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文学大师纪念艾青诞辰110周年
作者:吴思静(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诗歌评论家)
在20世纪新中国诗歌的地平线上,一个巨大的身影,穿过黎明的风,面对着太阳而来。他就是艾青,在当代中国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伟大诗人。
在民族危在旦夕的时代,艾青并没有失去对光明的信仰,而是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去赞美光明、赞美太阳、赞美人民,表达了对和平与尊严的热切呼唤。在屈辱和苦难的日子里,他并没有低下高贵的头颅,而是坚信"连磷火,还是烧"。在新时期的曙光中,他重新焕发了诗歌的青春,用诗人的良知、亲身经历,以及自己的反思,凝聚成诗意象,带给他的读者和时代。
艾青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在他50多年的创作史上,有两个创作的高峰期,一个是1930年代和1940年代,另一个是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艾青最重要的杰作就是在这两个时期诞生的。值此艾青诞辰110周年之际,回顾他非凡的一生,重温他的诗歌创作,我觉得他的精神品格特别值得珍惜。

1986年1月30日,诗人艾青出席了《诗刊》的发布会。摄影:张祖道
1.用辛苦的诗歌创作,表达心中燃烧的大爱
"为什么我总是眼里含着泪水?"/因为我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1938年11月17日,艾青写下了这两行诗句,这是自屈原以来爱国知识分子的共同声音:"太久了,无法掩盖......虽然九死了,但他仍然不后悔。"
在艾青眼中,仰望人民的英雄与普通人是统一的。他想和那些诚实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了解他们灵魂的美丽。相信那些对世界有希望,对他人有梦想的人。正是因为艾青心中充满了对祖国、人民和地球的真诚热爱,他才能不断鼓动起写诗的冲动,将自己的人生与民族的命运、自己的感情和人民的感情融为一体,创作出一系列人民的歌歌,赞美大地的诗歌。
例如,在1933年的"大河 - 我的保姆"中:"......大溪河,我今天看到的雪让我想起了你。/ 你用你粗壮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在你搭好炉子后, / 从围裙上取下木炭灰之后/尝完煮熟的米饭后,/ 当你把黑酱碗放在黑桌子上之后, / 在你为山坡上的荆棘编造了儿子的破衣服之后,/在你用木刀包裹了孩子的断手之后, / 在你勒死了你丈夫衬衫上的虱子之后,/在你捡起今天的第一个鸡蛋之后,/你用你的大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着我。"
Otsun River用自己的乳汁,也用自己满腔的爱心喂养了艾青,艾青对劳动人民深表同情,用母亲的真挚爱来赞美这位伟大的母亲。这首诗是艾青用自传色彩的灵魂忏悔,是对圣母之爱的颂歌。这首诗充满了纯洁、无私的爱,献给大河,也是献给"地球上的万民,我伟大的河一样的保姆和他们的儿子",这显示了诗人宽广的胸怀,也是这首诗的普世价值。
例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挡住了中国//那来自森林,/开着马车/你这个中国农民/戴着皮帽子/冒着雪/你要去哪里?我告诉你/我也是农民的后裔-/因为你的/脸上刻着痛苦的皱纹/我可以如此深/知道/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岁月的艰辛。"
1937年冬天,日本的蹄子践踏着中国的山川,就像风雪肆虐这个国家的土地一样。诗人悲伤的情绪倾泻而出,把马车里的农夫、面容狰狞的年轻女子、北方冰冻土地上的年迈母亲等真实人物,亲切地与他们交谈。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挡住了中国啊......"反复出现,像一首音乐的主旋律,给人一种悲伤的、循环的美感。
例如,电车:"在冰冻的日子里/在贫穷的村庄之间/手推车/用单独的轮子/在灰色的黄土层上描绘深深的车辙/穿过浩瀚和沙漠/从这条路/到那条路。"
1938年初,艾青北游了两个多月,看到大江大山一片废墟,百姓遭受重创,心在流血。他选择了北方常见的场景,用象征意义写下了电车。诗人把他的马车放在寒冷贫瘠的北方土地上,它唯一的一个轮子穿过广阔的大地,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这首诗清楚地写着手推车,推手推车的人是偷偷写的。诗人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完成了对北方农民的赞美。
艾青(右)和巴金在对话个人资料图片中
2.以开放的态度,打磨自由诗的光芒
艾青一生都渴望自由。"诗歌和自由是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两样东西,"他说。诗歌的声音是自由的声音;艾青是自由的使者,在《致太阳》中,诗人渴望写到太阳让他想起了博爱、平等和自由。他意识到诗人的职责:"普罗米修斯偷走了火,把它交给了世界。由此可见,艾青是民族解放与个人的解放联系在一起的,他对自由的呼唤,体现了他对新诗品质最深刻的理解,也使他的诗歌自我形象闪耀着人格的荣耀。
正是出于对心灵自由的渴望,艾青以自由诗歌为主要写作形式。在他看来,自由诗歌是新世界的产物,更能适应激烈的动荡,时代瞬息万变。艾青的诗歌不仅在内容上充满了自由的精神,而且在形式上也不愿意被既定的规则和程序所束缚。
他有一个开放的心态,以惠特曼为代表的自由诗歌和以Verhaeren为代表的法国象征主义诗歌,使他在意象的选择、情绪的创造等方面表现得极具独创性。在压抑的艺术风格中,他的诗歌作品展现出高贵之美和苦难之美,代表了中国自由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3.在美学原则上,确认诗歌是善与善之间的最佳联系
"诗意"与"真实"的关系一直是诗人高度重视的话题。正如拜伦所说:"如果诗歌的本质是谎言,那就把它扔掉,或者像柏拉图想做的那样:把它从理想国家驱逐出去"(给约翰·默里的公开信)。梁宗轩认为:"它是诗底唯一深厚的根基,诗才是真底的最高和最终实现"(《诗与真秩序》)。艾青也同意这一点。尤其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艾青的痛苦去理解需要"说实话"。他的第一首诗《回归之歌》在自传中被称为"诗人必须说出真相"。本来,"诗人必须讲真话"的命题是一个普通的真理,这对一个诗人来说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可讨论的。然而,面对当时盛行的虚假、宏大、空洞的诗歌,说出真相成为诗界的首要任务。
艾青对那些"追随潮流"的诗歌写作,失去了自我批评:"'不跌倒'只能是玩具,更不能作为生活的典范"(艾青诗歌从序列中)。回艾青,敢于吐出胸膛块,他最好的作品,融入他的人生经历,走进他深刻的反思,说是真挚的。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8月出版
当然,艾青并不是孤立地强调"真",他倡导真善美合一的审美原则:"真善美是先进人类共同意志中统一的三种表现,诗歌必须是它们之间最好的联系"(诗学)。艾青的代表诗实现了对世界的"真"认识、社会效用的"善"与艺术的"美"的统一。
4.通过独特而扎实的形象,展现诗歌"思考"的内涵
艾青是诗人、哲学家,他的诗歌不仅是情感的宣泄,更是思想的升华。诗人的激情和哲学家的智慧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统一。20世纪30年代,艾青提出:"人存在,人故思考。"对世界来说,我们不仅在看,而且在思考和说话"(诗学)。随着时间的流逝,艾青对生命、自然、社会的思考更加深刻、冷酷、更加成熟。体现在诗歌中,就是要不断完善"思考"的品格,不断趋向于与哲学融为一体。
当然,艾青作为诗人,深知诗歌和哲学有不同的把握世界的方式,他总是努力通过独特而坚实的形象来"思考"内涵,自然而然地展现出来。打开他的诗集《归来之歌》、《鱼化石》突然走进读者的眼帘:"多么活泼,/多么精力充沛,/在海浪中跳跃,/漂浮在大海中;/ 不幸遭遇火山爆发, / 也可能是地震, / 你失去了自由,被埋在尘土中;/ / 多少亿年后,地质测量师,/在岩层中发现你,仍然栩栩如生......"这不仅仅是关于化石的形状。特别是重新发现的鱼类化石"还活着",显示出强烈的生命力。
艾青晚年的《鱼化石》与他早期的《煤的对话》相似。鱼类化石和煤炭已经深埋在地下数亿年,但前者已成为化石,而后者则完全变成了煤炭。艾青在新时代的标志性作品是《光之歌》。这首诗写于改革开放初期。比起早年的歌曲《太阳》温暖而简单,《光之歌》要丰富得多。在诗人的著作中,光源不再局限于天空中的太阳,也来自人类本身。这表明真理不是由别人给出的,而是由人类的实践给出的。这里所展现的对个体的尊重,对生命价值的肯定,应该说是艾青晚年思想上的一次飞跃。
在艾青的诗学中,诗歌不是一种简单的情感表达,也不是一种简单的哲学写作,而是通过诗人的思想,凝聚成象征意义的生命体验。所以艾青最好的诗都是用意象说出来的。艾青对诗歌的智力重视,使我们的新诗歌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一个新的阶段,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简单的抒情中。
艾青的人生追求光明,将自己的生活与诗意融为一体。他对土地的热爱,他对人民的深厚感情,他对光明的向往,永远不会过时。
光明日报(2020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