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水浒传:武艺水平高过梁山五虎的四大战将

作者:烛影乱谈

梁山马军“五虎大将”不仅是梁山最强的骑将天团,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书中的第一组合,书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具备单挑梁山五虎的实力。但是若单打独斗,五虎虽然各个骁勇,却也算不得《水浒传》中的天花板,在我看来书中至少有四员战将实力在其之上。

梁山五虎的实力水平

五虎将虽然齐名并称,武艺档次大体相当,但细致分析实力并不等同,存在一定差距,这点通过战绩和描写便可见端倪。

由于和相同对手有过交锋,所以我们先来说林冲和呼延灼。林冲在步战使刀的情况下与杨志大战三十合不分胜负,斗到分际时被王伦叫停。很多人说分际是即将分出胜负,也就是林冲快赢了,支持这种理论的大概都是林冲粉丝。实际上“分际”不仅不是即将分出胜负的意思,反而指斗得正精彩,难分上下。不然王伦也不会认为杨志可以匹敌林冲,想将其留住以制衡。当然了,林冲虽然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但不可否认使刀时并非最强状态,故而这一战虽平,却可以视作林冲≥杨志。

水浒传:武艺水平高过梁山五虎的四大战将

呼延灼与杨志之间是马战,结果四十合不分胜负。由于之前他已经和鲁智深斗了五十合,体力上有所损耗,所以这场平局也可视作呼延灼≥杨志。也就是说从对战八骠骑中的佼佼者杨志看,林冲和呼延灼的表现是差不多的。

不过同样是对战扈三娘,林冲则比呼延灼要亮眼得多,在扈三娘追击宋江时,林冲数合间轻松将其生擒。反观呼延灼急切间十余合没能拿下不说,心里还认为扈三娘本事不错,而当他使出自认为的绝招时,居然被挡了下来,待其再度打算发力,扈三娘早已回马而走,所以最终闹了个平局收场。

尽管林冲对战的扈三娘此前经历过几场斗将,体力消耗不小,不过林冲是将其生擒,难度比之一般的击败乃至击杀要大得多。反观呼延灼确实短时间内没有太好的速胜办法,这不仅是因为呼延灼守强攻弱,也有硬实力上与林冲存在细微差距的成分。

水浒传:武艺水平高过梁山五虎的四大战将

说完这二位公认的强者,再来看五虎将中争议最大的秦明。因为败绩多,所以秦明常被诟病,甚至于不少人认为秦明配不上五虎之名,但是客观讲,秦明战败多因中计,诱敌对他来说百试百灵,真正因技不如人被击败只有曾头市面对史文恭时,就公平斗将的战绩而言,秦明其实比林冲不遑多让。另外,秦明也曾和八骠骑中的佼佼者花荣有过交锋,结果五十合不分胜负,不过在后来排座次时,施公特意提到秦明才及花荣,只因花荣是他大舅,这才坐了花荣下首,这等于说在官方设定中秦明是略强于花荣的。

综合来讲,秦明的硬实力与林冲、呼延灼伯仲之间,当然了实战水平有时不等于理论实力,若是分别对战二人,秦明大概率胜不得呼延灼,毕竟双鞭将的防御几乎无懈可击,当然了以他疲软的进攻也很难击败秦明。至于林冲,秦明大概率会败,至于需要多少回合就不得而知了。

水浒传:武艺水平高过梁山五虎的四大战将

再来说五虎最后一位董平,出场晚,笔墨少,战绩也不多,同样是对战八骠骑中的上四位,与徐宁斗五十合不分胜负,由于宋江恐徐宁有失而先鸣金收兵,故而被普遍视作董平略占优势,不过由于很少有人将徐宁置于花荣和杨志之上,所以董平此战比林冲、秦明、呼延灼的战绩要逊色三分,即董平略强于徐宁,而林冲、呼延灼略强于杨志,秦明略强于花荣中的这个略强数值相当,那么董平比三虎是存在细微差距的。

水浒传:武艺水平高过梁山五虎的四大战将

最后说五虎之首关胜,他是唯一一位对战八骠骑战将占了明显上风的——十余合令索超斧怯。索超的实力高不过花荣、徐宁和杨志,但差距不会太大,毕竟在大名府四五十合与杨志斗得平分秋色(我不认为此处杨志有放水),所以关胜能够短时间内上风索超可以看出他的实力其实是强于其他四虎的。当然了,索超斧怯是李成看出来的,当时并未战败,所以也不必过度神化关胜。

其实在关胜出场时,施耐庵设计了其独战林冲、秦明的桥段,就已经说明作者有意突出关胜在五虎中的武力地位,只不过战后关胜自认不敌二将,使得这一战变得缺少说服力,加上林冲的粉丝群体太庞大,关胜又在功绩、资历都不如林冲的情况下座次位居其上,使得很多人有意贬低关胜而抬高林冲。其实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看,关胜的武艺冠绝五虎是没什么争议的。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五虎将的位列顺序基本就可以代表他们的武艺强弱,那么我们所说的强于五虎的战将,至少在武艺上要不逊色于最强的大刀关胜,这也是我用了很大篇幅分析五虎将实力的原因,毕竟五个人并不完全等同,总要明确一个参照物才好进行比较。

水浒传:武艺水平高过梁山五虎的四大战将

官方设定的天下第一

说起官方设定的天下第一,那必然是作者在赞诗中用一句“马步军中推第一”定了性的卢俊义,所以即便不分析五虎之间的强弱,也足以说明卢俊义比五虎中任何一个都强。

当然了,其实我也不觉得卢俊义超过关胜太多。就斗将而言,他还真算不上书中最出彩的,生擒史文恭是晁盖阴魂作祟等多方面客观因素结合而成,与武艺高低关系不大;独战耶律四子一个时辰获胜被不少人称作具备四虎的实力,理由是耶律四子曾分别战平过关胜、呼延灼、徐宁、索超,然而书中并未交代这场四对四的具体回合数,而且从描写明显能够看出他们打斗的时间并不长,因此说耶律四子有五虎八骠的实力有些言过其实。

卢俊义的最强一战其实是在击败耶律四子后遇上了一支辽军千人队,单枪匹马杀得辽军人仰马翻、四散奔逃,如果放在《三国演义》《说岳全传》中这样的混战水平或许不算什么,但是在《水浒传》中绝无仅有。所以卢俊义这个天下第一多少还是有实战作为支撑的,不完全在于作者的直接定性。

水浒传:武艺水平高过梁山五虎的四大战将

疑似上风卢俊义的乱军上将

如果认可卢俊义的武艺强于关胜,亦强于五虎中任何一人,那么有一个人的实力必然也在梁山五虎之上——杜壆。

杜壆为淮西乱军王庆麾下上将,使一杆丈八蛇矛,笔墨不多,却展现出惊人的实力,曾在梁山大军征讨王庆时与卢俊义大战五十合不分胜负。如果仅仅如此其实还不至于让人认同他不下于卢俊义,毕竟孙安也曾做到过这样的程度,但是此时作者特意点出杜壆这杆蛇矛神出鬼没,这已经隐隐有表达杜壆不下于卢俊义的意思了,之后更惊人的是为卢俊义压阵的孙安因见卢俊义不能取胜,竟拍马助战!要知道,通常我们可是认为先鸣金或先助战一方劣势的。

纵观全书,除了被疑似使用道术的李助压制外,这是玉麒麟唯一一次疑似劣势,那么这样一来卢俊义天下第一的人设是不是就崩了呢?也不尽然,强行解释其实也能辩得过,就是孙安助战后杜壆立刻就被杀了,毫无片刻抵挡,这就可以理解成杜壆至多只能挡住一个卢俊义,受不得半点外力干扰,那么就等于卢俊义给他盖了帽。虽然这种近似于诡辩的说法有点让人脸红,但是也无所谓了,因为本文的重点是强过五虎,而不是卢俊义和杜壆孰强孰弱。既然证明了杜壆和卢俊义同一水平,那么他自然强于关胜领衔的五虎将。

水浒传:武艺水平高过梁山五虎的四大战将

正面击败秦明的民间教头

抛开飞石、弓箭、诈败诱敌、以多打少等手段,纵观全书五虎将在公平近身武斗的情况下只有秦明在面对史文恭时被二十合打得力怯,回马败走时被追击刺伤。

这是实打实的战败,没什么好过多解释的,而秦明也因此战失利而常被质疑实力。但是刚才我们已经分析过,秦明的硬实力是配得上五虎地位的,所以此战并非秦明弱,而是史文恭太强,甚至单以战绩论,史文恭比卢俊义更佳。至于史文恭被卢俊义所擒刚才也已经提到过,在曾头市被打破、全无战心又被晁盖阴魂缠定的情况下,史文恭没被当场吓尿就不错了,哪还有什么战斗力可言?所以我觉得二人之间的强弱关系和《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与颜良颇为相似。

有人说关胜与索超一战用的回合数更少,但是首先秦明的实力强于索超;其次索超只是斧怯,并未战败。而秦明则是力怯而走,换言之史文恭击败秦明是要强于关胜优势索超的,尽管回合数略多。故而史文恭强于关胜凌驾于五虎之上没什么争议,当与卢俊义、杜壆并驾齐驱。

水浒传:武艺水平高过梁山五虎的四大战将

转瞬即逝的辽国猛将

除了明显强于五虎的上述三将,在梁山兵伐大辽时的首战,辽军出动了一位实力强悍却如流星般转瞬即逝的人物——阿里奇。

与阿里奇斗将的是八骠骑中第二位金枪手徐宁,前面在介绍梁山五虎时我们曾说过,东平府之战徐宁曾力战董平五十合不分胜负,所谓的劣势还是从宋江恐其有失分析来的。然而面对阿里奇,仅仅三十合徐宁抵挡不住败走,间接说明了阿里奇的实力强过董平。

考虑到董平是五虎将中相对最弱的一位,那么其他四虎的武艺比之阿里奇如何呢?首先我不认为林冲有三十合战胜徐宁的可能。在梁山赚徐宁上山时,林冲曾称他与徐宁是旧相识,在东京汴梁时经常切磋武艺,彼此敬服,若徐宁只有和林冲对战三十合的本事,我想也得不到豹子头的认可。而林冲若做不到三十合击败徐宁,与之相比还略有不如的秦明、呼延灼自然也做不到。

这样一来,就只剩下关胜尚有悬念。不过还是那句话,关胜虽然仅仅十余合就使得索超斧怯,但并非击败,而且也只有李成看出了索超无法取胜,再加上徐宁本就略强于索超,故而我认为阿里奇三十合击败徐宁的含金量更高,就理论实力而言,阿里奇当在关胜之上。

水浒传:武艺水平高过梁山五虎的四大战将

综上所述,抛开李助不谈,纵观整部《水浒传》卢俊义、杜壆、史文恭的武艺水平明显强过梁山五虎大将,阿里奇虽对比三人有一定差距,但亦隐隐在五虎之上,即便是其中最强的关胜比之也要略逊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