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治理“天价彩礼”,这四大“法宝”可以试试

作者:央视三农
​治理“天价彩礼”,这四大“法宝”可以试试

5月,是结婚的高峰期,从“五一”假期到“5·20”“5·21”这类结婚登记的好日子,与“彩礼”相关话题也是频频登上热搜。高额彩礼、购买“三金”、高档酒席、买房买车……令很多年轻人和其家人直呼:“压力太大。”

“天价彩礼”怎么治?并非没有方法论。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点名“婚丧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2021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4年对高额彩礼问题提出治理要求。近年来,各地不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一些地方积攒了不少经验,值得学习。

2021年,河北省河间市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河间市婚姻登记中心数据显示,自河间市被纳入婚俗改革试点以来,共办理新婚登记1万余对,其中,低价彩礼占比85%左右。

那么,河间市是怎么做到的?

​治理“天价彩礼”,这四大“法宝”可以试试

灵活制定标准。彩礼到底高不高,有标准才能有参照。推行政策之前,首要任务是彩礼标准的确立,而在彩礼标准的制定上,切忌“一刀切”。据介绍,河间市结合乡镇及村里的意见,市里相关部门反复商讨,最终定下了低价彩礼的标准——6万元以下。

当地工作人员坦言,“彩礼作为延续上千年的习俗,完全归零也不现实,购置礼品和首饰也需要花销,因此我们所说的零彩礼并非一分钱不给,而是3万元以下就可以认定是零彩礼。”尊重现实情况,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或许就是河间市婚俗改革能够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

因地制宜到村。值得一提的是,河间市的彩礼标准是“不同村可以根据其实际经济水平综合考量协商决定”。

不同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社会观念和婚俗习惯也不一样。同样的数字,在有的地方可能觉得“已经很低了”,在其他地方却会显得“过高”。

一个原则或许可以遵循:让当地居民感受不到压力和负担,真正让彩礼给得痛快、收得坦然。

​治理“天价彩礼”,这四大“法宝”可以试试

党员干部带头。铺张浪费的风气往往是在相互攀比中形成的,良好的社会风尚是在榜样效应中形成的。要想建立低彩礼、零彩礼的社会共识,“火车头”的作用不可忽视,要积极发挥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示范带头作用。

很多时候,彩礼就是个面子问题,有的人是觉得收少了会没面子,有的人则觉得给少了自己没面子。要扭转这种观念,就要让人觉得低彩礼、零彩礼才有面子。要把这种观念立起来,党员干部可以从自身做起,率先革新自己的家风。

不只是自家办喜事要坚持低彩礼、零彩礼,党员干部还要积极带动更多的人。在河间市沙河桥镇罗位村,一对准新人的双方家庭因彩礼问题相持不下,村支书罗全富4次登门,陪同男方父子和女方父母一再沟通,最终将彩礼从40万元一步步“砍”到6万元,促成二人美满结合。

创新宣传方式。今年年初,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禁止以彩礼为名借婚姻索取财物。近日,湖南省高院官方账号进行了一场特别的直播:执法人员上门,执行集中“退还彩礼”事项。274万人观看了这场直播,不少网友建议全国推广。

其他地方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如,通过举办“零彩礼”集体婚礼活动、由县委书记担任证婚人、倡议喜事新办和婚事简办等方式,形成声势浩大的“舆论攻势”,在当地制造话题,以街谈巷议的方式将“零彩礼”理念传递到千家万户。

​治理“天价彩礼”,这四大“法宝”可以试试

彩礼,从字面意思来解剖,其初衷无非是为婚姻添彩头的一种礼仪。之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发生异变,是受到了社会经济基础及其形态变化,以及社会关系和观念演化的影响。所以,具体到彩礼的移风易俗,关键是要分析经济原因,采取对症措施,在引导中逐渐改变传统观念。

以上四大“法宝”未能尽言,但思路和方法,值得借鉴。

​治理“天价彩礼”,这四大“法宝”可以试试

撰稿|石峰

编辑 | 冯晓楠

主编 | 李雨楠

监制丨舒晶晶 刘兵

图片 | 视觉中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