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朝最后一位大内高手,他的武艺究竟有多高强?说出来或许没人信

作者:魏武思维

一提起八卦掌,人们就觉得高深莫测,八卦掌又称“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人们认识它常常出现在各种武侠小说里。

相比较于大陆古代其余更有知名度的武功来说,八卦掌普及并不广,其特点就是身捷步灵,随走随变,灵活的步法和身法,常常能使对手感到眼花缭乱。

而在清朝末年,有一位神秘的大内高手,就是八卦掌的传人,许多人都不知道他是谁,但他的功夫其实远比他的名声成就要高。

清朝最后一位大内高手,他的武艺究竟有多高强?说出来或许没人信

天将奇才

宫宝田出生在山东省,家境十分普通,父母都是农民,由于家里负担不起他读书的学费,仅仅在私塾读过一段时间的宫宝田就不得不退学了。

在宫宝田13岁的时候,他就开始踏入社会自食其力,刚开始,他找了一个米店做店铺伙计,但他没想到的是,这家米店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由于米店是专门供应王府粮食的,所以宫宝田作为学徒,每日都要送米去王府。

王府有一个护院名叫尹福,他经常在院子里训练,而这个送米的小孩引起了他的注意,因为好奇,宫宝田每次都会趴在院子门口看尹福训练,偷偷学一些招式。

这些当然逃不过尹福的眼睛,他开始注意宫宝田,随后发现,这个小孩虽然年纪小,但搬米的时候丝毫不费劲,再加上身材小,也显得十分轻盈灵活。

这也许是个练武的材料。尹福思索着,有一次便直接走到宫宝田面前,问他想不想练武术。

宫宝田点点头,眼里流露出兴奋的目光。

尹福随后便带他去见了自己的师父董海川,董海川握了握宝田的手,仔细打量着他随后说:“真是难得!”接着,他还私下里再三叮嘱尹福要注意培养宝田,这是个好苗子。

清朝最后一位大内高手,他的武艺究竟有多高强?说出来或许没人信

就这么误打误撞,宫宝田就一心一意做了尹福的徒弟。尹福没有看走眼,宫宝田确实是一个练武奇才,尹福遵照师父的指示,对宫宝田悉心栽培,严格要求。

每天天不亮,尹福就发给宝田一个木碗,告诉他,这个碗就是来装他流下的汗,只要汗水不滴满木碗,练功就不能停止。

宫宝田并没有因此埋怨半分,反而点点头,十分尊敬尹福,也很听他的话。

由于宝田练功勤奋,再加上性格随和,待人有礼貌,尹福的其余弟子都很喜欢他,大家纷纷称赞宫宝田,虽然小师弟来得最晚,但最勤奋,学得最快。

就这样,宫宝田一路得到高人的指点和培养,仅仅5年后,师祖董海川就将八卦拳亲自传授给他。

仅仅23岁,宫宝田就已经拥有超出同龄人的深厚功力,人送外号“宫猴子”。

这时候,宫宝田也认为自己已经炉火纯青,可以出师了,心态便有些飘飘然,之后,宫宝田也去给王府当护院,师父叮嘱他:“天外有天,你永远不知道比人比你强多少,懂得退让才是永恒之道。”

接下来一切都很顺利,直到一个深夜,宝田听见有人翻墙,就手提花枪走出门外,当时就仿佛看见有一个人影,宫宝田当即刺去,没想到枪被对方抓住了,宝田一下慌了神跳出去,对方见他逃脱,只能跃墙而去。

虽然没造成什么损失,但这几乎是宫宝田为数不多失手的时刻,这件事让宝田更加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此后更加注意低调行事。

清朝最后一位大内高手,他的武艺究竟有多高强?说出来或许没人信

眼看宫宝田就27岁了,优秀的他又迈出了一大步——成为皇宫的大内武术总管。

最后的大内高手大内高手的功夫都很了得,但和宫宝田相比都相距甚远,宫宝田进宫以后立功无数,不仅为为清朝皇帝保驾护航,还保护光绪皇帝出逃,凭借自己优秀的功夫和才能,一次又一次拯救清朝皇室于苦难之中。

但即便如此,在宫宝田的心里仍有许多遗憾。

在许多习武之人的心里,家国的荣誉和尊严比天还大,他也很想尽力保护清王朝,但此时的清王朝早已经是强弩之末,在一次次的逃亡过程中,宫宝田也逐渐看清了皇帝和所谓大臣的心思。

他们根本没想拯救自己的王朝,只是为了自保而已。

宫宝田心里还是有一分自己的坚守,他此时已经深感失望,最后,宫宝田还是称病回到了故乡。

但回去之后,宫宝田并没有忘记百姓,清末民,常有土匪抢掠民财,宫宝田就与匪首比武,让土匪们知难而退。

清朝最后一位大内高手,他的武艺究竟有多高强?说出来或许没人信

虽然已经隐退,但江湖仍有他的传说。

军阀张作霖就很想让宫宝田来自己身边工作,对此,宫宝田一开始并没有答应。

毕竟自己已经退隐,本不该参与这些世俗纷争,此时正值朝代更迭,天下局势动荡,此时出山,究竟是对是错?

但张作霖也不是什么软柿子,他脾气火爆,又有匪气,如果不答应他,可能会有杀身之祸。

思来想去,宫宝田还是决定去张作霖那里看看,张作霖一见到宫宝田就和颜悦色,表示此次请他来的目的是为了让他训练一下府上的士兵。

不一会儿,张作霖就提出要看看宫宝田的枪法,宫宝田心里知道,张作霖是在试探他。

于是,他就说:“那么就请您把我当成枪靶来试几枪吧!”

张作霖听了大吃一惊,虽然自己的枪法十分优秀,但他如此平静地说出这些话,想必是对自己的功夫有十足的把握,认定自己绝对不会受到伤害。

张作霖一口答应,站定之后,他刚开始怕伤到宫宝田,于是朝着他的肩膀开了一枪。

然而还没等张作霖看清楚,宫宝田就已经躲避了子弹,气定神闲地站在原处,张作霖不信邪,出其不意地朝他另外一侧肩膀射击。

“砰——”枪响过后,张作霖眼睛一花,一转眼宫宝田人就不见了,回头一看,不知何时,宫宝田已经站在了他的身后。

张作霖大吃一惊,立刻握紧宫宝田的手:“怪我怠慢您了!”

清朝最后一位大内高手,他的武艺究竟有多高强?说出来或许没人信

从此之后,宫宝田名声大振,开始收徒弟,并且培养出了一批杰出的武术人才。

并且在张作霖倒台之后,宫宝田也没有停下维护周围和平安全的步伐,关于他的传说越来越多,也因此结识了许多开国大将,许世友就是其中一个。

和许世友的缘分

许世友是大陆大名鼎鼎的开国将军,不仅因为脾气火爆出名,更让人信服的是他的拳脚功夫。

他出身少林,本就过硬的本领在身,而许世友也十分喜欢和人切磋,宫宝田也在他的切磋名单之上。

许世友早就听闻宫宝田的大名和传说,也知道宫宝田是光绪皇帝身边的人,之后还跟随张作霖,现在张作霖已死,要想见到宫宝田应该比以前要容易许多。

许世友想的没错,离开张作霖以后,宫宝田回到自己的山东老家,开了一家武馆,当起了师父。

清朝最后一位大内高手,他的武艺究竟有多高强?说出来或许没人信

而许世友此时正在烟台附近完成任务,他听闻宫宝田也在烟台之后,兴致立刻就上来了,他也想一睹这位传奇人物,跟他过过招。

在得知许世友的意愿之后,宫宝田欣然应允,他也听说过许世友的大名,如今许世友登门拜访,哪有拒绝的理由?

正当两人进行愉快地交流时,院子里树上的麻雀叽叽喳喳吵个不停。

“砰——”还没等许世友反应过来,他身边的警卫员就掏出手枪将麻雀打走了。

宫宝田看到以后笑着问:“不愧是司令员,就连身边警卫员的身手都如此敏捷。”说着,他转过身去对警卫员说:“小伙子,你枪法很好,那我来考考你,你能打中我头上的帽子吗?”

警卫员瞥了瞥一旁的许世友,心里十分紧张,就算他能打中,他也不敢打啊!

许世友也觉得有些不妥,打不打得中是一回事,万一打不中呢?这可是性命攸关的事情,可不是闹着玩的。

宫宝田接着说:“如果我就站在那儿让你打帽子岂不是太过于简单?你的枪法准、子弹快,可未必有我的手快。”

警卫员这才明白宫宝田的意思,他开枪打帽子,宫宝田拿着帽子躲避子弹,看看是他的枪法准,还是宫宝田的身手好。

清朝最后一位大内高手,他的武艺究竟有多高强?说出来或许没人信

许世友哈哈大笑:“那你试试吧,不过你不一定打得中呢。”

警卫员挺了挺身子,他深吸一口气,心里想着枪口不长眼,自己可得千万小心,万一伤到宫宝田就不好了。

然而警卫员的想法属实是多虑,只见宫宝田将帽子举过头顶,用目光示意警卫员开枪。

“砰——”说时迟那时快,众人连子弹的影子都没见着,但反观宫宝田,却安然无恙地举着帽子,好像从来都没见过。

怎么回事?警卫员觉得心里纳闷,难道我刚才没开枪?不对啊,我一直盯着宫宝田的帽子,几乎没见到他动一下,那子弹去哪儿了?

不止是警卫员,就连一旁的许世友和众人都看懵了,他们也没见到宫宝田作出任何动作,然而帽子依旧完好无损。

许世友一下反应过来:“你呀!你的枪法还是比不上宫老先生的速度快啊!”

清朝最后一位大内高手,他的武艺究竟有多高强?说出来或许没人信

原来,子弹确实射向了那顶帽子,然而宫宝田早就预判到了子弹的轨迹,提前避开了子弹,又迅速恢复原位,其实已经躲避了子弹,只不过速度太快,大家都没看出来。

许世友心服口服:“没想到宫老先生已经70岁了,身手还如此敏捷,丝毫不输当年啊!”

宫宝田哈哈大笑,朝许世友行了一个礼。

人生如技击,如果势均力敌,死板的一方必然会溃败。

对于宫宝田来说,他有自己的坚守和信念,在乱世之中不同流合污,即使顺应潮流,也有自己的底线和坚持,这也许比他的武功更让人佩服和尊敬,灵活处世,本分做人,这是不矛盾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