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枫”景正好 巧解基层治理“为民题”

作者:兵团警方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枫”景正好 巧解基层治理“为民题”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枫”景正好 巧解基层治理“为民题”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枫”景正好 巧解基层治理“为民题”

头屯河农场临近八钢片区,房价不高、基础设施完善、就业岗位丰富,吸引着众多外来人员到头屯河农场居住生活、消费,促使辖区呈现严重的人口倒挂趋势,社情民况错综复杂,致使兵团第十二师三坪垦区公安局头屯河派出所矛盾纠纷风险、隐患排查任务艰巨繁重,矛盾纠纷类警情较多,仅靠有限的警力远远不够,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发展一支高素质、专业强、靠得住、能放心的过硬调解员队伍成了头屯河派出所急需破解的难题。

“情理法”融合并用促稳定

2020年,头屯河派出所创新整合,成立“老兵警长志愿服务队”,组织20余名治安积极分子,参与治安巡逻防控,在开展工作期间发现“老兵”在化解邻里矛盾方面有“独特”见解,他们的身份更容易被群众接受,更容易让群众敞开心扉。随后,头屯河派出所邀请“老兵警长志愿服务队”成员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有了“老兵”的加入,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化解率有了明显提高,同时也暴露出“老兵”调解的弊端。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枫”景正好 巧解基层治理“为民题”

“老兵”调解期间,虽擅长打“感情牌”,但没有法律的支撑与约束,部分当事人合法权益并未得到保障。为切实解决此难题,2022年,头屯河派出所聘请司法所工作人员、刑庭法官、民庭法官、企业律师等专业力量为驻所调解力量。

针对辖区群众的那些烦心事、糟心事、揪心事,派出所与律师、法官、司法所工作人员、志愿者共同参与调解,志愿者的“情感牌”有了专业的法律支持,矛盾纠纷化解率有了明显提高。2022年年底,头屯河派出所已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三调联动”,落实了“庭所对接”“民调入所”“律师进所”,完善了多部门协同、法理情相融合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并创新网上调解,搭建网络调解平台,依托视频通讯工具,实现“三调联动”线上线下,随时随地调解,降低调解成本,提高调解效率。今年以来共排查矛盾纠纷184起,化解138起,跟踪盯办15起。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枫”景正好 巧解基层治理“为民题”

今年年初,同和幸福城一社区警务室在走访期间了解到,辖区马先生在楼顶养鸽子,鸽子产生的粪便将佟女士屋顶防水腐蚀损坏,佟女士因修复防水一事,多次与马先生发生纠纷。警务室民辅警多次劝导,双方关系虽有一定缓和,但是维修一直未得到解决。随后,一社区警务室民辅警将双方当事人及“同和义警”志愿调解组、司法所工作人员约至调解室开展调解,在多次的普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马先生换位思考。最终马先生为佟女士修复防水,双方达成和解。

社区民警任询诣说:“邻里之间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如果我们不提前接入与解决,就很容易转化为民转治。民生无小事,久拖有大患。所以我们面对此类有实际损失类的纠纷都会采取多方联动调解,在缓和双方关系的基础上,解决问题根本。”

织密矛盾排查“平安网”

2023年以来,头屯河派出所针对110报警平台筛选出的多次重复警情,定期开展分析研判,建立“一事一回访”台账,主动联系联系司法所、综治、信访办等多部门协调联动,跟踪督办直至化解。截止目前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94起,盯办回访重点矛盾纠纷59起。头屯河派出所在深入开展创新警务工作模式的同时,把专群结合、警民共治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根本途径,2024年1月26日,“老兵警长志愿服务队”在十二师民政部门完成注册备案,成立“老兵警长志愿服务队”党小组,成功孵化“同和幸福里志愿服务队”、“石榴籽志愿服务队”、“宝新巡控联盟”等5个志愿分支。将志愿力量编入54个“警格”中,组建“矛盾纠纷排查小队”,按照“抓早、抓小、抓苗头”和“属地管理”原则,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切实将风险化解在早、处置在小。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枫”景正好 巧解基层治理“为民题”

头屯河农场随着三大市场、自贸区的投入使用,货运纠纷、劳资纠纷、买卖纠纷占比升高,为解决此项难点,今年头屯河派出所组建成立“凯旋调解室”,成立以来共计摸排各类纠纷45起,成功化解44起,成功率达97%。

2月26日,马先生求助凯旋警务室,称自己在某单位工作,24日办理离职,但该单位财务只支付了部分工资,还有1200元的工费以及875元的材料垫付费未结算,马先生在讨要工资及垫付费用时,该单位工作人员互相推诿,马先生怕权益受损,遂求助凯旋警务室。凯旋警务室当场将该单位负责人约至“凯旋调解室”,民警崔凯旋联合“老兵警长志愿服务队”调解成员,结合马先生经济状况,替马先生“哭穷、哭困难”最终马先生成功要回工资及垫付款。

智慧服务暖人心

为深入推进和谐警民关系,今年以来,头屯河派出所凯旋警务室依托互联网,着力打造网上“警务微服务”,推行网上求助、网上咨询、网上登记办理等“互联网+服务”模式,民警可通过手机终端向辖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业务预约、求助、流口报备、普法宣讲等服务,最大限度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办好事。

2月16日,头屯河农场居民王女士通过“警务微服务”一键求助功能,联系到警务室辅警,称自己曾与楼上住户因噪音一事经常发生口角,后噪音一事虽得到处理,但两家关系因此事变的紧张,相处尴尬,希望凯旋警务室能从中调解,警务室民警得知后,多次往返双方家中,充当“传话筒”,将双方想说未说的“心里话、贴心话”传达给对方,最终在民警的帮助下,双方放下心中的芥蒂,重归于好。

民警崔凯旋说:“群众之间的矛盾就是缺少一句旁人的贴心话,做好群众之间的情感‘传话筒’,调解就会事半功倍。”

“警务微服务”一方面解决了部分群众因“面子”问题,不愿直接拨打报警电话的心理。另一方面为群众提供及时有效的户政咨询。更取代了传统的“纸质名片”带来的不便(例如:传统纸质名片,在警务人员岗位调整、离职导致群众第一时间无法联系保户警务人员)。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枫”景正好 巧解基层治理“为民题”

头屯河派出所将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要求,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力解民忧,不断深化“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和“百万警进千万家”等活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全力解民忧、坚决保民安、主动惠民生、积极聚民力,在守护人民幸福和安宁中彰显公安铁军本色。

-END-

来源:第十二师公安局

编辑:张财源

责编:李 彤

审核:王 琴

微信ID:XJBT-POLICE

兵团警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