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嘉靖帝即位之初兼涉佛道,为何后期却独崇道教

作者:布拉达

嘉靖朝作为明朝中叶的关键时期,其独特的宗教政策饱受争议。当时明世宗即位之初对佛道兼顾,但后期却突然转向专崇道教,这一转变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原因。朝臣们对世宗的崇道行为虽然经常进谏,但却似乎无力扭转这一趋势。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了世宗在继承皇位数年后彻底转向道教?又是什么力量推动了这一转变的发生?这其中所隐藏的内在动因令人扣人心弦。

嘉靖帝即位之初兼涉佛道,为何后期却独崇道教

皇权渐稳,帝王私心渐露

嘉靖三年(1524年),明世宗即位已数年,在扫除了幼年执政的环太监与太监党争的阴霾后,皇权逐渐稳固。此前明初祖宗在宗教政策上对佛道两教采取了兼顾利用但又加以限制的做法,以免其过於膨胀。但世宗登基后,对于宗教信仰的取向渐渐偏离了先世的旨意。

嘉靖帝即位之初兼涉佛道,为何后期却独崇道教

起初,世宗对佛道两教都有所涉猎,在紫禁城内设立齐天宫、清源观等宫观,供僧道修习法事。然而,随着御驾渐熟,世宗对佛教的态度开始发生微妙的转变。嘉靖六年十二月,礼部尚书方献夫上疏请求拆毁京师内的各庵宫寺院,唯独遗留皇姑寺作为安顿年老无依的出家人之所。

然而,皇姑寺乃是孝宗朝所建,为慈寿张太后及世宗生母慈孝蒋太后所资助,两位老太后旧恩未泯,先后出面力谏世宗勿毁此寺。在强大的皇亲力量相阻下,世宗不得不作罢。可见此时其对佛教的排斥早已萌芽,只是缺乏彻底行动的决心力量。

同一时期,龙虎山上清宫的道士邵元节却因"雨雪祷祀有验"而深得世宗恩宠,受命居于朝天宫专司道教事务,并授予统领全国各大道观的至高职衔。龙虎山真人张彦頨府第毁于火灾,世宗亲派臣工督造重修,对其优渥有加。可谓是钟情于左道之术,殷勤于道教法事。

值此,僧人在世宗面前献"按摩法术",结果乃是假术惑众,遭到谴责逐出宫中。此事更坚定了世宗对佛教法门虚妄无用的成见。嘉靖八年,宫中火灾频仍,世宗愈加疑忌,谓"佛门求福反为灾害"。由此可见,在权威尚未完全确立之时,世宗对于佛道信仰的态度仍有所保留,未能彻底独尊一家。但随着权力的集中,其私心与偏好也逐渐外露。

嘉靖帝即位之初兼涉佛道,为何后期却独崇道教

佛教遭冷遇,道教威望日隆

嘉靖六年十二月,礼部尚书方献夫上书于世宗,请求将京师内各尼僧庵宫寺院悉数拆毁,只留皇姑寺作为安置老迈出家人之所。此乃是对佛门绝佳的致命一击。尽管慈寿张太后与慈孝蒋太后出面力谏,令世宗暂且作罢,但佛教在京师内的日子却也岌岌可危。

与此同时,上清宫道士邵元节因"雨雪祷祀有验"而深受世宗器重,被迁居于朝天宫,统领全国各大道观,专司道教法事。龙虎山真人张彦頨府第毁于火灾,世宗派遣内臣督工重建。如此钟爱于道门的法术,优渥有加,可谓是对道教崇奉至极。

嘉靖八年,内宫连年发生火灾,世宗由此更加怀疑佛门乃是"求福反为灾祸"之所,进一步加深了对佛教的戒心。而此时,陶仲文这位名门之后,道学造诣非凡的道士开始窥伺于世宗眼皇。

嘉靖帝即位之初兼涉佛道,为何后期却独崇道教

陶仲文自幼受教于宋儒朱之瑜,后习道之龙虎山。嘉靖二十二年,张位分奏言陶仲文"能畅达儒释之言,道学高明",世宗遂延陶入京,为其撰修《道藏辑要》。后又奏请聘集道门高手如王欽若、王守仁编修道书,专为世宗讲解,陶仲文亦获重用,常在宫中佻谈道理。

可见,随着对佛门的疏远,世宗对道门的宠信与日俱增。他对陶仲文等名门儒士习道者青睐有加,不惜重金聘请他们修撰道书,解惑道理,亲自听其讲解道教经义,视同至宝。相较之下,佛门在世宗眼中日渐失宠,反而被视为衰朽迷惑之徒。

此外,陶仲文极尽谀阔之能事,竭力讨好世宗。他诬蔑朝臣多有贪渎,专好权势,又说世宗万寿之年不过区区百年,必须遵从道家长生之术方能长守江山。世宗对此深信不疑,进一步松动了对佛教的信仰。

到了嘉靖三十年,随着陶仲文的进一步举荐,道门中人如王玘、袁宏道先后被征至京师,编修道书,主持崇奉道教的诸多活动,可谓是道门在朝野中遍地开花。与此同时,佛寺遭到严厉之拆毁,尼僧无处安身,整个佛门在京师内几乎已名存实亡。如此鲜明的对比,可见此时世宗对道教的宠信已到了何等地步。

嘉靖帝即位之初兼涉佛道,为何后期却独崇道教

封禅大典,道教最高荣誉

嘉靖三十二年正月,世宗遣使者远赴山东青州孔府,恳请孔子后裔孔德曾携其从祖之印及祭器自青州回京。此乃是为即将举行的封禅大典作准备。孔氏到京后,世宗恭迎有加,设宴款待。同年十月,世宗在紫禁城内御临封禅,大典隆重无比。

封禅之礼自来皇家重事,自汉武时期即颇为隆重。但此次的道教封禅,却远非前朝旧例可比。当日,紫禁城内高竖香案,悬挂龙旗,自东华门直贯乾清门数百余丈。每三丈一案,置香烛、瓷器,都极其壮丽雄伟。世宗御驾亲自主持,陪伺其左右者乃是王守仁、陶仲文、王玘等一干道门高手。

而孔德曾及其嫡长曾孙孔贽则被安置在顶戴孔子世遭冕旒,端坐主位,主持祭祀之礼。如此隆重的场合,赞颂孔子圣庙遥祖,以表明世宗崇道崇儒之意。同时,张位分奉旨监酌王欽若等诸位名道所撰修的《封禅道经》,专为读诵,足见世宗对此次封禅大典用心之深。

嘉靖帝即位之初兼涉佛道,为何后期却独崇道教

世宗不但专门建造一座道观,命名为"奉天宸极宫",安置所有祭器祀典之物,费用高达三十余万两白银。更有钦此的是,此规模已超过京城所有佛寺宫观之总和。当日所用礼器亦皆崭新打造,共耗银三万两,当世空前。而禁止佛寺僧人一律不得在京城现身,违者重惩。

自此以后,每逢节令初度,朝廷便会遵照佛时旧例,在奉天宸极宫内举行盛大的道教斋醮活动,规格远超前朝,更无比费钞。御赐诗文、御笔题匾,无不彰显对道教的高度崇奉。连年如此,祀奉之盛,礼数之隆,实为古来罕有。

明人祖逖生前曾为官至内阁学士,他在《陶说》一书中如此记载:"陶仲文自充先天混元大道,专以道自命。累年不食荤菜,内有内监执掌内务。朝中大事,皆加详定,虽盗贼酌军之事,往往审理决断。时主尊贤甚,僧佛蓬头跣足粝食地面,而道士衣服美好,人事俱临其前。"可见此时道教在朝中已达到了何等的高度和规格。

从此,道教法祖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封号"道德天尊宗师"。五岳诸山建立了数百座"五老宫",专供奉祀老子。世宗甚至命令文武百官都要遵从度命、请安等习俗,皆出自道教的种种规矩。足见,在此时的明朝朝野间,道教已达到了极其高超的地位,独尊独钦,无与伦比。

嘉靖帝即位之初兼涉佛道,为何后期却独崇道教

帝王迷恋,道教融入朝政

纵观嘉靖中后期,世宗对道教的迷恋已达疯狂的地步,不仅在宫中建立专门管理道教事务的机构,更是将道学与国家大计紧密联系起来,试图以道教主导明朝的政治方向。

早在嘉靖三十二年,世宗便下旨于内阁,设立"道学馆",专门聘请道门中人编修道书和主持道教法事。随着陶仲文等人的入主,道学馆权力日渐扩大,成为一个仅次于内阁的特殊机构。

所有有关道教的政令都由道学馆拟定,再由世宗亲自核准。比如选拔道门中人的任免、道观的设立与裁撤、道士的籍贯编制等,全部由道学馆一手包办。到了后期,连涉及内务也得经道学馆同意。可谓是道教直接渗透到了国家的最高决策层。

嘉靖帝即位之初兼涉佛道,为何后期却独崇道教

除了设立道学馆,世宗更是频频诰谕文武百官,勒令他们遵守道教的各种规矩。比如每逢节假日,皆需备办祭品请安;年届六十而未曾"度命者",皆须依照道家的期颐仪轨进行"度命"等等,无不彰显出世宗对道教的至高推崇。

早年,朝野之间对世宗的道教迷信颇多非议。然而到了中后期,在道学馆和陶仲文的持续运作下,反对之声渐渐低了下去。除了门生张璁等少数知识分子的抗辩外,其余大臣无不唯命是从。

有识之士如郑一元便在上疏中直言不讳道:"陷于邪说,耽于怪术,贤愚不分,是非无别。"但世宗对他们的进谏置若罔闻,仍是不遗余力地提携道门,视若无上至宝。

在世宗的大力提携下,道教在朝野渐渐取代了佛教的地位,遍地开花。不仅名门儒士如王守仁等摈弃程朱理学而皈依道门,就连一些文人雅士也纷纷投身于此。

嘉靖帝即位之初兼涉佛道,为何后期却独崇道教

如吴师孟、程曾佐等人,在世宗面前极尽谄媚之能事,竭力吹捧道教,以求封赠高官重职。而对于那些如耶律楚材等公开抨击道教的臣子,世宗往往严加谴责,予以贬斥。

有一度,连布政使大臣都被道门中人直接干预,出使的人选、任免的标准、赏罚的尺度,无不由道学馆一手包办。这在明朝政治史上可谓是前所未见的荒唐景象。

更有甚者,朝政大权几乎尽数落入了道门中人手中。陶仲文、王玘等不仅可以直接关涉军国大事,就连盗贼酌军之事也往往要由他们审理决断。而相较于陶氏的专横跋扈,世宗反倒更加视若渊华。如此种种,可见道教对嘉靖朝政治的影响已达到了何等地步。

崇道渐极,祸乱频生

嘉靖帝即位之初兼涉佛道,为何后期却独崇道教

随着世宗对道教的迷信达到了极致,整个朝野对道门的崇奉也呈现日趋疯狂的态势。宦官和大臣们纷纷拥趸道门,试图通过亲近道士而获取权力和利益。一时间,道士在朝野中的地位几乎等同于皇帝。

太监们最先先拥趸了道门。在世宗对道教的推崇下,他们得以凭借亲近道士而攫取更多的权力和利益。尤其是陶仲文的门生张璁,由于在陶氏面前出力甚多,获封大同知府,从此在内廷中极尽跋扈之能事。

像是太监王锡、王璠等人,也都是借助拥戴道教而获封太监领衔大臣。其它如苏佩、裴佩、童钟等人在张璁的提携下,纷纷掌控京畿军马、户部钞库的要职。

一时间,腰缠数万金钱、佩戴宝珠珍宝的道士比比皆是。他们驾着华贵的轿辆,簇拥着十余人的仆从,出入京师内喧阗嚣然,比肩文武显贵。

嘉靖帝即位之初兼涉佛道,为何后期却独崇道教

而那些对道教不服气的大臣们,纷纷遭到了道士的陷害和世宗的打击。例如内阁大学士吕留良在对陶仲文的种种怪诞行为进行申斥后,便遭到世宗的谴责。徐渭等文人也因公开批评王玘的狂态而遭贬黜。

到了后期,朝臣们屡屡遭到道士的莫须有的诬陷。比如陶仲文诬陷大臣多有贪渎,欲图宰杀。令世宗深信不疑,不得不严加惩处。刑期已满的犯人亦被诬为怨家,遭到重新惩办。

如此种种,不难看出官场上已彻底沦为道士的狞国乱朝。宦官权重,道士高高在上,超然于朝纲之外,真可谓是上下尽染怪风,士夫失节,颠倒黑白。

与此同时,朝野对道教的奉祀祭拜也到了疯癫的地步。嘉靖三十六年,世宗下令凡有疾疫瘟癘之患发生,均须御遣陶王两路道士先行赴疫区祈祷禳灾,然后才动员医官为之疗治。

嘉靖帝即位之初兼涉佛道,为何后期却独崇道教

陶仲文等狂妄自大,不惜扬言所祷皆为确凿,却常有无能为力之时。每至如此,便诿诽之为"官病",要"薄祭为宰"。乡民百姓纷纷被掐指一面,遭受疮疫荼毒,祸不旋踵。

朝野混乱,百姓遭殃,宦官专权,世宗亦大快朵颐,只顾追求长生不老之道,将国家大权尽数拱手相让于道门,使得国政日渐荒废,民不聊生。

有识之臣如刘珙等人虽极力进谏,试图觉醒世宗,却也无济于事。就连元老大臣张位分,对于世宗的偏执行为亦是无可奈何,只得做出一番沉痛的叹息:"奉世自隆,高踞万乘!谁料一朝缘法归空,陷溺圄囿。"可见嘉靖后期道教祸乱肆虐的惨状。

结尾

最后,这种唯道是从的风气,终于在万历年间被新任的明神宗所遏制,道教地位一落千丈,重新回到了它本来的模样。不过这已是后话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