏城实验室刚刚完成了一个42亿元的大型科学安装建设, 从项目到安装只花了9个月的时间。
能让科研人员在深圳扎根,秘诀不仅仅是"深圳速度",更是"深圳温度"。王伟忠指出,要给研究人员一个"稳坐的板凳",不是"冷板凳",也不是"东西向歪斜的板凳",让科学家做基础研究,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等等,政府应该尽最大努力提供支持。
从"培育下一个华为"到"深圳特产是企业家"
除了搭建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外,科技企业的运作离不开资金,需要风险投资,为此深圳也制定了系统规划,成立了天使母基金。该基金最近完成了50亿美元的增长,从50亿美元增加到100亿美元。王伟忠指出,该基金的设立是为了吸引更多初创企业到深圳,同时也计划培育下一个华为腾讯。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健表示,天使投资作为整个风险投资的最早部分,是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孵化器,帮助初创企业跨越"死亡之谷",因为创业成功概率低,背后风险高, 运营该基金的压力是巨大的。深圳正在做这个"下压力"的事情,更多的是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态圈,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深圳的企业从未在水中长大,对于这份声明,研究组董事长、深圳市工商联主席陈至立以"广东街头企业"为例,称深圳企业的特点——四个"自我":自有品牌、自主创新、拥有100%的知识产权, 终于可以实现独立控制。
深圳的创业精神代代相传,陈直立笑着说,深圳的特产早已不是荔枝,深圳世上最有名的特产就是创业者。而这些创业者一致认为,深圳的营商环境居全国第一。对此,王伟忠在去年的创业节上提到,他公布了微信和手机号码,很多创业者都会向秘书发送建议,而在获得第一手资料后,深圳优化的营商环境可以立即改变。
在各种效果下,优化深圳营商环境的效果体现在数据中。今年上半年,深圳进口外资超过40亿美元,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5.04%,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0%以上。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外商和民营企业家对中国、广东和深圳都很看好。
未来五年,深圳将投资4500亿美元,新增学位74万
第一个示范区的建设也应打造一个"民生幸福基准",这个内容来自深圳的水处理,来自深圳的民生改善,来自深圳的民政服务。
深圳市宝安区水利局工程处副处长蔡军涛表示,2015年的茅洲河还很黑,污染严重性位居全省第一,深圳特区脸上有一道疤痕。但随着这些年加大了水处理力度,短短几年补短板的历史,做了近7000公里的管网改造,实现了13000个原水源区,淘汰了1467个小黑臭水体,不留大黑臭水体, 而且公众也有清澈的河底。
王伟忠还现场回应了市民最关心的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王伟忠表示,过去三年来,深圳已投入超过2200亿元改善教育,解决了所有儿童入学的问题,下一步是提供高质量、高质量的教育,未来五年深圳将新建74万个学位,政府还将投资4500亿美元继续完善教育资源。
此外,在智慧城市中,近年来,深圳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深圳市政府服务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刘家忱表示,企业和市民在市内做生意特别方便。比如,让群众做事,不跑一次,就成了常态,跑一次是底线,跑很多次就是例外。一台机器,一次一件东西。深圳还连续第二年在全国网络政府服务重点城市排名中位居榜首。
以深圳市龙华区民济街北站社区党委书记何新生为例,在社区窗口可以实现计划生育、养老、劳务、保险等窗口,在社区的党政中心也有自助服务区,可以办理港澳通证的更新、交通违规缴费、社保证印制等100多家查询印刷业务。
深圳是观察中国改革开放的外部世界窗口,打造良好的示范区
四十年前,中央决定设立特区,希望深圳能杀血路;王伟忠说,40年来特区精神,他的理解是——敢于尝试,敢于当先,艰苦奋斗。
王伟忠还用了12个字来形容如何继承特区精神——敢于做第一、开放包容、务实守法。王伟忠解释说,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离开北京,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前往深圳,提到希望深圳继续敢于尝试,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以"敢做人"。一是"深圳是首要继承特区精神的,二是"开放包容"是由于深圳市的特点决定的,作为一个移民城市,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来到这里追求自己的梦想,这就要求城市的大门越来越大, 对于创新创业试错给予宽容 此外,深圳要打造一个法治城市的典范,城市需要有"务实守法"的精神。
现在,改革已经进入深水,无人之地,王伟忠说,没有肉硬骨头真的很难咬,但深圳应该勇于向内改革。"现在的改革需要触及利益,感动一些人的蛋糕,所以我们说最难的改革是'刀子把自己向内改变'。
同时,深圳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城市,是外界观察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也是向外界展示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重要窗口。王伟忠表示相信,今后深圳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建设一个有中国特色、坚定信心、坚定信念的良好示范区,坚定不移地做好自己的事情,确保道路继续前行。
撰稿:南都记者傅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