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要刮满建筑物!
当前,国际形势已进入多事之秋,大国博弈进入新阶段。此时,任何一个大国的风草运动,都可能成为全球风暴引发的"蝴蝶翅膀"。
10月21日,美国、欧洲、俄罗斯和日本等世界又发生了三场大型活动。

"教皇会议"
让我们从俄美游戏的最新发展开始,这次的切入点是中欧国家捷克共和国。
当地时间20日,捷克新政府"政策平台准备小组"成员,也是捷克内阁外长德沃夏克的潜在候选人,他告诉记者:"捷克正在审查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并将通过《马格尼茨基法案》。
毫无疑问,以德沃夏克的身份,他的发言足以代表捷克新政府的态度。
显然,刚刚在10月初赢得捷克议会选举的"团结一致"执政联盟,打算"为新官员开三枪"。
在分析此事之前,有必要介绍一下《马格尼茨基法案》。
俄罗斯律师马格尼茨基于2008年被俄罗斯警方逮捕,罪名是揭露俄罗斯官员的腐败行为,在监狱中被殴打,并于2009年底"病死"。
作为回应,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称这是一场"悲剧",并下令进行调查。然而,随着马格尼茨基的死震撼了世界,国会匆忙通过了《马格尼茨基法案》,对一系列俄罗斯官员实施了制裁。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
在这一点上,必须指出三个关键点。
1、世界不是"二极管",美国所做的只是"玩弄权力"。
正如普京所说:"这是俄罗斯的内政!""谁应对马格尼茨基的死负责,最终将由俄罗斯司法系统审判,无论如何,它不会是美国国会的"长臂管辖权"。
归根结底,国会的这场"荒谬表演"只不过是冷战时期打着"保护人权"幌子对俄罗斯的把戏。
毕竟,西方没有侵犯人权吗?什么不是一个糟糕的"反人权"行为,对美国原住民犯下的罪行,在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的杀戮,以及由于疫情爆发而在美国造成的75万人死亡?
美国总统乔·拜登
2、《马格尼茨基法案》已沦为俄罗斯的西方专用武器。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该法案最初是由美国提出和通过的,但随着美国继续扩大其申请清单,许多西方国家已经或正在"以同样的方式学习"。
8月初,澳大利亚外交部长佩恩发表声明说,澳大利亚也将在今年年底前颁布澳大利亚版的《全球马格尼茨基人权问责法案》,以回应美国政府。
此外,加拿大、立陶宛、科索沃等国也已通过类似法案,法国、瑞典、荷兰也在审议中,而捷克和欧盟也不愿落后,各自承诺在最新的最后期限前提出法案。
不难看出,自称"人权老师"的美国,通过盟友的不断纠缠,正在逐步打下"反俄"网络。
捷克总统泽曼
3、回到捷克本身,这种政府更迭本身就很奇怪。
一方面,自拜登政府今年上台以来,捷克作为美国的"反俄先锋",率先挑起对俄罗斯的"外交驱逐战",应该非常符合欧美的胃口。
但在这次选举中,由现任总理巴比什领导的中间派"公民行动党"被三名自由派联盟击败,表明西方仍然不确定捷克共和国的表现。
另一方面,作为捷克政府中的"亲俄",捷克总统泽曼于选举后的第二天10月10日被送进重症监护室。
更令人困惑的是,捷克总统办公室正在隐瞒自己的病情,即使医生建议反对,其参谋长也安排一些政客与泽曼联系。
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涉及政治斗争,是否存在欧洲和美国的阴影。捷克总统能否继续履行职责,取决于11月捷克众议院的投票结果。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日本前首相菅直人、美国国务卿约翰·布林肯
接下来,让我们谈谈日本,一名美国士兵在东京因两项罪名被捕。
21日(UPI) -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警方于10月9日在日本逮捕了一名美国士兵,罪名是在东京街头袭击了一名身份不明的日本男子。
据悉,警方最初以涉嫌故意伤害为由将他带走,但后来日本警方发现,美军在日本携带1.3克合成毒品,其尿液检测结果也呈阳性,显然是吸毒。
后来,经过审讯,驻日美军透露,他是从东京的一家酒吧买来的。结果,日本警方立即开始调查其流通情况。
对此,你怎么看?
首先,日本警方"运气好",就是当场逮捕驻日美军。
毕竟,在日美关系下地位协定规定,驻日美军在基地外犯罪,如果不当场被捕,日本警方必须先起诉,才有权逮捕驻日美军。
但它也创造了一个漏洞,如果美国坚持要掩盖他,美国可以首先将这名士兵送回美国。届时,即使日本警方起诉成功,犯下罪行的美国士兵也不会被引渡回日本。
韩国总统文泰贤和美国总统拜登
其次,与韩国人相比,日本人似乎"感激不尽"。
至少在今年5月9日,日本警方仅凭酒后驾车就逮捕了一人,两人因擅自闯入住宅楼被日本警方逮捕。
然而,驻韩美军一再犯罪:5月,数人违反防疫规定,6月19日,两名士兵偷了名牌包,6月27日,两名士兵撞人逃跑,10月9日,两名士兵殴打一名路过的司机......
更可悲的是,犯下这些罪行的美国军队后来被移交给美国宪兵。
第三,随着美国在亚太战略上的投入增加,未来犯罪率将会增加。
要知道,无论是美军驻日基地,还是美军驻韩基地,现阶段都有扩军工作正在进行中。毫无疑问,拜登政府从中东和阿富汗撤军势必在亚太地区更加强大。
更重要的是,美日印澳"四国机制"已经形成,美军驻日地位更加突出。当然,日本未来会欢迎澳大利亚军队和英国军队来日,"好日子"还在前面。
罗斯托夫核电站
最后,让我们谈谈俄罗斯核电站的事故。
20日,俄罗斯罗斯托夫核电站事故,其2号核电机组在夜间紧急申请停电,以及火电设备维修,因蒸汽泄漏。
幸运的是,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没有发现辐射异常,其余三支机组继续作业,俄方目前正在排除故障。
不得不说,当俄罗斯和核事故这两个词放在一起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不好的联想。
当然,必须强调的是,苏联对1980年代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反应是巨大的。特别是今天,与发生福岛事故的日本相比。
话又说回来,关于俄罗斯核电站的事故,有两个简单的观点。
一是俄罗斯的核电技术,目前的地位相对稳定。
事实上,俄罗斯的民用核电技术,出口到许多国家,包括印度、土耳其、芬兰、匈牙利等。但这只是第三代核电技术。
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核电技术已经发展到第四代,而俄罗斯只有少数技术领先,总的来说,我们已经"弯腰超车"了。
其次,俄罗斯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毕竟,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已经宣布,他的国家将在2060年之前实现其"碳中和"目标。显然,为了实现这一承诺,俄方加强核电建设也是意向。
当然,俄罗斯天然气资源也很丰富,但核电可以直接建在经济发达地区,与风能、轻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相比,仍存在不可替代的优势。
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
但在这一点上,必须提到已经全面放弃核电的德国。现在,德国在履行其气候承诺的同时,依靠天然气发电,这对其能源安全来说不是好消息。
说起来,"北溪2号"三天前刚刚完成技术注气,离官方通风不远。到那时,欧洲和世界的局势将发生变化,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