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商用车行业发展七十年 中国卡友的运输体验是不是越过越好了?

作者:Kache168168

“第二个家”是现如今卡友们对于具备舒适化特征的重卡最高的评价,但凡事皆有过程,从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卡友的运输生活也有着明显的升级链条,今天卡车e族就带大家来看看商用车行业发展七十年,中国卡友的运输体验是否变好了?

建国初期 生产大于一切

商用车行业发展七十年 中国卡友的运输体验是不是越过越好了?

从1956年中国第一辆自主生产的解放CA10下线开始,中国商用车行业打破了不能自主生产汽车的历史,但受制于时代限制以及当年中国汽车工业基础薄弱,卡车主要用于国防建设、重要物资转运等核心领域,车辆的核心配置集中在车辆的动力系统和基本的驾驶操控性,一次能多拉多少货物?多帮助相关单位完成多少任务才是核心因素。因此无论是造车厂还是用车人员都并未考虑到产品的舒适度问题。

车辆的座椅、内饰等配置都相当简陋。铁板或木质的座椅,外侧包裹简单的皮质面料;同时座椅还不具备任何减震过滤的效果,卡友们的关注点也更聚焦于车辆是否耐用,维修便利性,而非车辆在那时遍地都是的渣土路段下有什么样的运输体验。

开放引进 舒适意识觉醒

商用车行业发展七十年 中国卡友的运输体验是不是越过越好了?

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入到了所谓的“开放与引进期”,在这个时间段内,国内的经济发展迎来高速发展期,同时在汽车工业的技术发展上也同国外先进企业进行合作,合资企业的兴起让国产卡车技术不断升级,如东风EQ153这一类平头卡车的代表,以及90年代的解放第三代产品都让当年的卡友有了想要追求舒适性升级的意识。

同时,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市场经济长足发展,公路货运业务逐渐活跃至舞台中央,这也催生出了更多群众选择投入到卡车驾驶和运输的工作中来,群体扩大、业务量增长、客户需求提升让车企开始关注到车辆的避震、降噪以及座椅等配置的舒适度上面来。这也可以说是由时代进程影响下带来的车辆配置和人物思维的进化。

在这个时代下,以座椅为例,整车开始逐渐增加软垫座椅、过去一体式的沙发式座椅具备的易破损、避震性能差、舒适度低的问题也逐步解决,市面上开始出现机械减震座椅等第一代舒适化配置,为从事公路运输的卡友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虽然说在过去开卡车是一个技术工种,有相当高的职业尊严,但个中辛苦只有当时的老司机们自己指导。产品舒适化的升级让中国卡友们第一次感受到了卡车运输也可以具备这样的舒适体验。

快速追赶 强力品牌介入

当时间进入到2000年之后,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并入世界轨道,中国汽车工业进入到了快速发展和追赶期,中国同时也成了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国产卡车品牌的技术和实力逐步追赶国际高端品牌步伐,如解放推出的J4“四平柴”、东风紫罗兰都受到了行业内运输从业者的推崇,舒适度得到了进一步延展。

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工作效率的提升为卡车司机带来了更长的工作时间、更大的工作压力以及个人对健康观念的关注,尤其是在路网升级后,通畅的运输路线延长了卡友们的职业生涯的同时,更为他们的长途运输健康问题带来挑战。

商用车行业发展七十年 中国卡友的运输体验是不是越过越好了?

在这个阶段中,国内卡车的舒适化配置开始细分化,其中如座椅就开始朝着独立化发展进行,这也就意味着有更多精品的座椅厂家开始进入市场,伊思灵华泰就是其中一家,从2005年成立就与国内多家厂商合作,为用户带来座椅舒适度的保障和支持。同时卡友们的需求也从机械避震到如今开始追求座椅要具备气囊减震、多向调节、加热通风等功能,逐步开始关心并为自己的健康买单投资。

综合关怀 智能人性兼具

在进入到21世纪20年代之后,国内商用车行业先是借由国六迎来一波销量强势上涨,再到如今逐步从低谷中回暖,人们对于车辆的认知从建国初期的单纯生产工具属性到如今开始兼顾智能化和舒适性,社会开始强调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加强,因此像重卡一方面在提升马力的同时也在朝着注重卡友身心健康和工作环境两方面进发。

商用车行业发展七十年 中国卡友的运输体验是不是越过越好了?

甚至在针对细分工况这件事上,不仅是整车厂用心,如伊思灵华泰这样的座椅企业同样在关注细分工况的发展路线,将卡友的高矮胖瘦、用车习惯以及行进路线进行综合分析,推出了不少适用于各类车型上的产品。

商用车行业发展七十年 中国卡友的运输体验是不是越过越好了?

像是在目前高端车型如解放J7、远程星瀚H、陕汽X6000、汕德卡上配装的NTS875座椅就深受卡友欢迎,具备的肩部、靠背、斜度、座深、速降、阻尼调节等多重功能;合理的按键安排、人性化的通风加热按键颜色区分都能让卡友们在不同路段下获得舒适的运输感受,并在后期的养护中提升效率。

我们处在当下这个时代,面对卡友们在舒适性上提出的痛点有的放矢,同时我们要预测未来卡友们有什么样的需求,就卡车e族了解,目前很多主被动安全系统已经加入了智能辅助驾驶等配置,未来也许就会出现在座椅、中控或者是其他的零部件配置上,提供生物识别、健康数据追踪等功能,为卡友的日常运输提供定制化支持。如果卡友们有换驾的需求,双人同乘,也许还可以期待一下不同人员对座椅或其他配置的记忆功能,让卡友上车就能实现一键匹配,降低职业病发生的概率。

商用车行业发展七十年 中国卡友的运输体验是不是越过越好了?

近日传化慈善基金会对外发布了《中国卡车司机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涉及调查卡友超千人,在报告里面它提及了有超过33.1%的卡友患有慢性疼痛、21.7%的卡友有慢性胃炎、5.6%的用户具备肾结石等病症,其中多半与长时间久坐以及座椅的不匹配相关。而在给出的解决方案上,我们就能够看到“推广舒适座椅减轻驾驶压力”这一愿景,而伊思灵华泰近些年在各大车企上的配套安装就能看到这个愿景离卡友们越来越近。

写在最后

从1949到1956再到如今2024年,中国卡友对舒适性的追求从最初不挑不拣到如今致力于把自己的车打造成为“第二个家”,这是技术、产品、市场、需求和客户理念以及时代进步的综合性因素带来的结果。虽然说如今行业运价低、环境复杂,但卡友们追求产品进步的心始终都在进步,从表象上看,中国卡友的运输体验是在实打实地进步的,但从内在的很多因素来看,我们距离真正的“好”与“幸福”还有很多路要走,很多工作要做。大家认为中国卡友的运输体验这么多年来是否真的变好了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