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庆市大同区9处遗址进行考古发掘,10月12日获得黑龙江省文物局检查专家组验收,10月24日黑龙江大学考古系师生撤离,标志着分阶段遗址发掘工作的结束, 现已进入考古简报的后期整理和汇编阶段。

经过调查勘探,九处遗址总面积约21万平方米,2019年挖掘面积500平方米。虽然发掘面积不大,但成效显著,发现遗址、灰坑等各类文物50余处,出土陶器、铁、石、骨、木、玉等文物500余件。九个遗址保存完好,遗迹密密麻麻,场地形状良好,灰坑单体较大,灰坑之间似乎有结构联系。九地出土的陶器也更具特色,大型陶器碎片占比很大,还出土了少量砖块、山脊兽等建筑构件。有迹象表明,该地块可能不是普通的住宅用地。
发掘结果,受到省文物局验收专家组成员的一致好评,验收专家向省考古领导建议,该遗址有必要继续进行申报发掘研究。
九处遗址考古发掘负责人、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刘晓东(左二)向省文物局验收专家(右四省文化厅文化遗产保护考古司研究员吴琦)介绍了遗址的立体建模, 右六平原省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孙长清,左三元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李晨璆)。
发掘工作得到了国家、省、市、区、局、镇、村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大同区落户的挖掘工作,对辽津文化的研究、区域历史文化的发掘和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志军(左四)参观了考古遗址。
省考古研究所所长赵永军(左)来到考古遗址慰问,了解发掘情况。
黑龙江大学副校长严明(右三)来到考古遗址,并与副校长张凤琴、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刘晓东、城市文化管理站站长严香林等一起为黑人大学实习基地揭幕。
黑龙江大学副校长、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副院长闫明(左四)等人来到考古遗址慰问,了解发掘情况。
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党支部书记赵恩忠(左四)和副校长魏影(左三)来到考古遗址慰问,了解发掘情况。
王东(右一)、副研究员张凤丽(左一)、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凤丽(左一)来到考古遗址慰问,了解发掘情况,并与全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李晨珂(中)一起观看出土文物。
市文化管理站站长颜祥林(右二)向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东(右一)介绍考古工作。
区委书记王崇廷(左四)前往考古遗址慰问,了解发掘进度。
区委副书记王立涛(右二)前往考古遗址慰问,并听取刘晓东(右一)介绍发掘进度。
区副区长张凤琴(前排左二)前往考古遗址表示哀悼,并听取刘晓东(右二)介绍发掘进度。
区人大代表到考古遗址视察全区文物工作情况。
人民政协委员视察了整个地区的文物工作,来到考古遗址。
区委书记段丹飞(左二)、孙升镇委书记方希兵(左三)、孙胜镇九村支部书记李继才(左一)等人讨论了九个地点的发掘准备工作。
大庆市"四县"文博同仁参观九大考古遗址。
市文化博览社会员单位,大庆市第十届中学师生参观考古遗址。
区文体旅游局成员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并参观九处考古遗址进行研究。
2009年夏天,在第三次全国文物调查期间,省、市、县相关领导走访了9处遗址,发现遗址上有大量的布瓦,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2017年5月,大同区举办"大同区金源文化研讨会",区委、区政府、区文化风风局主要干领导出席,并邀请权威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以及市级文物管理站、主要、有能力的领导参加研讨会, 开启了大同地区辽金文化探索的开端。
区委书记王崇廷在"大同区金元文化研讨会"上发言。
市文化局局长王东、广信在"大同区金源文化研讨会"上发言。
2017年11月,大庆市文物管理站与大同区文物管理院共同探索九处遗址。
2018年12月10日,大庆文物管理站馆长包曙光(左二)、梁慧立(右二)、闫香林(左一)到访9处。
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市文化文化协会理事长张凤丽(左)参观了9处遗址。
2019年6月,九村村民在耕地发现了辽金时期的六耳铁锅等古物,市、区、镇干部到现场取景。
孙胜镇党委书记、市长、副市长等领导为考古工作组寻找工作站。
考古基地建设。
九个遗址的考古工作组与探矿者合作,了解现场调查。
刘晓东(前排左二)、执行领导包曙光(前排右二)等人讨论了挖掘现场的位置。
这九个遗址的考古工作组领导了黑人大学考古系实习学生的铲土工作。
九个遗址挖掘工作负责人刘晓东(右三)、黑人大学实习负责人郭美玲先生(右二)、市文化管理站站长严祥林(右一)等研究工作。
挖掘工作专家验收报告。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今年九处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已接近尾声,但对"九种文化"的探索才刚刚开始,凝聚成"团结协作、科学严谨、奉献、勇于探索"的"九大精神",将激励更多的人不忘初心,为挖掘区域历史文化而不懈努力!
遇见,九!
一个七八百年前的故事,一个多年后的故事!
发现历史,创造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