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88年奥运会,中国军团兵败汉城,究竟发生了什么?

作者:甜途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表现普通,赢得26枚金牌,位列金牌榜第三,仅次于英国。这一成绩被认为是中国参加奥运会以来最差的一次。

尽管中国女排在比赛中表现出色,成功夺得奥运冠军,为国体育增光,但无法掩盖整个代表团在当届奥运会上的整体下滑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状况并非首次发生,早在28年前的1988年汉城奥运会,类似的低迷表现就曾经出现过。

1988年奥运会,中国军团兵败汉城,究竟发生了什么?

回顾1988年汉城奥运会,特别是考虑到中国代表团在上届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斩获15枚金牌的辉煌战绩,汉城奥运会上的表现更显突兀,让人难以理解。

然而,人生总有起伏。对于那个时候参加奥运会次数相对较少的中国代表团而言,每一次参与奥运会的经历都是宝贵的财富。

更重要的是,当时中国军团的成绩与当时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密切相关。奥运会不仅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更深刻地与政治因素交织在一起。

因此,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1988年奥运会,中国军团兵败汉城,究竟发生了什么?

与洛杉矶奥运会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媒体普遍将中国代表团在汉城奥运会的表现描述为“兵败”,这是与上届洛杉矶奥运会相比较而得出的结论。

四年前,中国军团在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上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这一届奥运会标志着中国代表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在那一年,射击运动员许海峰为中国代表团赢得了夏季奥运会历史上的首枚金牌;中国女排夺得奥运金牌,成为大陆迄今为止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在三大球项目中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的团体项目;“体操王子”李宁表现出色,一人包揽三枚金牌,再加上两枚银牌和一枚铜牌,成为当届奥运会获得奖牌数最多的运动员。

1988年奥运会,中国军团兵败汉城,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奖牌榜上,中国代表团以15枚金牌、8枚银牌、9枚铜牌的总成绩排名第四,仅次于东道主美国(83金61银30铜)、罗马尼亚(20金16银17铜)和联邦德国(即前西德,17金19银23铜)。作为刚刚在那一届比赛中赢得历史首金的代表团,中国军团的突破让人惊喜。

然而,经过多年的付出和拼搏,大陆培养出一批奥运冠军,展示了中国代表团的强大实力,为大陆成为体育大国奠定了基础。在洛杉矶的辉煌发挥让人期待四年后的汉城奥运会,但最终,汉城奥运会成为了一场令人沮丧的噩梦。

1988年奥运会,中国军团兵败汉城,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当届比赛中,中国代表团派出了301名选手(也有说法是299人)参与比赛,较四年前洛杉矶奥运会的225人增加了76人,创下了中国代表团参赛人数的新纪录。

然而,尽管参赛人数增加,最终的成绩却相当惨淡,仅获得5枚金牌、11枚银牌和12枚铜牌,排名奖牌榜第11位。

1988年9月17日,是当届奥运会的第一个比赛日。中国队在这一天有三个冲金点:男子自选手枪有许海峰和王义夫,男子举重52公斤级有当时世界排名前三的何灼强,以及两名女选手张秋萍和李丹参加女子气步枪比赛,有望为中国队赢得首枚金牌。

1988年奥运会,中国军团兵败汉城,究竟发生了什么?

然而,现实却残酷地与理想相悖。在男子手枪自选决赛中,卫冕冠军许海峰未能重现四年前的出色表现,仅位列第27名,甚至未能进入决赛,让国人感到震惊;女子气步枪的两位选手同样表现失常,未能晋级决赛;唯一正常发挥的何灼强获得男子举重52公斤级铜牌,勉强让中国代表团在首日有所收获。

中国代表团的首枚金牌直到第二天才诞生,跳水运动员许艳梅在女子10米跳台项目中获得金牌,五星红旗第一次在汉城奥运会的颁奖台上升起。

1988年奥运会,中国军团兵败汉城,究竟发生了什么?

当然,即便此时,普遍认为中国代表团有望在当届奥运会上取得与洛杉矶相媲美的成绩。

人们寄予厚望的项目,体操和女排,尚未展开竞技。人们期待着体操领域的巨星李宁和曾在洛杉矶勇夺大赛三连冠的中国女排,能够为中国代表团赢得荣誉,重振其声威。

然而,恰恰是这两个备受期待的项目给予国人最沉痛的失望。

体操比赛于奥运会第四个比赛日展开。当时25岁的体操王子李宁作为中国体操队的队长,带领团队踏上了汉城奥运会的赛场。

1988年奥运会,中国军团兵败汉城,究竟发生了什么?

尽管在年龄和技术能力上都处于个人巅峰,但李宁在比赛中的表现却出人意料:在跳马比赛中,他意外地重重摔倒在地,未能进入决赛;而曾在四年前夺冠的吊环项目上,李宁竟然在完成动作时将脚挂在环上,这样的重大失误导致他卫冕无望。

在团体赛中,李宁同样发挥失常,失去了往日的轻灵和飘逸,导致中国男队在他的失误下失去前三的位置,最终未能获得奖牌。李宁个人在本届赛事中也是一片黯然,未能取得任何成绩,收场令人扼腕。

1988年奥运会,中国军团兵败汉城,究竟发生了什么?

然而,外界并不了解的是,由于长期的刻苦训练,李宁早已饱受伤痕累累。

在汉城奥运会前,李宁遭遇了严重的腿部伤势,甚至严重到足以迫使他提前退役(实际上,汉城奥运会后,李宁选择了正式退出体操赛场)。

为了不影响备战工作,以及外界对于李宁和中国体操队的期望,体操队对外保持了沉默,没有公开李宁的伤情。

尽管群众的目光敏锐,但因为缺乏了解,李宁从四年前的体操王子、奥运英雄,一下子沦为众矢之的。

据李宁回忆,体操队回国时,他在班机降落后特意等到其他所有人都离开飞机,然后匆匆离开,避免与接待大厅的人群交流,以免被发现。

1988年奥运会,中国军团兵败汉城,究竟发生了什么?

然而,仍有一位敏锐的工作人员在通道中认出了他,发出了一句惊人的评论:“李宁啊,你在哪摔不好,居然跑去(参加)奥运会摔了!”

这番言论或许是无心之言,但对于李宁而言却是沉重的打击,让他深感羞愧,只能低头匆匆走向通道尽头。

李宁独自承受了个人的失意,而与此同时,中国女排整个团队也面临了极大的尴尬。

作为卫冕冠军,以及此前刚刚在两届世界杯(1981、1985)、两届世锦赛(1982、1986)和洛杉矶奥运会(1984)中夺得国际排联三大赛的“五连冠”成绩,中国女排受到的关注比李宁更为热切。

这支女排以她们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而著称,是中国军团最有望在团体项目中夺牌的代表队。尽管老将郎平、孙晋芳、张蓉芳等已经退役,但这支中国女排依然承载着巨大的期望,球迷们期望她们在汉城奥运会上取得辉煌战绩。

1988年奥运会,中国军团兵败汉城,究竟发生了什么?

期望与失望成正比。在第一阶段的小组赛中,中国女排在备受看好的情况下意外输给南美劲旅秘鲁队,最终排名小组第二。淘汰赛半决赛中,面对最终夺冠的苏联队,中国女排以0-3溃败,首局更是以0-15惨败,遭受了苏联队的“剃光头”侮辱。

在铜牌争夺战中,虽然战胜了另一支南美劲旅巴西,但首局却以2-15失利,让国人一片哀叹。

需要解释一下,当时排球的得分规则不同于现在的每局25分+决胜局15分,而是每局15分+发球权制度。因此,若发球权在对方手中,对方可以连续得分,导致0-15这样夸张的比分。

1988年奥运会,中国军团兵败汉城,究竟发生了什么?

与四年前洛杉矶凯旋的场面相比,这次的中国女排无缘金牌,回国时甚至没有人去接机,球迷对球队表现极为不满,使球员们体验到“冰火两重天”的感觉。

输球的客观原因有许多,包括队伍在失去郎平、张蓉芳等名将后未能及时进行新老交替,球队年龄偏大且伤病缠身,以及训练强度不足等。

然而,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女排自身发展的停滞。著名作家赵瑜在体育文学作品《兵败汉城》中指出,这支中国女排表现不如四年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她们在技战术层面上的滞后。

1988年奥运会,中国军团兵败汉城,究竟发生了什么?

四年前在洛杉矶取得的成功不仅源于当时拥有像郎平这样的超级得分手,更关键的是中国女排在女排技术方面的运用和革新,引领了世界女排的发展潮流:技术全面、小球串联精妙、单脚起跳快球(背飞)战术、梯次拦网等。

这些技术曾是中国女排的制胜法宝,远非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女排精神”。

赵瑜直言不讳地指出,空喊“敢打敢拼”解决不了问题,这样的女排精神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随着袁伟民指导功成身退,中国女排在汉城奥运周期内一直经历着主教练的更迭,这对球队的系统管理和传承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1988年奥运会,中国军团兵败汉城,究竟发生了什么?

时任主教练李耀的经验不足,无法获得广泛认可,同时也未能解决老队员身体素质下降和新队员缺乏大赛历练等问题。

缺乏系统训练导致水平下降,到了奥运会上,面对强大的苏联队,发球和一传这两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瞬间崩溃,整场半决赛,中国队毫无还手之力。

最终,在整个汉城奥运会的比赛中,中国代表团总成绩为5金11银12铜,银牌和铜牌相较四年前有所进步,但金牌减少了整整10枚。我们原本预期的多个冲金优势项目都遭遇了挫折,许多运动员都经历了类似于李宁和女排那样的尴尬。

至少从金牌数量来看,这届汉城奥运会将中国代表团在四年前洛杉矶取得的良好上升势头戛然而止。

1988年奥运会,中国军团兵败汉城,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一次,国际形势的错综复杂对我们并不利。

从主观原因来看,在改革开放之后,大陆的整体实力得到了显著增强,体育事业的发展成为国家议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年的艰苦备战以及大陆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参加奥运会、赢得奖牌乃至金牌成为大陆体育代表团的首要目标。

尽管由于政治原因,大陆未能参加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但当时大陆体育代表团的实力已经达到了可以争夺奥运金牌的水平。

例如,中国女排的五连冠、李宁在1982年世界杯体操赛上夺得的6金,以及射击、举重、乒乓球等优势项目,都为我们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取得的巨大突破奠定了基础。

当然,以上分析主要是从体育竞技的角度来看。然而,体育与政治始终紧密相连,尤其是奥运会这种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综合性赛事。

国际局势对于奥运会的影响巨大,因为运动员代表的是各国,如果一个国家选择不参加奥运会,受到最严重损害的将是该国的杰出运动员。

1988年奥运会,中国军团兵败汉城,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国际局势异常混乱。全球笼罩在不断升级的冷战阴影下,汉城奥运会之前的两届奥运会都发生了政治抵制的情况。

众所周知,上世纪80年代的美苏冷战是当时的主旋律。而1980年和1984年这两届奥运会偏偏在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国家主办: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由于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引发了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首的世界大部分国家对苏联侵略行为的愤慨,导致这些国家抵制了莫斯科奥运会。

1988年奥运会,中国军团兵败汉城,究竟发生了什么?

那次奥运会被认为是史上最不具含金量的一届。在苏联代表团斩获上百枚金牌的背后,却是以美国为首的体育大国全部缺席,竞技元素被彻底政治化的情景。

到了1984年,奥运圣火传递到美国洛杉矶。然而,以苏联为首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不包括中国)选择了再次抵制这届奥运会。

据数据统计,1984年国际奥委会成员总数为159个,参与洛杉矶奥运会的国家和地区有140个,而有19个国家和地区由于抵制或其他原因未能参与其中,其中包括金牌大国苏联和东德。

这些国家在奥运会上本有可观的争金实力,然而由于运动员无法参赛,导致这些国家在奥运会上的优势项目出现了真空,这一真空需要其他国家来填补。

1988年奥运会,中国军团兵败汉城,究竟发生了什么?

客观来看,中国代表团在1984年奥运会上夺得的15枚金牌与这一原因密切相关。

而到了1988年的汉城,国际形势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苏联政局的动荡使其逐渐向西方倾斜,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革。这些国家获得更多自主权,纷纷参加奥运会。

根据统计,国际奥委会在那个时候共有159个注册国家和地区,所有这些国家和地区都参与了汉城奥运会。由于四年后的巴塞罗那奥运会时,苏联解体,东欧政局发生剧变,因此汉城奥运会成为第一届所有会员国都参与的奥运会。

从运动员人数来看,美国代表团在汉城派出了612名运动员,苏联派出524人,而东道主韩国则派出467人。相比之下,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东道主中国代表团的参赛运动员人数为639人,最终获得51枚金牌。

1988年奥运会,中国军团兵败汉城,究竟发生了什么?

然而,到了1988年,中国代表团的运动员总数大约为300人。当时,大陆运动员并不像现在那样拥有数十个冲金点,绝大多数运动员参赛难以有获得奖牌的希望。

因此,四年前中国代表团在许多冲金项目上的优势,在这次面临极激烈竞争的奥运会上显得不再明显。大陆运动员明显没有为此做好足够的准备。

缺乏充分准备,再加上很多运动员受伤病困扰或者正经历新老交替(如李宁和女排),以及一些年龄偏大、巅峰已过的运动员(例如许海峰),四年前的辉煌成绩大大提高了国民对运动员表现的期望值。这就是为什么出现“兵败汉城”之说。

然而,中国代表团在经历痛定思痛之后,更加注重体育运动的客观规律,勤奋训练并进行创新,励精图治。最终,在四年后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成功卷土重来,以16金22银16铜的出色表现重新跻身奖牌榜第四。

1988年奥运会,中国军团兵败汉城,究竟发生了什么?

按照汉城奥运会的标准,里约奥运会对于中国代表团同样是一次“兵败”。

正如文章开篇所提到的,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同样遭遇了挫折,金牌数仅有26枚,比四年前的伦敦奥运会减少了12枚,且在奖牌榜上被英国代表团超越,跌至第三。

然而,大陆体育代表团以及全国的体育迷,已经能够以平常心看待奥运会的成绩。原因有几点:胜败乃兵家常事,运动员成绩有起伏波动是正常的;国民对于运动员有了更多了解,对运动员的生活状况更为清楚,能够更加宽容和理解;此外,大陆的综合国力已经大幅提升,不再需要以“唯金牌论”来衡量运动员的表现。

1988年奥运会,中国军团兵败汉城,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每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有机会以平和的心态欣赏体育比赛,感受竞技之美,领略“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即将到来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已成功“夺回失地”:以38枚金牌差点在金牌榜上赶超传统霸主美国队(39金)。

银牌和铜牌的分布也更加均衡,优势项目相较以前更为丰富,我们的运动员参加的大多数赛事都展现了出色的竞技水平。

此外,我们的运动员以阳光开朗、奋发向上的形象为人称道,赢得了全球的尊重,为大陆在奥运会这个大舞台上展现了崭新的大国风采。

1988年奥运会,中国军团兵败汉城,究竟发生了什么?

用一句时髦的话来形容,“汉城之后总有巴塞罗那,里约之后总有东京。”

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坚信“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更相信中国军团将在奥运会上继续顽强拼搏,谱写新的辉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