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徐向前曾是聂荣臻副手,为何建国后却反过来?元帅排名也是聂在后

作者:故里梦长安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当天,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相关中央部门也随之正式成立。

当时军委总参谋部的任命很有意思,由华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徐向前担任总参谋长,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担任副总参谋长。

司令员当副手,副司令员做正职,完成了一个对调。此外,1955年大授衔的元帅排名,徐向前在第八,聂荣臻在第九,徐也在聂之上。

为何解放战争的华北军区、建国后的职务军衔,两人会是翻过来的情况呢?

徐向前曾是聂荣臻副手,为何建国后却反过来?元帅排名也是聂在后

这跟解放战争两人的表现都有关系。抗战刚结束之际,聂帅比徐帅要亮眼得多。

当时他开辟、发展的晋察冀根据地,连同野战部队和地方武装在内,共有32万人左右;管辖范围覆盖164个县、4000万人口,属于我党的模范根据地。

而徐帅还在陕北养病休息,没有统兵的机会。可惜,聂帅没有将这份强势维持住,两党协商裁军时,他对和平过于乐观,真的按照协议执行。

不管精壮老弱通通安排复员,短短几个月,原先的9个纵队整编后仅剩4个,32万人只留下20万左右,根据地元气大伤。

所以,战端一开,晋察冀根本没办法适应,接连吃下败仗。

徐向前曾是聂荣臻副手,为何建国后却反过来?元帅排名也是聂在后

绥远战役,晋察冀军区联合晋绥军区集结14个旅准备拿下归绥、包头两座大城市,但都被傅作义打退;

大同集宁战役,晋察冀军区与晋绥军区集结重兵想要攻克山西重镇大同。只要夺取此处,我方两大根据地就能连成一片。

本来阎锡山对此束手无策,城破只是时间问题,可傅作义在蒋介石的封官许愿下出兵了,此人很聪明,没有直接去大同解围,反而猛攻我集宁。

集宁是晋察冀首府张家口的门户,如果丢失,张家口就危矣,没办法,我军只能从大同调兵过去增援。

傅作义的围魏救赵成功,还设以伏兵,最终我军没能攻克大同,集宁也丢了,平津一带的国民党中央军还趁机拿下承德;

徐向前曾是聂荣臻副手,为何建国后却反过来?元帅排名也是聂在后

张家口战役,国民党中央军李文部从东门进攻晋察冀,被我军死死挡住。蒋介石无奈,又想到了傅作义,许诺可以将平津划入傅作义的管辖范围。

傅随即派兵助战,让麾下精锐骑兵避开晋察冀防线,绕道张北偷袭,致使毫无防备的我军难以阻挡,只好放弃张家口。

在我军撤退的过程中,傅作义命部队一路掩杀,晋察冀伤亡惨重...

可以说,傅作义能从占据绥远的小军阀,变成统领战略区的大军阀,基本都是靠打晋察冀打出来的。

徐向前曾是聂荣臻副手,为何建国后却反过来?元帅排名也是聂在后

这一连串的失利,让聂帅受到很多批评,像张宗逊在回忆录中就讲过大同集宁战役失利的原因:

毛主席指示晋察冀部队先出平汉线,消灭小的敌人。但有的同志轻敌,对主席的指示不以为然,坚持先打大同。这“有的同志”指的是谁不言而喻。

郭天民更直接,不在回忆录里说,而是正面刚。张家口丢失后他在总结会议上怒道:

军区有三大决策失误,一是盲目乐观,战争准备不足;二是盲目裁军,堪称自废武功;三是盲目轻敌,对傅作义的威胁视而不见。

还有1947年的小河村会议,周总理为第一年的战果做了排名:我军各区成绩次第为华东,晋冀鲁豫,东北,晋绥陕甘宁,晋察冀。

徐向前曾是聂荣臻副手,为何建国后却反过来?元帅排名也是聂在后

原先的模范根据地,仅一年多的时间被压缩得生存环境堪忧,中央就让朱老总、刘少奇带队前去晋察冀整顿。

两位首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晋察冀才稳住颓势,后又通过清风店、石家庄等战役重夺主动权。客观来讲,聂帅的长处并非军事,但他非常善于建设。

抗战初期115师分兵,他仅率领少量人马,就成功扎根于五台山地区,后经过几年的发展,成功打造出实力强劲的晋察冀根据地。

晋察冀是华北的重要前身,后来华北军区成立时,干部基本都是跟着聂帅一路走过来的,这一点即便徐帅也比不上,所以聂帅当仁不让成为华北军区司令员。

徐向前曾是聂荣臻副手,为何建国后却反过来?元帅排名也是聂在后

徐帅担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则有些机缘巧合,解放战争初期他还留在陕北,直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他才被调去晋冀鲁豫担任副司令员。

一方面是守住根据地,另一方面要负责军区武装升级为野战纵队的工作。

在他的协调下,一些独立旅、独立团等单位陆续整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8纵、9纵、10纵、11纵,后三个纵队很快又南下转入外线进攻,留给他的只有一个8纵。

换做其他人,手里就这点二线部队,能保住根据地就已算不错,但徐帅实力超群,硬是以此为基础不断练兵、不断征战。

徐向前曾是聂荣臻副手,为何建国后却反过来?元帅排名也是聂在后

顺利打赢了运城战役、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将阎锡山包围在了太原。相对来说,徐帅一直是独立作战,跟晋察冀没什么联系。

不过全军大整编时,中央将原晋冀鲁豫的部队都划入了华北军区,军区司令员聂帅的位置没办法撼动,徐帅就成了华北军区副司令员。

战争年代要考虑部队成分的问题,但建国后进入中央部门,那又是另外一码事了。总参谋部领导三军,当然要军事能力更强的人来带头,这方面徐帅有优势。

基于此来考虑,即便徐帅身体情况不好、长期在养病,毛主席依然让徐帅担任总参谋长,聂帅担任代总参谋长。

徐向前曾是聂荣臻副手,为何建国后却反过来?元帅排名也是聂在后

徐帅得知这个消息时立即向主席请示,说自己状态不佳,应让更合适的同志挑大梁,主席回复:子敬(徐向前的字)安心静养,任命不变。

至于元帅排名,众所周知军衔是综合了革命的各个阶段,徐帅土地革命时可是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带领着我军的一支主力,人数高达8万。

这个分量极重,同时期大部分元帅跟他都没法比,像聂帅当初就只担任了红一军团政委,与徐帅差了一个级别。

新中国的开国将军,有700多位从红四方面军走出,他们的总指挥如果排得太靠后,很可能会产生意见,这就违背了团结原则。

徐向前曾是聂荣臻副手,为何建国后却反过来?元帅排名也是聂在后

综合来看,战争年代聂为正、徐为副,建国以后徐为正、聂为副都是合理的,两位元帅也都为革命做出了不朽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