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四台横机织出共富路 | 【秀洲文史】

作者:嘉兴正春和文化

文 | 朱胜祥 王兴华

  1974年秋的某一天,几个风尘仆仆的城里人来到了洪合公社红光大队部。队部领导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一番寒暄后,领头的人道明了来意。原来他们是嘉兴毛纺厂的干部,为了响应党中央“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准备安排厂里部分干部职工子女来红光大队“插队落户”。此次来就是和大队部商量建立落户知青点的事。

  大队党支部委员会商量后认为这是响应党中央号召的一件大事,红光大队自然是欢迎的,同意接收毛纺厂的干部职工子女来队落户。同时研究决定在队部西南杜家桥这个地方盖几幢房屋,设立知青点以便接收这些下乡知青。

  第二年夏天,知青点建成,迎来了毛纺厂第一批约三十人的下乡知青。原本沉寂的杜家桥有了生机勃勃的气象,开始热闹起来。

四台横机织出共富路 | 【秀洲文史】

  农村的生活很是清苦,白天需要下地劳作,晚上又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繁忙的劳作与生活的无聊很快就抵消了这些年轻人刚来农村的新鲜劲儿,好在大家都有建设农村的热情与觉悟,生产生活倒也是渐渐地适应了。

  这批下乡知青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聪明勤劳能吃苦,还有改变农村面貌、创造美好生活的激情。当然,农村的艰苦劳动也是他们所料未及的,总想改变点什么。命运总是在艰苦磨炼中出现希望,一束即将影响红光大队乃至整个洪合及周边地区的发展的火苗,正在这小小知青点萌发出来。

  他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知青点建立一个针织车间,生产针织品,既能解决知青们参加生产的要求,也能为大队集体增加一些收入。几经沟通,他们的想法得到了大队部的同意,毛纺厂也愿意大力支持,事情进行得非常顺利。

四台横机织出共富路 | 【秀洲文史】

  一番紧锣密鼓地准备后,当年十月份,毛纺厂提供的四台针织横机和一批生产原材料送到了知青点。大队部在知青用房临时隔出了一间,作为生产车间,暂时取名为“红光针织车间”。同时派出一批骨干知青分赴毛纺厂和海宁硖石内衣针织编织社拜师学艺,开展生产培训。

  手摇横机的“滋拉滋拉”声响终于在杜家桥的这个小小的车间里响起。可能当初的这些年轻人谁也不会想到,这仅有的四台手摇横机,竟然播下了洪合羊毛衫产业的种子,若干年后逐渐壮大成为洪合的支柱产业,并以此发展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大型专业市场,改变了洪合及周边数十万人的命运。

  简陋平房里的生产算是蹒跚起步,最初加工生产的还仅仅是围巾和膨体衫、膨体裤。原料是廉价的膨体毛纱,并非真正的羊毛,不过在当时还是受到人们的喜爱,那些年的冬天能有一条膨体围巾和一套膨体衣裤,着实能抵挡江南的湿冷。车间里生产出来的成品定期通过毛纺厂销往上海等周边城市,产销顺畅。

四台横机织出共富路 | 【秀洲文史】

  年轻的知青们凭着火热的干劲,生产日渐起色,规模不断扩大。一年后,知青点针织横机迅速增加到了20台,名义上还是个生产车间,事实上已经是一个小规模的工厂了。

  知青点杜家桥,原本是一片荒地,只有一条不宽的普通泥路,没有跟外界通公路。针织生产车间原材料和成品的运输只能依靠唯一一条河流进行水路运输。

  从杜家桥港出发一路绕经国界桥的九里港,曲折迂回连通长水塘,再北去十数里入市河,如果手摇船的话,来去就要一天时间,很费时。为此,后来请大队木工厂里的蒋泉深师傅领着一班工人,给知青点改造了一艘机动轮船,这才解决了运输问题。从此,人们隔三差五能够看到杜家桥下这艘机动轮船,满载而来,满载而去。那“突突突”的轮机声和河面上留下的长长涟漪,成为那个时代人们眼中的一道风景。

  在杜家桥知青点针织车间的影响下,洪合公社办起了第一家社办毛衫企业——洪合针织厂,三年后又办起了洪合第二针织厂。与此同时,一些生产羊毛衫的家庭作坊也开始出现,洪合毛衫生产的曙光已然出现。

四台横机织出共富路 | 【秀洲文史】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改革浪潮开始涌起,广大农村也迎来了发展良机。这一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开始按照政策陆续回城。杜家桥的知青们也相继离开了这片洒下无数奋斗汗水,编织青春梦想的热土。

  红光针织车间此时已成一定规模,发展势头很好。知青返城后,红光大队顺理成章地接手了针织车间的管理。鉴于生产规模早已超过了车间范畴,在公社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正式改名为“嘉兴洪合红光针织厂”,办起了全公社第一家队办企业。

四台横机织出共富路 | 【秀洲文史】

  红光针织厂由此进入了快速发展通道。队里的年轻人纷纷从农田里上岸,华丽转身为厂里的工人。姑娘们培训上岗成了针织工,机灵的小伙成了厂里的机修工。那时的生产是三班倒,横机24小时不停歇。从早到晚有节奏的手拉横机声响彻田野,打破了杜家桥的晨昏。

  生产发展起来了,原先的那艘机动轮船已不堪重负。公社领导也看到了这个问题,都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修一条公路。然而,公社和大队没有足够财力修一条公路,就是修一条能够通行普通货车的石子路也难。于是,公社领导层下决定修筑一条简易公路,发动广大社员,依靠简陋的机械设备修筑3公里长的洪硖公路,连通杜家桥与杭枫公路,解决了红光针织厂的运输问题。

四台横机织出共富路 | 【秀洲文史】

  随着红光针织厂的迅速发展,洪合公社第二家针织厂的兴办,洪合羊毛衫产业雏形渐显。1986年,公社、大队恢复为乡、村后,红光大队更名为泰石桥村,红光针织厂也更名为“嘉兴市泰石羊毛衫厂”,同时办起了印染车间。

工厂已从当初几十人发展到400多人,实现了全厂职工全年工资30万元,利税30万元的目标。村里用羊毛衫厂上缴的利润修筑了水泥路,建起了全乡第一家村办自来水厂,让村民从此喝上了清澈的自来水,开创了洪合乡村通自来水的先河。

四台横机织出共富路 | 【秀洲文史】

  1987年,在洪合乡(现洪合镇)范围内乡办羊毛衫厂和村办羊毛衫厂已达到8家。乡、村办企业生产的产品因价廉物美逐渐得到市场的认可,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家庭作坊也日渐兴起,如雨后春笋般生发出来。政府抓住良机,因势利导,建起了最初简陋的羊毛衫交易市场,随后以燎原之势迅速发展壮大。

  杜家桥荒野里的最初四台横机,终于燃起了熊熊火光,托起了若干年后一座在全国都有极大影响力的毛衫产业大型专业市场,时至今日,针织毛衫已然成为洪合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四台横机织出共富路 | 【秀洲文史】

  大浪淘沙,方显时代本色,当年在杜家桥插队落户的这些知青们已近古稀。2021年秋,部分健在的知青代表重返泰石桥村寻访故地。

半个世纪的轮回,曾经生活过的知青点已无当年的痕迹,只有杜家桥依然静卧在那条熟悉的河流上。大家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任谁也料不到,当年不甘寂寞的四台小小横机竟然摇出了洪合今天美好的生活。

四台横机织出共富路 | 【秀洲文史】

【来自秀洲政协】

--END