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5·18博物馆日|来找找你认识的青铜器纹饰

作者:文旅潍坊

在博物馆中,我们经常能见到各式各样的青铜器,有各种各样的器型。从其功能性区分有酒器、食器、水器、乐器、兵器、农具与工具、车马器等等。

仅一种类型的青铜器就有很多细分的种类。例如,兵器,有剑、戈、戟、匕首、箭镞等。生活用具,有鬲(lì)、甗(yǎn)、瓿(bù)、簋(guǐ)、爵、觚(gū)、斝(jiǎ)、罍(léi)等等。

结合馆藏青铜器文物,介绍一下青铜器的常见纹饰。纹饰,顾名思义,就是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不同时代的青铜器,纹饰也有所不同。商周时期是青铜器极大发展的时期,器型丰富,纹饰也多种多样,融合了圆雕、浮雕、镂雕等多种技法,极为华丽。

一、兽面纹

兽面纹是商周青铜器中最常见的纹饰,旧称“饕餮纹”。 青铜器上的兽面纹一般由有对称的双目、鼻子、双角等的兽头以及分布在兽头两侧的身躯构成。

5·18博物馆日|来找找你认识的青铜器纹饰

网图,一种典型的兽面纹

春秋战国时期是青铜器纹饰发展的最后阶段。春秋时期王权旁落,礼崩乐坏,各诸侯国自己铸造的青铜器工艺水平和纹饰各有特点。馆藏东周铜鬲,主体纹饰为兽面纹,有椭圆形双目、耳朵、以及变形的身躯,整体纹饰特征不甚明显,与窃曲纹有所融合。窃曲纹是卷曲的细长条纹构成,也是青铜器中常见的纹饰之一。

5·18博物馆日|来找找你认识的青铜器纹饰

东周铜鬲,诸城博物馆藏

兽面纹盛行于商代晚期和西周时期,一般作为主体纹饰,分布于器物的腹部或颈部以下。到春秋战国时期,兽面纹开始衰落,从主体纹饰变为次要纹饰,出现于器物的耳、足等部位。下图中器物的三足以兽面纹装饰,双目、双角鼻子等特征明显。与早期的兽面纹狰狞的表情不同,这件器物的纹饰多了一丝呆萌与可爱。

5·18博物馆日|来找找你认识的青铜器纹饰

兽面纹,诸城博物馆藏

二、龙纹

在青铜器纹饰中,龙纹是形象最为多变的纹饰之一,有夔龙纹、卷龙纹、交龙纹、顾龙纹、双头龙纹、蟠螭纹等等。龙纹的基本特征是口部有外翻的唇部,头部有角,身体弯曲如蛇。

5·18博物馆日|来找找你认识的青铜器纹饰

夔龙纹,诸城博物馆藏

夔龙纹是一种侧面龙纹,是最初的龙纹形象之一,后期的顾龙纹、交龙纹、蟠螭纹都是由夔龙纹发展而来,以夔龙纹为基础进行变形和组合的结果。这种纹饰就是展示龙的侧面形象,有一足、二足和多足等多种形象。身上也有多种纹饰,包括云雷纹、鳞纹等多种纹饰。

5·18博物馆日|来找找你认识的青铜器纹饰

双头龙纹,诸城博物馆藏

5·18博物馆日|来找找你认识的青铜器纹饰

交龙纹,也是双头龙纹的组合,诸城博物馆藏

三、其他动物纹

青铜器纹饰不仅有想象中的各种神兽,如饕餮、龙、凤鸟等,还有自然界中常见的动物纹饰,例如鸟、羊、牛、蛇、蝉等。

5·18博物馆日|来找找你认识的青铜器纹饰

春秋铜鐏,诸城博物馆藏

铜鐏是安装于长柄青铜兵器木柄末端的附件。这一件铜鐏,表面饰有精美的纹饰,上部有几何线性纹饰,中部主体纹饰为羊纹,下部有两组对称的变形鸟纹,纹饰细致,显示了春秋时期青铜器工艺的精湛水平。羊纹头部有角弯曲向后,眼睛圆睁,身躯内以线性纹饰装饰,尾部短圆,造型既有写实的特点,又古拙可爱。变形鸟纹,将鸟喙和眼睛突出展示,通过波磔变化的曲线显示鸟的静态与动态之美。

5·18博物馆日|来找找你认识的青铜器纹饰

诸城博物馆藏

这一件器物口沿处,以牛头作为装饰,连接柄部,牛头造型圆润,双角圆钝,仿佛动漫中的牛宝宝形象,是不是有些可爱呢?它就在展厅,等你来探索。

青铜器的纹饰种类繁多,每一种纹饰都蕴含了古代先民对审美的追求和精神世界的探索。

注:图片来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馆藏档案资料

供稿:周昱君

(信息来源:诸城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